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母的招待

字數:1374   加入書籤

A+A-


    薄紙談!
    在過這一天,便要離開父母,去外地追隨那學業,心裏總泛不起多少的喜悅。喜憂參半便時最為真切的感受,那些談話還在耳畔回蕩,“要記得誰曾援助過你的學業,親戚幫助過多少錢,都要記得……”內容無不是讓子女能夠有覺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這樣的時間是短暫而霞美的,是應該成為我們珍視而珍藏的回憶。
    近了夜幕,父親抓來那隻鴨子,一隻養了一年多的鴨子。母親負責燒水,我去幫忙拔完毛,便準備一會的晚自習,可憐的情況仍降到我的頭上。明日要赴異鄉,但現在卻沒有太多的時間與親人相伴,隻能去聽課,聽著那沒有教材的課程,有些煩倦,甚至有些微的排斥情緒。究竟是選修課,沒多少人會認真——從頭聽到尾的現象將之稱為“鳳毛麟角”的存在。
    夜幕下,卻明顯便是靜謐的,是熱鬧的,充滿著孩童們的嬉戲,處處滿溢著欣喜的聲響。是兩個侄子、一個侄女、兩個堂弟在鬧騰,盡顯著歡快的氛圍,被這種氣氛所包圍,我的內心也有了些微的改變,變得舒暢。父親還在廚房忙活,母親得看著頑皮的侄子,一會去玩桶裏麵水,一會又去拿掃把打人。無不展示著他的“絕技”。
    母親添著柴火,火燒得很旺,鍋裏的鴨肉散發著香氣,讓我和侄子都垂涎欲滴,很想抓一塊淺嚐起來。看著“蠢蠢欲動”的我們,母親趕忙製止,道“還不能吃,在長輩沒吃前吃的話,不然以後結婚會下雪的。”我們並不相信如此的說辭,但還是會聽話的“服從”。須臾,父親讓我擺好桌子,他端來了鴨肉和米飯,還有前天做的豆腐湯,很酸,卻很可口。鴨湯也是很下飯,既不油膩,也不清淡,剛好達到最美味的點。
    吃飽喝足後,我還得再上網課,時間沒有到,得有半個小時才結束。父母整理好桌子上的碗筷,擦好桌子上的骨渣後,坐在我的身旁,侄子也沒睡覺,他們明天還得上課,所以母親帶他們睡覺去了。母親每天都要早起,得做早餐給他們吃。我平時在家上網課時,也是母親早起做早飯墊一墊的,不然得胃病就難受了。
    父親也會早起,便去跟豬草,在我和侄子起來時就已經背著裝滿的豬草的背篼回來了。他們是如此地勤勞,對我們子女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潛移默化間,我們受著熏陶。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便很早就學會做家務了。父母的教育雖沒有那些知識分子的學識水平,卻是教誨著我們最樸實而至臻的情意。在這樣的家庭對我而言是幸運的,是可遇不可求的。雖不具備充分的物質條件,但卻是最讓我深受教導的避風港。
    這樣的一天卻是對以往多少個時光的放映,是那最為純真的光陰,給著我們無限的感動。人總會麵臨著分離,但我們何不理解成將在最美好的時間裏再相逢,遇到是種緣分,成為血緣家人更是種難得的緣。寸草春暉,我們必然要心懷感恩,不枉父母的辛勤付出。近乎與別離,心不禁間又感懷起來,南唐後主李煜道盡離別的愁緒,“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我們雖是別離,卻又期待著某次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