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搭錯車

字數:522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一個文學愛好者的故事 !
    那人走後,我父母也不敢多加停留。就照原來的路向南昌火車站走去。
    等到了南昌貨車站的時候。天色又將黃昏了。這時,我父親看到一個比他大不多的老人背上背著背包,兩肩上各爬一個小猴,受傷拉著一個大猴。另一隻手拿著一支鞭子,
    父親趕忙走上前去搭訕。通過談話才知道,那老人原來也是我們近老鄉,跟我們那裏相隔隻有幾十裏地。他說,他是從雲南搭貨車回到這裏的,他半路一邊玩猴,一邊掙錢,一邊往家趕。
    “那我們一起回家吧。”我父親說。“好吧。”那人說。但他卻說現在南昌這裏還沒有去武昌的車,要明天下午才有。“那我們現在怎麽辦?”我父親問。
    “能怎麽辦?在這裏熬吧。”“晚上住哪裏?”我父親問。“野外。”那老人說,“我帶的有棉被,不怕冷。你們呢?”“我帶了毛毯。”我母親說。
    那老人想了想,就把身上的背包放下來,從裏麵拿出一條舊毛毯來跟我父親說:“老鄉,我這條毛毯就送給你們倆。你們自己找個避風的地方熬一晚上,明天咱們在這裏匯合,我自己也要去找地方住了。”
    老人說完,離開了貨車站。
    我父母找到了離車站不遠的一堵爛牆,在那裏熬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他們又去找賣米糕的地方吃米糕,到了中午仍吃米糕。下午四五點鍾,就有來到了貨車站邊。但是,那位玩猴的老人卻沒來。
    我父親怕他不來了耽誤得自己也坐不了車,就隻有向人打聽那車站哪一輛車去武昌。有人向他們一指,他們又坐了上去。
    由於回來時已積累了不少坐車的經驗,我的父母順順當當一直坐到襄樊。
    但是,到了襄樊,他們有身無分文了。沒辦法,就在那裏轉悠。
    轉著轉著,他們看到有一名中年婦女穿著一套清潔服在一條路上打掃衛生。母親忙走上前去打招呼;“大妹子早啊。”那婦女知道她一定有事,就問她是不是有什麽是需要幫忙。
    我母親跟她說;“我和我們娃他伯是從南昌回來的,到了這裏,身上已經沒有一分錢了,還在餓著肚子。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倆幫你把這裏的地掃一掃,你管我倆一頓飯好嗎?”
    那婦女抬起頭,用手擦了擦額頭,又想了想,然後說:“好吧。”就把掃帚遞給我母親。
    等我父母把那一截路幫她掃完,她就去幫他們打了兩份熱騰騰的盒飯。我父母也不謙讓,就拿起盒飯狼吞虎咽吃起來。
    吃完後,那婦女又給他們一人買了一瓶礦泉水,然後又問他們現在要去哪裏?“xx。”我母親說。“那我就幫不了你們了。”那婦女說。
    “那我們自己生辦法吧。”母親望望父親說。然後他們又轉起來。
    轉著轉著,我父母竟來到了一個汽車站。那車站裏的車車頭上麵都寫著阿拉伯數字,有的寫著“2”|,有的寫著“4”,有的寫著“7”。那些數字都是紅色的,周圍像太陽一樣有一個紅圓圈兒,看上去倒有幾分可愛。
    由於坐慣了免費車,我父母也不看人,也不問問那輛車去新野,就不聲不響的低著頭闖上了一輛車。
    那司機瞥了他們一眼,沒有說話。沒想到那售票員竟然也連問都沒問他們一下。就這樣,那輛車便拉著他們在襄樊市區跑了起來。
    但是,那車到了終點站我父母仍然不知道下來。他們不下來,那車就又把他們拉到了襄樊。回到襄樊,他們仍然不知道下來,那車就又把他們拉到了終點站。
    如此反複跑了三趟。直到第三趟天已經中午了,那司機才因為要吃飯而催他們下了車。
    下車後,我父母以為那裏離新野一定很近,就想找人打聽。他們轉了幾個地方,來到一個水渠邊,正看見一個膀大腰圓的中年男子在水渠邊挑水呢。
    我父母就走上前去向他打聽怎樣去新野。那人說,你們去新野,不管是步行還是坐車,都要先到襄樊才行。這裏路偏,到不了新野。
    “可是,我們就是從襄樊過來的。”我父親說。那人一聽,說:“背道而馳了。”想了想然後說;“我估計你們可能是坐錯公交車了。錯把公交車當成了去新野的車。”
    “啥叫公交車?”我母親問。“公交車是專門跑一個城市和其周邊鄉鎮的車。襄樊離這裏可有十七八裏呢。你們一定是坐錯了公交車。”
    我父親向他解釋道;“我們倆在襄樊瞎轉,看到一個車站有很多車,也不知道是什麽車,也不知道哪輛車去新野,就順便坐上了一輛車,才來到這裏。”
    “你麽辦沒出車費嗎?”“沒有啊。我們就是身上沒錢才想‘混’的。”“那司機和售票員也沒問你們?”“沒有啊。”
    那人一聽,不僅奇怪道:“隻能說你們運氣好。”“好啥好?要是不坐這輛車,我們離新野還近一點,坐到這裏,反倒越來越遠。”我父親說。
    “那你們還去找那輛車再坐回去吧。”“恐怕不行吧,”我父親說,“那司機和售票員都認識我們了。”“那你們就隻有走回去。”
    我父親說:“隻有這樣了。不過,我們走回去該從哪裏往回走?”那人用手一指說:“你們要從這裏去襄樊,可以先過襄江橋。橋那邊有條大路,大路兩邊全是白楊樹。從那條大路往東,便可到襄樊市區.
    那人說著,又望望我父親,一邊用手繼續指著那不遠處的白楊樹一邊問我父親道;“看到了沒有?我手指的那裏是不是有兩排白楊樹?”我父親點點頭。
    那人接著說:“就從那裏一直向東走,不要拐彎,記住了啊。”我父親在一邊嘟囔道;“一條大路兩條溝,一氣通到信陽州(我父親說的那句打油詩是他說的一部叫《宋世傑告狀》的書上麵的話。)。
    我父母於是就照著那人指的路上了襄江橋。到了橋上,看這波濤滾滾的襄江水,我母親又忍不住哭起來。因為她一路上忍饑挨餓一邊四下看,一邊打聽,卻始終沒有我的一絲音訊。
    她總以為我已經死了,就趁父親不注意,想跨過橋欄杆往下跳。父親見狀,慌忙扔下行李,拚命抱住她。我父母相互擁抱著放聲大哭。
    平靜下來後,我父親跟母親說;“俗話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你現在還沒有確定咱娃是死是活,就去尋短見。你要死了,萬一娃沒死,那豈不白死了?還有就是,你娘家還有一個幾十歲的老娘,你難道就忍心撇下她不管?”
    然後,我父親又軟語溫言勸解了母親一番,母親才略略止住。兩個人恢複常態,過了襄江橋,走上那條大路,向襄樊走去。
    到襄樊的時候,已是下午兩三點鍾。暮春的天氣,太陽已略略有了幾分暖意,曬得人身上熱乎乎的。我父母看到鱗次節比的樓房,估計是已經到了襄樊,就在一條路邊上坐了下來。
    剛剛定了一下神,看見不遠處停著一輛車,車的後麵有幾個好像是一家的人。隻見有一個老年人,留著長長的胡子,手中拿著一把唱戲用的大砍刀。
    另外還有一對夫妻,都穿著唱戲的人穿的下身,緊身打扮。在他們的身邊有一男一女兩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也都穿著唱戲的衣服。
    我母親在那裏閑待了一會,隻想著回新野沒有錢,就又哭了起來。
    卻說那白胡子老頭正在路肩上練習耍大刀,忽然聽到有人哭泣的聲音,便停了下來。
    當知道是我母親在哭時,他便向她走了過來。老頭問明我父母的情況後向他的兒子------那個中年那人招了招手。
    那男子就走了過來。老人跟他說:“這兩個人是咱老鄉,他們想回新野,身上沒錢了,你幫他們想想辦法。”那名男子一聽,說了聲“好”,就向路右邊快步走去。
    沒過半小時,氣喘籲籲的回來跟我父母說:“我打聽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名開貨車的司機,他也是咱老鄉,說他現在剛好要回新野,願意帶你們。你們快跟我走。”
    那人說完,就幫我父母拿上行李,找到那名司機,坐上了他那輛卡車。
    到了xx縣城,已是下午三四點左右,我父母的肚子又開始餓了。因為他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但不管怎樣,總得往家走吧。我父母於是就順著那條通往我家的路打算步行回家。
    可是,他們很想找一些東西墊墊肚子。
    走著走著,我母親看到路邊上有一大堆爛蘋果,就下意識的走到蘋果堆邊。她蹲下身一看,隻見那些蘋果顯然有些隻爛了一個疤或一個小缺口。
    若是把那些疤摳掉,再用水洗幹淨,不是可以充饑了嗎?母親想到此,就招手叫我父親並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父親點點頭表示同意。
    他們剛好看到不遠處有一條小溪正嘩嘩嘩嘩的流著水,於是母親便對父親說:“你看那裏有條小河。我們把這些蘋果全部撿起來,然後拿到那邊去洗一下再吃。”
    父親點點頭。母親於是從黃掛包中拿出一個布包,把那些蘋果全部裝起來,然後來到小溪邊,把那不能吃的全部清理掉,幹淨的放在一邊。
    全部拾掇幹淨以後,他們把那些清理好的蘋果又洗了一遍,就吃了起來。一個人大約吃了兩斤多蘋果,感覺肚子飽飽的,有了力氣,才又向前走去。
    我父母步行了四十多裏地才回到了家。他們到家時,已經差不多晚上八九點鍾------
    讀者朋友們讀到此處,會不會罵我?寫到此處,我自己也會恨我自己。也許是上天有眼,我把父母害得吃了這麽多苦,所以我以後的日子才沒那麽好過。讀者朋友們,你們就等著看我以後遭受的磨難吧。
    在進入家門之前,我母親想著我可能正坐在堂屋的一張椅子上看書呢。沒想到我仍然沒有回來,忍不住又哭了一場。但我母親是個勤快人,一看到地裏的農活,就把牽掛我的那份心暫時壓抑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