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希望者號(一)

字數:2780   加入書籤

A+A-




    星係園區!
    10年後,2127年。
    今天早上,楊易起得很早,他今天需要搬家。他的新家,就是他父親楊源為之奮鬥了十年的亞洲方舟2號海底城市。
    楊易在亞洲科學院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太陽活動的研究。現在太陽的能量輻射從兩極呈羽流狀噴射,導致球體中間的部分越來越暗淡,而且噴射的角度越來越小,越來越集中,幾乎成直線噴射。世界各地的科研機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了研究,對太陽的變化都束手無策。現在還有十幾個探測器繞著太陽飛行,搜集各種數據。可是,人類有辦法改變太陽的運動嗎?
    現在的地麵溫度已經常年在零下50度,快無法生存了。人類建造了海底城市,主要利用地熱來生存。而煤、石油、天然氣、頁岩氣等能源,因為使用過程需要消耗氧氣,所以被政府限製使用,畢竟地球現在不能再產生氧氣,必須節約。
    楊易是第3批搬家的幸運者,能得方舟2號的新家,倒不是因為他父親的辛勤付出,而是楊易自身的優秀。他今年44歲,是亞洲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所長,科學界的重量級人物。
    要到新家,要經過一段冰麵上的路,再通過電梯進入海底。現在這裏的海麵,冰層厚重,電梯的入口處,就建造在冰麵上。這些入口處,都有重兵把守,戒備森嚴。
    在過來的路上,一路鐵絲網,十步一崗五步一哨,荷槍實彈的軍隊,嚴防死守。鐵絲網外,示威人群人山人海。
    “我們要活命!”
    “不能拋棄我們!”
    ……
    楊易聽著此起彼伏的叫喊聲,不敢抬頭,有種被壓垮的感覺。他的父親,作為這個工程的建設者,同時作為自己的家屬,都沒有居住資格。他本想留下來和父親一起,但是由於自己重任在身,政府又有強製措施,他隻能淚別父親,帶著妻子孩子過來。父親也通情達理,自己年紀大了,而且,自己的後代能有這個資格,已經非常欣慰,畢竟能有海底城市居住權的人,不足百分之一,而這小部分人,必須承擔著延續人類的責任。而沒有得到居住權的人,隻能在地麵苟延殘喘。
    楊易不敢多想,快步向前走。到了門口,經過一係列的安檢,確認身份後,由兩名士兵帶路,進入電梯。電梯有好幾部,經身份識別後,兩名士兵讓他進入指定的一部,電梯非常寬敞,由人工智能帶領他去下一個目的地。
    “楊博士,您好,現在由我帶您去政務廳報道。”人工智能形成的人形全息投影開口說道“報道完成之後,帶您去家和實驗室。”
    政務廳處於方舟2號海底城市的上層,所有地麵進入的人員,必須要經過層層檢查,才算正式進入海底城市。首先是身份識別,包括瞳孔、dna、腦電波等,接著是身體狀況檢查、病原體檢測和氣體消毒。
    楊易一家跟著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的指引,完成各項檢查之後,來到了出口,等待水下公交,準備先去新家,再到辦公室。從政務廳到各個街區,需要從不同的出口乘坐水下公交。出口與水下公交對接的通道內,專門設置了一個緩衝區通道,一旦對接完成,緩衝區內注入空氣排出海水,海水排完,因為處於海底,所以緩衝區內的氣壓高於標準大氣壓,還需將注入的空氣排出一部分,排出空氣使用智能混合止回閥,以防止海水倒灌。等緩衝區內氣壓穩定,才可以打開緩衝區通道,行人通行。至於為什麽設置緩衝區通道,而不是直接對接,是因為水底壓力大,水下公交會被水壓壓住,水下公交會被牢牢地吸附在建築單元上。
    要進入水下公交,需要消耗10個能源點,在入口處身份識別的時候由係統自動扣除。水下公交行駛由人工智能駕駛,非常平穩,在外部維護網的穩流作用下,海底城市的水流非常平靜。水下公交的窗外,建築單元有的設置成完全透明,可以看到住戶在工作,或者休息;有的設置成完全不透明,隻留下建築廓燈,燈光是為了防止冒失的水下駕駛者;有懷舊的住戶,設置成地麵建築類型,留著幾扇窗戶對著室外。
    楊易一家來到住處,經過同樣的緩衝區通道,到了家門口。
    “楊博士,歡迎回家。”家裏的人工智能已經識別了主人的身份,自動打開燈,“我叫小可,是您的人工智能管家。”
    “現在室內溫度18c,濕度50,目前您擁有能源點38900……”
    楊易打量著眼前這個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的父親無數次地和他說過這裏的情況;陌生的是,他有一種奇怪的不適應、不真實感。
    “楊博士,請選擇室內環境初始設置,有海灘、草原、山林、複古……”小可說道。
    “複古。”楊易說。
    “好的。”室內馬上變成過去的房子的樣子,有窗戶,有牆紙。
    楊易陌生感少了一些,心情不再那麽緊張,雖然他知道,那不是真的牆,那窗戶也不能打開。
    “楊博士,目前的室內環境設置,是根據您原先家裏的裝飾風格自動生成的,您還可以進行自定義設置。”小可說道。
    “不,這樣很好。”楊易說道。
    在家短暫停留之後,楊易要去辦公室。他的同事,還有研究設備,早已經運過去了。楊易對老辦公室依依不舍,堅定地作為最後一個留守者,等同事和設備全部安全到達之後,他才肯來海底城市。
    那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