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文姬歸漢

字數:5168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天子劉協,添加好友就變強 !
    “嶽父暫時不習慣沒關係。
    咱們翁婿之間多親近,時間久了,嶽父自然就習慣了。”
    “三日後朕在宮中設宴,為嶽父慶功。
    到時候蔡大家也會來。”
    曹操聽到‘蔡大家’三字,心頭不由一震。
    “文姬回來了?!”
    河東遭遇匈奴劫掠,此事曹操也知曉。
    匈奴擄掠了不少百姓,蔡文姬也在其中。
    曹操當時還派人調查過蔡文姬的消息,可惜他手下的人無法像四海商會那般深入匈奴各部,並沒有找到蔡文姬。
    再加上中原諸侯爭霸的壓力很大,此事最後也隻能不了了之。
    沒想到自己沒有做成的事,竟然讓劉協做成了。
    劉協笑著對曹操說道:
    “嶽父也知道,朕與一些商人交好。
    他們在草原行商,得知了蔡大家的消息,便想方設法將她接了回來。
    朕知道嶽父曾與蔡大家是好友,得知這個消息,嶽父也會很高興吧?”
    蔡琰何止是曹操的好友,那是曹操當年愛而不得的女神。
    是曹操心中的白月光。
    劉協嘴上說得輕巧,可是想要從匈奴接回蔡文姬,應該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就算想贖人,也要花費巨資。
    “陛下,有心了。
    臣謝過陛下。”
    曹操這句道謝,是出自真心實意。
    劉協笑著應道:
    “嶽父客氣什麽?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都是小婿應該做的。”
    此時劉協已經很自然的把自己放在曹家女婿的位置上。
    劉協如此不要臉,讓曹操自愧不如,甚至不想在宮中多待了。
    “陛下,臣還有政務要處理,先告退了。
    陛下設宴,臣定會準時前來赴宴。”
    曹操說罷退出宮去,帶著甲士離開了皇宮。
    劉協目送曹操背影,嘴角依舊掛著笑意。
    都說婿比子親,將來曹操的遺產除了他的幾個兒子之外,朕這個女婿也是有資格繼承的吧?
    三日後,劉協於宮中大擺宴席,曹操率文武重臣出席。
    劉協坐於龍椅上,朗聲道:
    “朕今日設宴,是為丞相賀!
    丞相擊敗反賊袁紹,揚我大漢威名,實乃我大漢中流砥柱!
    有丞相在,中興大漢指日可待!
    眾卿,隨朕一起舉杯,敬丞相!”
    臣子們分文武坐於大殿兩側,舉起酒樽高呼道:
    “為陛下賀!
    為丞相賀!”
    殿中大臣頌讚之聲不絕於耳,曹彰手捧酒樽,神情振奮。
    我的父親助陛下擊敗反賊,是大漢的中興良臣!
    吾定要繼承父誌,誓死效忠陛下!
    一杯酒飲下,劉協繼續道:
    “除此之外,朕還有一件事要宣布。
    多年前蔡大家被匈奴擄掠到草原,諸位想必有所耳聞。
    如今蔡大家已被朝廷迎回了大漢!
    此事,朕會昭告天下!
    我大漢,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子民!
    來人,請蔡大家!”
    中常侍左豐高聲唱喝道:
    “宣蔡琰上殿!”
    在一眾大臣驚訝的目光中,一襲白衣的蔡琰抱琴入殿。
    這幾年蔡文姬雖曆經磨難,身姿依舊窈窕動人。
    容貌堪稱天姿國色,讓在場的朝臣們動容。
    尤其是曹操,看著蔡琰那張完美無瑕的臉,竟有些失神。
    ‘文姬...多年過去,你還如此年輕,容貌與當年毫無差別。
    而我曹孟德卻老了。
    逝者如斯,往事不可追...’
    殿中的朝臣們也很激動,紛紛議論道:
    “這是當年的洛陽第一才女蔡琰啊!”
    “蔡琰命途坎坷,嫁給河東衛仲道後,丈夫很快就去世了。
    後來還被擄到匈奴,也是個可憐人...”
    “我從未聽說過被擄到匈奴的女子還能活著回來,如今蔡琰歸漢,證明我大漢天威尚在!”
    “匈奴人奉還蔡琰,我大漢國運依舊昌隆!”
    賈詡與李儒毒殺匈奴左賢王部三萬勇士這件事,滿朝文武並不知曉。
    甚至連匈奴人自身都不太清楚,隻知道左賢王三萬人被火計所滅,具體下手之人,很有可能是左賢王部的仇家。
    因此朝臣們都推測,蔡琰之所以能回歸大漢,是匈奴人主動奉還,最多是大漢花了些錢贖人。
    不過即便能把人贖回來,也證明匈奴等異族還是畏懼大漢天威,不敢妄動。
    在朝堂之上,很多大臣都是認識蔡琰的。
    蔡琰才名冠絕天下,當年傾慕她的人不在少數。
    荀彧見到蔡琰,心中也很激動。
    當年名動京城的大漢才女,回來了!
    陛下來到許都之後,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隻要孟德能夠擊破袁紹、一統北方,大漢就可以中興了!
    荀彧心中默默歎息道:
    ‘天佑大漢,降下孟德這樣的中興良臣,與陛下這樣的賢明之君。
    在陛下和孟德聯手之下,大漢必將再次迎來盛世!’
    滿朝文武可以想象,今日過後,蔡琰歸漢之事必然會傳遍四方,朝廷的權威也會再次暴漲。
    連匈奴都聽朝廷之命,送回了蔡琰,更何況天下諸侯?
    蔡文姬來到大殿正中,對劉協和滿朝文武拜道:
    “妾身蔡琰,拜見陛下,拜見諸位大人。”
    “蔡大家請起。”
    劉協對蔡琰道:
    “朕早就聽聞,蔡大家琴術乃天下一絕。
    今日可否撫琴一曲,也讓諸公欣賞一下蔡大家的琴藝?”
    蔡文姬抱琴而來,就是為了當眾演奏。
    她點點頭,對劉協道:
    “妾身謹遵聖命。”
    殿中有不少大臣都曾經聽過蔡琰撫琴,尤其是曹操、楊彪、荀彧等人,對蔡琰的琴聲記憶猶新。
    楊修、曹植等年輕臣子也十分好奇,想聽聽蔡琰撫琴究竟是何等美妙。
    左豐命兩個小太監抬上琴架和座椅,蔡琰把琴放好,正待撫琴時,一個突兀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且慢!”
    眾人舉目望去,出言之人,正是曹丞相的公子,五官中郎將曹丕。
    若是旁人打擾蔡文姬撫琴,恐怕早就有人出言嗬斥了。
    可曹丕身份特殊,卻是沒人多說什麽。
    劉協問道:
    “子桓有何話說?”
    曹丕恭敬的向劉協施禮道:
    “陛下,世人皆知您的詩才冠絕天下。
    蔡大家撫琴,琴音豈能沒有詩作相和?
    此時陛下若隨琴音賦詩一首,必能成為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