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在朝堂上,能與朕對話的隻有你爹曹操
字數:5187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天子劉協,添加好友就變強 !
看著台下躬身施禮的曹丕,劉協心中暗道:
‘好個曹子桓,陰毒的小心思倒是不少。’
曹丕當眾諫言讓自己賦詩,是在捧殺自己。
如果拒絕曹丕,恐怕會惹人議論,曹丕可以派人宣揚,自己這個皇帝的才名都是假的。
蔡大家當眾撫琴,自己卻連做一首詩都不敢。
借此來打壓自己的威望。
而自己如果作詩,詩的質量不好或者意境不佳,曹丕依舊有說辭。
曹丕的想法,就是想讓劉協在滿朝文武麵前丟個麵子,壓一壓劉協的囂張氣焰。
他不相信,劉協隨便作一首詩,都能達到千古佳作的水平。
曹操眉頭微皺,顯然也是看出了曹丕的意圖,不過他卻未出言阻止。
前幾日曹操與劉協一敘,感覺劉協過於無恥,一口一個嶽父的稱呼自己。
現在讓曹丕與劉協鬥一鬥也好。
還有一點,曹操也想看一看,劉協會做一首怎樣的詩出來。
劉協環視朝臣,笑著說道:
“子桓的請求,倒也無不可。
丞相擊破反賊,理當嘉獎。
朕這首詩,就當是贈給蔡大家的見麵禮,同時也是贈給丞相的獎勵。
丞相,不如就由你來取題吧。”
劉協說話間就不再理會曹丕,而是直麵曹操。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你曹丕提建議可以,不過讓朕作詩你還不夠格。
在朝堂上,能與朕對話的隻有你爹曹操。
曹丕也是看出了劉協的心思,不由捏緊了拳頭。
‘劉協,你如此無視我,這個恥辱我曹子桓記下了。
你記住,我曹丕遲早有君臨天下的一日。
到那時,我要看你如何求我!’
朝臣們的目光都聚集在曹操身上,曹操抬頭道:
“陛下,你當真讓臣取題目?”
劉協頷首微笑道:
“自然如此。
朕說了,此詩是給丞相的嘉獎。”
“那臣便試著擬一個題目吧。”
曹操想了想,對劉協說道:
“陛下這首詩既是為臣和文姬而作,詩中自然要有臣和文姬。
就以臣和文姬為題吧。”
聽了曹操之言,劉協心中暗想:
‘這曹賊看來是對蔡文姬賊心不死啊。’
也是,上一世曹操迎回蔡琰的時間是建安十一年。
那時候蔡文姬已經在匈奴被折磨得不成人樣,還在匈奴生了兩個孩子。
即便如此,曹操依舊對蔡文姬有意。
是蔡文姬心灰意冷,曹操才將她嫁給董祀。
如今是建安五年,蔡文姬並沒有被匈奴貴族輪番折磨,也沒有懷孕生子,依舊是那個光彩照人的京城才女。
這種情況下,曹賊要是對她沒有心思就怪了。
畢竟是白月光站在眼前,殺傷力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曹賊如果是想讓自己寫詩撮合二人,怕是想多了。
劉協點頭道:
“可,就依丞相之題。”
“還有。”
曹操微笑著補充道:
“此詩是寫臣與文姬,卻不可有我們二人的名字。
這個條件,應該難不住陛下吧?”
曹操這麽做,是給劉協出一個小難題。
最近這段時間他沒少被劉協惡心,人都是有報複心的,也該讓本相惡心惡心你了。
劉協麵色不變,笑道:
“也可。”
“那就請陛下賦詩吧。”
曹丕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不容易啊!
老爹收拾自己那麽多次,終於幫自己一回了。
如此苛刻的條件,曹丕倒要看看劉協這首詩怎麽作。
曹植站在群臣之中,麵色凝重。
要寫父親與蔡大家二人,還不能出現他們的名字。
這樣的題目,即便換了自己也很難作出,陛下當真能行嗎?
若是隻寫父親或者隻寫蔡大家,那還好辦一些。
荀彧、鍾繇、楊修、張遼、關羽等朝臣都看著劉協,等待皇帝作詩。
蔡文姬也將手放在琴弦上,靜靜等候。
陛下才學再高,作出一首好詩也需要時間。
哪知劉協隻是思考片刻,便對蔡琰道:
“蔡大家,可以開始撫琴了。”
蔡文姬點點頭,輕輕撥動琴弦,清脆的琴音便開始在大殿中流淌。
琴聲帶著淡淡的哀思之意,如陽春白雪、似空穀幽蘭。
聆聽如此琴音,當真是一大享受。
劉協閉目細細體會,開口吟誦道: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詩詞配合著琴音,刹那間便讓曹操陷入到回憶中。
想當年蔡琰年方二八,美貌無雙,名動京城。
曹操三十出頭,被靈帝任命為典軍校尉,是京城有名的青年才俊。
那時候曹操就對蔡琰極有好感,經常去大儒蔡邕府上拜訪,請教學問,隻為見蔡琰一麵。
他曾鼓起勇氣向蔡邕提親,卻被蔡邕告知,蔡琰已被許給河東衛仲道。
曹操心灰意冷,這才絕了求娶蔡琰的心思。
後來董卓亂政,匈奴劫掠河東,一轉眼十二年的時間過去了。
今日曹操四十有五,已經可以自稱老夫。
蔡琰也到了二十八歲,雖然韶華尚在,卻也不是當年的二八少女。
兩人再次相見,心情與心境都與當年完全不同。
青春年少時的洛陽城,可不就像莊生夢蝶一般?
劉協繼續吟誦道: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隻是當時已惘然。”
劉協吟出最後一句,蔡文姬的琴聲戛然而止。
琴術神乎其技的蔡大家,竟然將琴弦撥斷了!
劉協這首詩不長,卻恰似寫出了蔡文姬的一生。
從當年的洛陽才女,到後來的出嫁、被擄,一幕幕浮現在蔡文姬眼前,猶如一場大夢。
蔡文姬心中感慨道: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過去不可追,唯有活在當下。
就如陛下所言,人生最重要的是希望。
陛下,你究竟是何等樣人,竟然能寫出如此驚世之作。’
曹操也如夢初醒,思緒如潮水般湧入腦中。
他心中清楚,自己與蔡文姬是不可能了。
就算之前有可能,在劉協寫出‘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的時候,自己與蔡文姬就再無可能了。
可曹操非但不怪劉協,心中反而產生了一種釋懷。
他魂牽夢繞多年的洛陽才女,如今終於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