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剖析

字數:1370   加入書籤

A+A-


    薄紙談!
    我向來是和善的,隻是我的和善,有時被無心者所踐踏。人對善初始的形態是熱衷的。那句古言,“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是那麽地徹透,我卻沒有花費心思去理解。這心思是沉重的,忘卻了所以,對那渺茫的故事,希望你變成融入這個群體,這充滿人間的慌忙之中。
    大抵是我自我的墮落,對世界的認識不夠靈活,或是解讀社會的能力有待提高。我內心卻不那麽想去改變,若是發生些微,那麽便會可能掉進變化的陷坑,不再有重新爬起的可能性。天底下不會發生亂掉甜點的“奇異”事情,都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實際上那些一日成為逆襲的傳奇的比例近乎是零的,隻能占於一絲的可能性。我的行為被他人認為是愚拙,沒有變通性,對事物的理解不夠透徹。
    善信的人,並非是那般受人愛戴,可能是這些群體沒了發現的水平,畢竟環境對人影響是深刻的,雖不起決定性作用,必然是主觀性的事物起著決定性作用。我不敢大言不慚,自己是如何——如何。但卻是能夠秉著良心心去實幹。這在許多人麵前是微不足道的,但確乎是我最為持久的品性。
    當一群人路過一片林子裏,眼邊的醜陋之樹必然不會映入眼簾,或許有,但必然是罕見的,隻是瞟過的可能性更多。而遠處綻放出靚麗而鮮豔的色彩奪目的花枝更受人們追捧,即使他們正踏著趕途,或許也會多加注意的眼光。人對那看似美好的事物是滿懷著憧憬與追隨的心理的,但卻是不知那視為醜樹的還藏著奇妙的故事。它的經曆於斑斕樹而言,是更勝一籌的,更深刻,更有品格。這處的品格並非是隻針對人而言的,人總喜好於將“詞匯”綴飾自我,卻不知萬物是平等的,物是有感性的。
    從它們在歧視當中沒有沉落便可以發覺它的高貴,對其隱忍心性的肅然起敬,這處的“肅然起敬”亦非規劃為隻修飾人類的詞性。望人有一絲自知之明,對待物種的心態有所改善。那些以“順利”作吹鼓的資本,便是失掉了最為珍貴而助於成熟的故事。有故事的人或物是讓人敬佩的,那在荊棘中不懈堅挺的人與物,不再需要多麽大而“虛幻”的華麗,他們的出現便是對微小者,內心可以有巨大能量的鼓勵。
    那些最為讓人振作的,不是那獲得怎樣的成就,也不會是又多大的才能,而是那閱曆的增長,心性如初,不斷地將最初的心,融進實踐上。即使失掉了所有“成功”定義人士眼光裏的高貴,但卻依舊散發著自我的魅力,對人性最為倔強的堅持。
    對那有色眼鏡、三人成虎的違背德性的行徑,有著自我的判知力,對事物擁有自己獨特而有見地的認識,並且將之不斷去彈射,那麽你的成長必然是顯著性的。雖失卻了物質性的支持,對於那些追隨物欲軌道的人群來講,而你收得的精神益華是那麽深刻,雖對之重視者少之又少,卻是最初的心性所憧憬的事物。剖析不夠深厚,隻是層皮的剖開,且沒有削盡,我的自嘲沒有人會起幾絲的憐憫,我也不在乎,對事物的心態依舊是真實的,保留著初始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