第三十三章 改錯

字數:389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東魏新政 !
    高澄領著趙彥深回到都省主閣,簡要的與邢邵等人介紹了下趙彥深,隻說是自己從司馬子如那兒要來的書令史,以後替他主筆文書。
    這段時間也確實辛苦了邢邵,由於佐吏不齊,他與輔佐高澄的尚書左丞崔昂可以說是被高衙內往死裏壓榨。
    往全國推行購糧令的計劃得到了高歡的批準,高澄將奏請天子的奏疏交給趙彥深書寫,自己則坐在主位批閱各地文書,邢邵、崔昂兩人早在各道文書中夾了一張白條,寫下自己的處置意見,交由高澄核審。
    這是高澄仿照明代內閣‘票擬’而做出的嚐試,高衙內倒是輕鬆了,可苦了邢邵、崔昂。
    陸續看了幾本文書,白條的處置意見都頗合他的心意,抬起頭來,餘光瞟到趙彥深枯坐在矮案後,神色頗為猶豫。
    再看向書案,原來他一直沒有落筆。
    能在司馬子如帳下主筆文書,不至於一份文書都寫不好,難不成是要消極怠工?
    高澄這麽想著,忍住心中不悅,問道:“彥深,你為何還不動筆?”
    “啟稟尚書令。”趙彥深長吸一口氣,似乎下定了決心,起身行禮道:“下吏以為這份奏疏有待商榷。”
    這下不止是高澄側目,就連邢邵以及紇奚舍樂等原有的幾名郎官忍不住紛紛朝趙彥深看去。
    高澄心中有些不悅,這一條措施是他與邢邵、崔昂等佐官一齊商定,連高歡都沒有意見,也算是籌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轉念一想,趙彥深行事謹慎,日後高歡對他的評價是‘小心恭慎,曠古絕倫’,絕不會無的放矢。
    於是耐著性子問道:“怎麽?你覺得這個法子不好?”
    “下吏以為此策甚好,可下吏擔心地方州郡為了政績,與民爭糧,甚至低價強購糧食。”趙彥深的神色越發恭謹。
    這就是成長環境影響看事物的角度,如今安置在尚書省的高澄幕僚中,無論崔昂還是邢邵都是出身豪富人家,而高澄又來自一個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他們在商討這份政令時,關注點是能否有效籌集糧食。
    至於是否會出現官府借機侵奪民糧,甚至低價強購,這些僚屬中即使有人預見到了,可能也不會提出來,這是時代通病,亂世之中的統治階級很少會把百姓當人看待,到了二十世紀不還有文夕大火等慘案。
    而趙彥深則不同,他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家境貧寒的他對於地方官府究竟是個什麽德性,遠比閣中眾人更加清楚,這份政令傳達到各州郡會有多少官吏借此牟利。
    高澄心裏慚愧,他沒想到自己為了救民而頒行的措施,可能會傷民、害民。
    慚愧之餘,心底難免慶幸,還好自己將趙彥深討要過來,才能向他指出購糧令中存在的大紕漏。
    高澄神色肅然地起身走下台階,在眾人的注視下,站到趙彥深麵前,朝他鄭重的躬身行禮。
    滿堂詫異,連趙彥深也手足無措,慌了神。
    高澄站直了身子認真對趙彥深道:“這一禮是我代各地百姓所行。”
    “尚書令...”
    趙彥深話還沒說完,高澄再次朝他躬身行禮。
    “這一禮是我高子惠向先生所行,若非有你提醒,我險先釀成大錯。”
    見高澄這般做派,閣中其餘幕僚郎官也紛紛向趙彥深行禮道謝。
    趙彥深神情越發拘謹,一個勁地躬身還禮,他甚至有些後悔出言提醒高澄,唯恐惹了同僚嫉恨。
    然而出乎趙彥深預料的是,被他掃了顏麵的幕僚中,為首之人朗聲道:
    “世子,下吏以為趙彥深心思縝密,可當大用。”
    那人正是高澄幕府參軍邢邵。
    高澄本就打算要重用趙彥深,當下對著邢邵點頭道:
    “子才所言有理。”
    邢邵在高澄幕府中算是個異類,就連已經去職的陳元康都有貪財的毛病,但邢邵是位真正的道德君子,個人品行幾乎找不出可以挑刺的地方。無論是豁達的性格,還是寬厚的人品,或者清廉的作風,無一不讓如今的高澄所喜愛。
    收斂心神,高澄沉思片刻,對趙彥深道:“你可願入我幕府先做一名郎官。”
    “下吏不敢拒絕,多謝世子抬愛。”入了幕府自然要改口稱呼世子。
    高澄知道以趙彥深的能力,郎官依舊算是屈就,可他的出身實在卑微,隻是尚書省一名吏員,先前高澄將他從司馬子如處討要過來,連門客身份都沒有了。
    既然進了自己幕府,高澄待他自然親近,笑道:“辛苦彥深擬一道購糧令,其中,嚴令不許官府強購糧食,按市價交易。”
    想了想,高澄繼續補充道:“奏請朝廷往各州派遣購糧使,負責巡視監督糧食買賣。”
    “下吏領命。”趙彥深拱手應道,經過這件事,他隱隱覺得自己似乎沒有跟錯人。
    考慮到這些措施是否會挫傷地方官府的購糧積極性,高澄話鋒一轉,看向邢邵道:“子才,購糧使名冊出來後,你將他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我將重新核定考評製度,讓他們把這消息傳達給地方官府。”
    “下吏謹記。”
    這麽計劃下來,應該也不再有紕漏,高澄暗中告誡自己要吸取教訓,萬不能再出這樣的差錯。
    當趙彥深把寫好的奏疏遞給高澄審閱,不得不說,趙彥深雖然有才幹,可文采遠遠不如邢邵。
    邢邵為文,辭藻華麗,講究對仗,不過轉念一想,政事奏疏能把話說清楚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文采,反倒是其次。
    高澄直到日落時才起身離開都省府衙,也不知道吏部尚書的任命什麽時候下來,楊愔雖然已經入了他的幕府,隻怕還要當幾天的私塾老師。
    當高澄回府時,在前院長廊裏正巧遇見了李希宗一家。
    “下吏拜見世子。”李希宗行禮道。
    “無需多禮。”
    高澄注意到了跟在李希宗以及他妻子李氏身後的一個小姑娘,她應該就是李祖娥了。
    長得很美,像個瓷娃娃一樣,難怪原主會為了他跟高洋爭風吃醋。
    但看著這張臉,不知怎地,高澄腦海裏就浮現了那日在廟堂裏的倩影。
    相比於年幼的李祖娥,還是李祖猗更能撩撥他的心弦。
    李希宗今日攜帶家眷串門,自然是出自高歡授意,高歡還特意從學堂裏招來了高洋,讓他與李祖娥見個麵。
    此時李祖娥也大著膽子偷偷瞄了眼高澄,這就是她未來夫君的兄長?兩相比較,心底難免失落。
    高衙內生就一副好皮囊,可高洋著實其貌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