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章 物質的自爆與結合

字數:280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純物質世界 !
    如何製造出超光速運動設備,這是一個讓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我也不例外。從“純物質理論”初具模型的那刻起,我意識到超光速運動固然存在,是否可以從它們身上摸索出超光速運動的原理,進而運用到人類生活中?
    以能量級的思考角度為前提,拿光子來說,在光子自身的能量子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它的能量子密度始終保持不變,光子的靜態速度主要取決於光子周圍的能量子密度。在光子依次通過玻璃、水、空氣、真空時,光子周圍的能量子密度越來越小,光子的靜態速度就會越來越大。
    真空是超感知物質的一種混合體,如果把真空進行分離處理,將同一種超感知物質放在一起構成單獨的空間,在這些不同性質的空間內,有些空間的能量子密度將會小於真空的能量子密度,光子在這種環境中的運動速度就會超越目前所知的最大光速。在螺旋光子柱通過這類物質時,單個光子的速度突然增大,光子之間的排列會變得非常鬆散,應該也會出現紅移現象,紅移到一定程度無法被人類識別。
    從這一原理我們可以推斷,隻要不斷降低光子周圍環境的能量子密度,就能不斷提高光子的速度。人類幾乎不可能大範圍製造出比真空的能量子密度更小的空間,太陽係內基本沒有這種空間,光子柱的速度一旦超過目前已知的最大光速,就會很分散而無法被人識別……這種種原因導致,依靠目前的科技水平,我們根本不可能發現超過3。0乘以10的8次方m/s的速度!
    不過放在整個宇宙中,這樣的空間可能就到處都有。我有一種直覺,在黑洞中很有可能就存在比真空的能量子密度更小的空間,在黑洞內運動的單個光子的速度會被太陽係內單個光子的運動速度快。(這點僅僅是我的直覺,暫時沒有任何依據。)
    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夠理解和讚同我的說法,不過我要接著往深的講……貌似隻要條件適合,光子的速度就可以無限增加下去,我想了很久,感覺可能並非如此,光子單質應該有它的最大速度。
    相對於人類接觸的一般性物質,光子本身的結構非常穩固,不易發生變化。光子從能量子密度高的空間運動到能量子密度低的空間,在這一過程中,感覺光子的結構一直未發生變化,其實不然,光子自身的體積一直在增大,光子的能量子密度一直在緩緩變小,隻是這種變化趨勢非常非常微弱!當光子所處環境的能量子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會到達一個臨界點,此時光子達到它的最大靜態速度。如果環境內的能量子密度繼續下降,光子就會發生自爆,分裂成更小的物質。這就好比你手裏握著一個氫氣球,你放開手,氣球不斷的上升,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球周圍的空氣密度逐漸降低,最終氣球會爆裂。
    光子也應該具有最低靜態速度,如果光子所處的環境內的能量子密度大到一定程度,大量的光子也會相互擠壓在一起,組合成大體積物質。
    因此,光子的靜態速度應該在一個固定的區間內,光子具有最小靜態速度和最大靜態速度。
    不僅光子如此,任何有運動這一屬性的物質都是如此,都具有最小靜態速度和最大靜態速度。物質外界的能量子密度與物質本身的能量子密度所形成的比值,可以看作是物質的一種新屬性,物質的“能量密度比”一定具有一定的範圍,超過這個範圍物質就會發生自爆或者結合,轉化成另一種新物質。
    能量密度比決定了物質的速度,而能量密度比與物質的體積之間應該存在一定函數關係式,這還是交給數學家去解決。總的來說,原子的最小速度(此篇的速度都指靜態速度)和最大速度都分別大於分子的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光子的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分別大於原子的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
    我不好說“人”是否能達到目前已知的最大速度,這需要等公式確立,帶入數據計算後才能確定。我估計人的最大速度連光速的一半都不到,如果人被突然放置進一個能量子密度很小的空間內,人體會瞬間解體,化為一個個原子,甚至是一個個光子!
    能量密度差會使物質發生自爆或者結合,現實生活中難以用很明顯的實驗來證明我的推斷,不太明顯的實驗可能還能做出來。如果我沒有預測錯的話,宇航員在不穿宇航服的情況下,將部分身體暴露在真空中,被暴露的身體組織就會有一種微妙的發脹感,這種發脹感跟一般的水腫不同,這種發脹感仿佛是所有的細胞都快要爆裂的感覺。
    人的身體結構決定了人的靜態速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直對人體加速,人體組織會發生自爆,人體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過光子的最大速度,這是目前的一種現實。
    不過萬事皆有可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開發,“人”的形態一會發生變化,有一種目前聽來極度瘋狂、極度不可能的做法可以改變這種僵局。這也是我對未來科技的一種大膽預測,後麵我會詳細介紹。
    我對基礎物理學的認知大概就這麽多,從字數上看貌似有點少,但每一種理念都是我精心構想出來的,重在突出理論的創新性。我不會把大家都熟知的內容寫出來,把別人的理念搬到我的書裏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看的物理著作很有限,如有類同,純屬巧合)。許多人依靠知識的淵博來展示自己的能力,我則希望通過科學理念的創新來發揮自身的才華,一些新詞匯估計你隻能在這本書裏看到,我對它們都進行了簡短的定義,應該也不會很難理解。
    本來還打算講講“質量”,講述“光子”、“能量子”的質量,我覺得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如果你把“光子”和“能力子”都納入物質的範疇,那必然會認同它們本身具有質量。如果你不讚同它們屬於物質的範疇,依然根據主流思想把它們臆斷為虛物,那我再做過多的解釋也是徒勞!
    後麵的內容將是根據“純物質世界”的理念為指導思想,將生物物理學從理論方麵推向實際應用,來預斷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