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降魔之相
字數:7997 加入書籤
“怎會如此?”
黑麵僧麵如枯槁,幾十年苦修而來的心境開始破碎,真炁亦如江河決堤從體內傾瀉而出,將經脈攪得亂七八糟。
“不,不對,這魔頭已然是油盡燈枯,再加把力!”白麵僧比黑麵僧稍沉得住氣一些,察覺到了其中異常。
固然自己的掌力自行崩潰,可這青年不設防,以及中掌後的虛弱是做不得假的。
隻要他們再努努力,定能在油盡燈枯之前,降服魔頭。
聽到這話,黑麵僧重新升起一絲希望,麵頰凹陷得更加明顯幾分,竟是強行鎮住了體內翻湧的真炁。
而後有著剛才的教訓,他也不再施展什麽掌法,隻是單純以渾厚底蘊增強掌力。
朝著蘇木的心口印去。
再說回蘇木,二僧的感知並無問題,如果僅憑狀態而言,蘇木此刻的狀態的確稱不上好,這都是因為在硬接掌力之前,蘇木整個人都處於不設防的狀態,甚至還主動放開了對身體的限製。
他那一丈有餘的身軀,便是表現之一。
沒辦法,營養與發育是守恒的,蘇木固然沒有如阮豐、王國平那般主動去吃人,卻吃到了更好更補的東西——天地元氣。
聖人盜,本就是竊取天地生機。
一人世界雖然有類似天地元氣的能量,例如踏罡步鬥吸收而來的罡氣,可能量品質過於低下,且數量並不是特別充沛。
和此方世界的天地元氣相比較,完全稱不上什麽好料。
因此才無法滿足六庫仙賊的胃口。
但此方世界天地元氣何其充沛,若是有宗師武者齊齊發功,便是凝氣成液,也並非是癡心妄想。
有如此高品質的能量,不限量的供給,蘇木的六庫仙賊可以說進境喜人,最終鍛造出來的完美肉身,品質也極為上等。
然而,完美肉身並不意味著各方麵的完美。
就比如相撲力士擁有遠超普通人的力量,但因為其龐大的體型,敏捷度方麵,甚至還沒有普通人的一半。
而專注於速度與爆發的選手,固然速度遠超普通人,爆發力也非常人能夠比擬,可他們的力量卻相較於那些長於力量與耐力的選手遜色許多。
這都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而六庫仙賊最終喂養出來的完美肉身,雖然很巧妙的規避了上述問題,無論是力量、速度、耐力、爆發力,都不存在任何短板。
但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幹吃不胖還長力氣的體質是不存在的。
即便是六庫仙賊也無法避免。
還記得未獲得傳承那會兒,蘇木因為醫術平平,不得已歇業了很長一段時間,中間甚至還要靠人接濟過活,日子可以說是非常困苦。
雖然眉宇間已經可以預見幾分俊秀風流,可身材還是偏瘦削的。
可等到蘇木獲得了傳承,修煉起了六庫仙賊,打造出了一套完美的消化係統後,即便是啃樹皮也能獲得成長所需的養分。
身體才遲來的進行了二次發育,且一發不可收拾。
身材從瘦削,到健碩,再到魁梧,最後幾乎可以稱得上身高八尺,腰大十圍。
以至於原本還能勉強穿在身上的衣服,一瞬間變成了緊身小背心,或是從長褲變成了四角褲衩。
嚇得蘇木一連幾天都睡不好覺,生怕自己從俊秀公子風,變到魁梧怪獸風。
好在,六庫仙賊除了賦予他一套完美的消化係統,同時還賦予了他自由掌控身體的能力。
自從有了嚐試,且獲得成功後,蘇木便習慣於以犧牲一部分力量為代價,將自己的體型壓縮再壓縮,退化到了健壯的程度。
可以說,此刻蘇木表露出來的身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形’。
而蘇木如今還歸‘本項’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已經湊齊了知識的碎片,並將其重新拚裝在了一起。
二重身與命運線,都是很有意思,且值得人深入研究的課題。
蘇木從無情的狀態,得出了自身穿越到這個世界上,便會受到二重身影響的結論。
無情如此,按說他也應該受到影響才是。
然而事實卻是,他沒有享受到二重身的任何紅利,就像是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存在他的二重身一樣也不對,若是不存在的話,他現在就屬於無根浮萍,天上忽然墜下一塊隕石將他砸死都是常規現象。
既然不是沒有,他也的確沒有享受到二重身的紅利,而他又十分確定自己的二重身修為境界已經達到了他望塵莫及的地步。
湊齊三條要素,蘇木隻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有人不想他享受到二重身帶來的紅利。
或者說,不想他太早享受到二重身所帶來的紅利。
什麽人不用多說。
至於合適的時機,無疑就是他走到山窮水盡,性命垂危之時。
生死間有大恐怖,卻也可以讓人摒棄全部雜念,進入到一種心靈澄澈的寧靜狀態之中。
這種令人發自內心感到安寧的狀態,便是他突破的機緣所在。
此刻,大量心得體悟,甚至有些都是從極高視角俯視下來得出的感悟,不間斷地在蘇木腦海中浮現,卻又沒有占據他的意識主體,而是直接作用在了他的身體上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讓早已有著突破條件的身體,自發完善,自發調運真炁,以至於自發突破現有境界。
水到,渠成!
宗師後期、圓滿的界定,在江湖上從來都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有些不要臉的人,修煉了混元功法,以至於突破宗師中期的水準,便往自己身上扣了一頂宗師圓滿的帽子。
然後想著宗師大圓滿繼續努力。
而有些人,對於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便是修煉了混元功法,或是將極陰、極陽當中的一種,修煉到圓滿境界,也隻當自己是宗師後期。
可無論是哪一種人,見到蘇木如今身上流露出的氣機,皆要瞪大眼睛,然後驚呼一句“此子如此天縱奇才,還未而立之年,便已臻至宗師圓滿,當真未來可期!”
半晌後,又要羨慕嫉妒恨地補充了一句“莫非是哪家的老怪物轉世重修?”
最後,又要酸溜溜地收尾“傷仲永!古往今來,年輕有為未必真就是好事!宗師圓滿多了去了,也不見有幾個最後真成了大宗師。”
黑白二僧便是這樣的心理。
想他二人,皆是宗師圓滿修為,且都是低標準武者眼中的半步大宗師,高標準武者眼中的大圓滿之境。
年輕的時候,也被師門長輩或是外麵的武者誇耀一句此子天資絕世,未來必能成為少林的扛鼎之人。
可即便有著如此美譽,二人仍舊是到了知天命之年,才突破至宗師圓滿。
黃麵僧早一些,但也是在不惑之年的基礎上,走了好幾步,接近知天命時,方才突破。
如今看到蘇木竟走著狗屎運,借著生死危機,僥幸以雙十年華,突破到了如今的境界,讓二人心中如何平衡?
且二人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這次已經將對方得罪死了,要是不能斬草除根,對方日後更進一步,對於少林就是滅頂之災!
念及至此,兩人正欲加強掌力。
可麵前的蘇木忽然間‘縮水’,從原本的一丈三尺高,逐漸恢複到了六尺有餘,身形健碩,容貌甚偉的狀態。
兩人原本還能印在前胸後背的手掌,瞬間就落了空。
還未等緩過神來,蘇木已然身形下沉,擺出了鐵鎖橫江的架勢,雙手不偏不倚地迎上了二僧的掌心。
二僧心道一聲不妙,正欲撤掌,可就在這時,黃麵僧卻結束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動作,人立而起後,暴突到了三人身邊,雙手作掌橫起,卻並未打向蘇木,而是印向了二僧空餘的手掌,將真炁灌輸過去。
竟是直接接管了兩人的身體,使得原本兩僧的動作凝滯,而後非但沒有避讓,反而朝著蘇木的手掌迎去。
隻不過和最開始的殺氣凜然不同,這次,手掌之上並未有半點威脅,就像是朋友間打招呼的擊掌,輕輕碰撞在了一起。
純白的真炁,如火勢蔓延一般,引渡到其餘三僧身上。
三僧身上,也有一股渾厚而又精純的真炁,反饋給蘇木。
場麵一度寧靜而祥和。
讓金剛伏魔圈外的人,尤其是趙敏,見了後滿腦袋都是問號。
什麽情況?
剛才不還打生打死的嗎?
怎麽忽然之間就罷手言和了?
正想著,青年嘖了嘖嘴“要我說,你們佛門的人就是太別扭了,明明一句話就能講明白的道理,非要別人去悟。”
“拈花一笑也是,這次也是。”
“哈?”趙敏看向身旁的青年,更加莫名其妙了,金剛伏魔圈裏麵的事情,她尚且沒有頭緒,你又在說什麽?
方證口誦阿彌陀佛,卻是沒有解釋。
反倒是青年見趙敏滿臉疑惑, 十分狗腿地提醒道“二夫人,您仔細回想一下老和尚剛才的問題。”
“這金剛伏魔圈,按照他們佛門的說法,就是佛法的直觀顯現,所求並非敵、敗敵,而是以佛性融化魔性。”
“可有資格破陣之人,無不是修為高深之輩,看這金剛伏魔圈三位宗師圓滿的規格,保不齊一開始就是為了迎戰大宗師的。”
“可能成就大宗師之人,心中真的還有魔性嗎?”
“怕是就連蒙元的那二位,心境也已經澄澈無比,不需所謂的佛性來度化。”
“你是說,這金剛伏魔圈創立之初,所求的便是渡己,而非渡人?”沒等青年說完,趙敏先反應了過來,眨了眨眼,有些不敢置信。
青年摸了摸下巴“也不一定,要真趕上湊巧了,說不定連己帶人一起渡了。”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無疑是二老爺伸出援手,幫助那二僧或許是三僧,消除了心中的魔性。”
“瑪德,虧大了!”
說到最後,青年忍不住罵了一句。
而後目光幽幽看向了一旁喜上眉梢的方證,調侃道“還是你們和尚會做生意啊,打一份工,能掙兩份錢。”
“蘇大人也不虧,不是嗎?”方證沒有反駁。
青年張了張嘴,想說不就是生死危機嗎?
難道他還找不到第二個地方不被占便宜還幫二老爺把劫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他轉念一想,貌似的確沒有更合適的地方了。
以二老爺如今展露出來的手段,要是不禁絕天地元氣,即便是宗師圓滿,也未必能夠給他帶來致命的威脅,再不濟,打不過還能跑。
而固然其他地方還有如少林這般的底蘊。
比如魔門,比如嶺南。
但前者以蘇木的身份前去太過危險,後者那個姓宋的刀道太過危險,又沒個護道人。
武當倒也不錯,可無論是大老爺還是二老爺,和武當的關係都應該十分不錯,武當的一眾高手,哪怕是把自己打廢了,也不會真的對二老爺動殺念。
思來想去,還真就少林最為合適。
得出這樣的結論後,青年也不免有些蔫了。
一旁,趙敏知道的情報不多,並不清楚青年在可惜什麽,隻是確認了一件事,並想著進一步確認一下“這麽說,蘇木他沒事了?”
“二夫人放心。”青年又瞬間振奮起來,一副狗腿模樣“二老爺已經度過了最難的關口,可以說破繭成蝶,現如今和三僧互通有無,雖然有些虧,可也能反過來從三僧身上汲取養分,以最大程度地充實底蘊瑪德!老和尚,你們敢不敢再摳門一點?!”
青年一開始還說的好好地,可看到了後麵,見到三僧枯槁的模樣,再聯想三僧在此地枯坐三十餘年,又剛剛拚上底蘊,跟二老爺大戰一場,現在哪來的養分可以反饋回來?!
“施主還請稍安勿躁,此時之情景,雖然有些超出老衲與蘇大人的預想,可也並未完全超出。”
方證笑了笑,佛門有八相成道的說法,即,釋迦牟尼佛一生的八個階段。
成道雖為八相中之一,然為八相中之主腦,故別揭成道之名。
而在成道之前,釋迦牟尼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體枯瘦,仍未見道,後放棄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複了健康。
這才有了後麵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克服種種魔障,最終成佛的事跡。
三僧自詡不能與佛祖相比,卻也想走一走佛祖走過的路,便在後山枯坐三十餘年,以求為降魔作準備。
當然,降魔一事,或許隻有黃麵僧知曉。
然無論是釋迦牟尼佛,還是肉體凡胎的三僧,枯坐後,形體枯槁,缺乏補給都是必然會存在的問題。
而在二重身原本的預想當中,蘇木無從補給,必然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逼入絕境,那時固然能確保證性命垂危,可三僧未有消耗,其中二僧又魔念未除,風險著實太大,且就算僥幸這三僧心存慈悲,不下殺手,蘇木也同樣存在後繼無力的問題。
因此才有了二重身與方證的交易。
喜歡醫館大夫的我加入了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館大夫的我加入了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