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海鹽牌照

字數:7590   加入書籤

A+A-


    從黃巾小兵開始!
    隆德府,官府後院。
    李儒和楚歌對坐喝茶,順便把北方的情報告知後者。
    “陛下,北地宋人如今都在觀望您的態度。”
    楚歌低頭看著茶盞,那裏麵煮沸的開水衝泡著茶葉四下翻滾,像隻頑皮的小猴子東躲xz,最後平息沉底。
    “這些人倒是想的美,金人來了彎下膝蓋,賣國求榮賺個官位,如今看金人勢盡,又賣起了舊主,還想加官進爵,若是朕同意他們的請求,如何對得起在戰場上陣亡的士卒。”
    對於北地官員反噬金人,楚歌是有所預料的,那些有氣節的人早在金人南下的時候,要麽反抗金人而死,要麽不願在金人的手下做事,早早的南下了。
    如今剩下的一些人,大都對金人阿諛奉承,求得一官半職,現在一見金人有日薄西山的征兆,又匆匆跳出來殺官奪城,還派人來和他談條件,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李儒顯然也知道自家陛下不會同意那些人的要求,他今日過來不過是想知道楚歌對那些投降派的態度。
    麵對李儒的詢問,楚歌想了下道“監察院做好甄別工作,北地廣闊,其中自然有忍辱負重以求後起的英雄,亦有權衡利弊托付金人的家族,如今既有野心勃勃想借機謀算的人,也有真心想歸附我大乾的人。”
    “對此,你們可以商量著來,殺雞儆猴,樹立榜樣,莫要讓那些牆頭草以為我大乾的兵鋒不利。”
    “是,陛下。”李儒點頭應道,算是明白了楚歌的意思。
    無非是打一批,拉攏一批。
    官職、地位,大乾都可以給這些人。
    可是給不給?
    給誰?
    怎麽給?
    都不是這些人應該過問的,而是他們大乾說了算,若是那些人以為憑借幾座城池,幾千人馬就可以和大乾談條件,實在是太天真了。
    “啊,大人,小人願意投降。”
    “大人贖罪,小人知道錯了。”
    呂布並沒有理會這些人的請求,方天畫戟橫掃,砸死一片事到臨頭才願意投降的反抗派。
    有楚歌的指示後,前方領軍的將領頓時變得強橫起來。
    什麽,王師到來,你竟然不開城門,好,破城後再找你算賬。
    你說自己想留下當城守,先投降,再看陛下安排,不願意,好,那就打到你願意為止。
    燕雲十六州起兵的家族和勢力一見大乾這麽強硬,頓時陷入了兩難之中。
    金人這麽強大,都被大乾打得抱頭鼠竄,自己等人隻有區區一點人馬,怎麽反抗地方。
    一些被冷水潑醒的人無奈下,隻能無條件投降,等待大乾官員的審查。
    一些頑抗的也很快成了殺雞儆猴的榜樣。
    就這樣一路橫掃,大乾的幾路人馬很快匯聚到中都之外。
    中都。
    如今的中都城,匯攏了女真人最後的力量,就連完顏宗翰和完顏婁室也帶著西路殘兵趕來匯合。
    剛剛接過哥哥皇位的完顏吳乞買沒有一點高興的意思,局勢變化太快,眨眼間,女真人就到了懸崖邊上,到了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
    “是戰是退,諸位且說說。”完顏吳乞買看著堂上低頭的眾人,開口問道。
    沒有人出來回答,大家都知道以女真人最強勢的時候都打不過大乾,戰的話,不過是為了最後的尊嚴,同時殺傷些大乾士卒而已。
    不過狼狽退回草原的話,同樣沒人敢提出,金人皇帝、幾個皇子、大將都戰死在戰場上,如果誰提出撤退,不是成了懦夫嗎?
    冬冬冬。
    戰鼓的聲音打斷了眾人的思緒。
    完顏吳乞買不禁感歎,乾人來的真快,這是要把他們趕盡殺絕啊。
    完顏婁室站出來,恨聲道“陛下,乾人不願放過我們,那就和他們拚個你死我活。”
    “對,我長生天的兒郎,不怕死亡。”
    “和乾人拚了。”
    完顏婁室說完,一部分將領紛紛站出來怒吼,這乾人真是欺人太甚,他們都退到中都了,竟然還尾追不舍,真當他們沒女真人是泥捏的嗎?
    完顏吳乞買心道“就怕乾人不想和我們硬拚。”
    想歸想,完顏吳乞買見眾人還有士氣再戰,加上大乾尾隨而來,一時半會走不了,當即帶著眾人趕往城牆,查看起戰況來。
    另一邊,得知北地大部分順利收複,幾路人馬又把金人最後的力量包圍在中都後,楚歌就把前方戰事的主動權交給了一眾將領。
    而他自己,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內政上。
    隨著宋地被大乾一步步接管,北方戰事又傾向大乾後,原來的大宋子民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
    各地百姓在變更戶籍後,得知不僅能分田分地,原先的那些苛捐雜稅也通通取消,就連出來做工,官府不僅不強製,還當日結算工錢。
    正所謂有奶便是娘,有對比就有傷害,相比與之前的生活,如今的日子才算紅火,才算有盼頭。
    至於大宋,早就應該亡國了,誰還懷念那些貪官汙吏和一事無成的皇帝。
    百姓們如此想,比百姓們身份好一點點的商人也迎來了春天。
    要說大宋的經商氛圍,在六國看來,算是最好的了。
    可經商氛圍好,不代表商人的地位也高。
    在大宋,士農工商,士的地位可是遠遠高於其他三者的。
    經商的人也往往是官員的白手套,他們經商賺得錢基本上都要上交,他們說好聽一點也不過是官員養的職員,負責賺錢的員工而已。
    如今大乾當政,這些原先依附宋朝官員的商人陡然發現,在大乾,商人竟然能和任何人平起平坐,商人經過正當手段賺取的錢財神聖不可侵犯,沒有人敢,也沒有人會強搶他們的錢財。
    他們不僅能隨意賺錢,還能進入官場,憑借經商能力高居廟堂,六部尚書糜竺大人的傳奇經曆,至今在大乾商賈中流傳。
    新朝有這樣的環境,他們哪裏還會懷念舊朝,隻在心中抱怨老天,為什麽大乾不早點代宋而立。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換源a!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huanyuana
    除了百姓和商人外,還有一個團體對大乾的統治,報以極大的忠誠,那就是當兵的。
    原先的大宋朝堂,一直重文輕武,文官看不起武將,當兵的自然沒有好待遇,也沒有好的社會地位。
    反之,在大乾,當兵的地位、待遇,不說淩駕於諸人之上,可也能和任何人平起平坐。
    陛下說了,當兵吃糧的,是把腦袋綁在褲腰帶上,做著世間最危險的活。
    這樣的人,若是被其他人看不起,待遇比其他人低,如何對得起大乾萬裏江山。
    一番傳言,加上軍中實打實的待遇,瞬間收買了大宋原先士卒的忠心。
    就連宋朝滅亡後,對大乾心有抵觸的李綱、種師道等人也是無奈歎氣,雖然自身不願再出來為大乾效命,可也沒攔著家中小輩出來博個前程。
    以他們喝醉後的原話就是,大乾聖主降世,隻恨自己生不逢時,若再阻礙家中小輩前程,怕是死後也無顏麵對列祖列宗。
    隨著各地平靜,大乾的種種政策見報,傳入民間後,有心從軍的好漢也紛紛出山。
    其中有楊再興、韓世忠、高寵、張憲、牛皋等讓楚歌耳熟能詳的名人。
    這樣一看,大乾代宋而立,仿佛所有人都得了好處,所有人都在擁戴大乾。
    不,這其中的讀書人還在懷念大宋的好處。
    《大乾周報》在宋地發行後,這些讀書人眼看上麵的人膽大到能和乾帝隔空談論國事,加上懷念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時代,紛紛大著膽子在報紙上發起請求。
    還別說,這些人的觀點,竟然讓大乾國內的一些人耳目一新,那些人明知大乾朝堂不會同意這樣的請求。
    可為了報紙銷量,也為了博個頭彩和名聲,紛紛要求一些落魄的讀書人加入報社,在報紙上開始指點江山起來。
    民間紛紛擾擾,日新月異,不知不覺間,再也無人關心原來的宋帝怎麽樣了,也不再有人關心前朝之事。
    長江之上。
    一艘巨大的鋼鐵戰船自東而下,把兩岸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兩岸的百姓使勁揉搓眼睛,無法相信鋼鐵能漂浮在河水上。
    稍微有見識的人當即賣弄道“諸位不知道了吧,這是浮力的作用?”
    “兄台,何為浮力?”
    那人搖著折扇笑道“新朝如今新學四起,這浮力就是歸納在物理學中。”
    “物理學?”
    “是啊。”那人感歎道,“如今各地鋪設的火車、還有這鋼鐵巨輪都是物理學所造,聖人所言格物致知,真乃鬼斧神工。”
    旁邊有人符合道“據說這物理學都是當今陛下所出,陛下真乃神人也。”
    “昨日發行的報紙,就有說這事我大乾第一艘鋼鐵巨輪,想來陛下就在剛剛過去的巨輪上麵,隻恨不能一睹天顏。”
    “啊,兄台,你說陛下也在船上。”有人驚訝道。
    那人笑道“自然,此鋼鐵巨輪首次出航,陛下必定有出席,此去東海,前段日子報紙上有說陛下有意整頓鹽業,如此一想,正和陛下行程。”
    江南地區的拿下,大乾終於掌握了真正的出海口。
    加上蒸汽機在輪船上試裝成功,第一艘鐵甲艦下水,楚歌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時機。
    矗立甲板,遙望碧海藍天,楚歌不由心情大好。
    “自此之後,無盡海洋將入我大乾之手。”
    一旁的郭嘉點頭道“恭喜陛下,有此鋼鐵巨艦,大乾縱橫水路,世間莫可與之匹敵。”
    “哈哈。”
    楚歌笑過後,轉頭向糜竺問起海鹽牌照的事情。
    糜竺恭敬道“陛下,如今我大乾商賈蜂擁而至東海,就是想得無盡海鹽之利,一張海鹽牌照如今已經被炒成天價。”
    商人逐利,是世間嗅覺最靈敏的人,東海海水無盡,海鹽牌照一經分發,雖然不是永久歸屬於個人,可這其中的利潤也不少。
    畢竟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大乾安穩,人口逐年增加,加上水道暢通,地上又有火車通行。
    可以說,如今不管是什麽商品,都能經過方便的交通去往各地。
    海鹽出來後,必定能讓人賺得盆滿缽滿,做得好,若是能繼續得到後續的海鹽牌照,那可是能傳家的寶藏啊。
    楚歌吹拂著海風,笑著問道“都有哪些人過來?”
    糜竺對這樣的問題早有準備,當下如數家珍地道“有秭歸商盟、益州商會、關中商盟、北地商盟、江東商盟、袁家、王家、甄家、陸家等等人。”
    楚歌道“可有原先宋人的商團過來?”
    糜竺點頭道“有兩家,這些人也學著其他人組建了商盟,聚團取暖,不過宋人的商團很不受其他人的待見。”
    楚歌歎氣道“資本來到世間,從來都是你爭我奪,充滿血腥,若是沒有我大乾製度壓著,這些人想必已經不擇手段了。”
    對此,糜竺深有體會,商場和不比戰場溫和,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就像陛下所說的,若沒有大乾製度,以及陛下的威望壓著,衝鋒而起的商賈可照樣會拔刀殺人。
    楚歌沉默了片刻後,道“宋人既然歸屬我等,從今以後,也是朕的子民,當一視同仁,不可讓其他人以勢壓人。”
    糜竺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楚歌的話不用說的太盡,否則會留人話柄,讓其他人滴咕陛下拉偏架。
    說完後,楚歌又道“鹽業關乎名聲,不可讓私人壟斷,今次朕分發海鹽牌照,就是想讓更多人受惠,商人買東賣西,有功勞亦有苦勞,該他們賺的,朕不會說什麽,可若是有人太貪心,也是不好的。”
    糜竺再次點頭,表示他已經明白。
    秭歸和巴郡的商盟得天獨厚,擁有山中鹽泉,幾乎壟斷了大乾的鹽業。
    如今東海入手,這些人又想憑借資本壟斷海鹽。
    雖然這些人如今做事有分寸,沒有坐地起價,也沒有大發利市,可他們必須以防萬一,防微杜漸。
    真說起來,這也算是為了秭歸和巴郡的人好。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商盟中是否有利欲熏心之徒,想要把持大乾的鹽業。
    若真到了那一天,這些人一旦做錯事,可是逼著朝堂對他們動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