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穩賺不賠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綁定係統,帶著弟妹災年求生!
李清秀把魚肉都收進保鮮儲物格裏後說道“正巧了,我等一下還要再煮一鍋魚湯,咱們中午就吃那個。讓你嚐嚐什麽叫做真正鮮美的魚湯。而且一點都不腥,保證你喝了一碗還想再喝一碗。”
她以前會做飯但不愛做飯,因為家裏每個人廚藝的都很好,而她是墊底那一個。
每次做出來的飯菜還老是被家人挑各種不足。要麽是太鹹要麽就是太淡。可是她現在喜歡做飯了。
因為有李清風這個忠實的粉絲,每次看他吃自己做的飯菜那麽滿足,李清秀心裏也是很滿足。
“清秀,小風,你們在家嗎?”
姐弟倆一聽有人喊就出了廚房,一看來人是李紫玥。
“紫玥姐,院門沒鎖進來吧。”
李紫玥聞言就推開院門走了進來,她突然眉毛一皺。“你家這院子怎麽有一股魚腥味啊?”
李清秀挑了挑眉,這丫頭的鼻子還挺靈的。算了,既然被她聞出來就送她一條魚吧,反正儲物格還有很多條大鯰魚。
她走上前拉住李紫玥的手微微一笑。“來,給你看樣好東西。”
一頭霧水的李紫玥跟李清秀進了廚房,就看到木盤裏有兩條已經殺好的大鯰魚。她驚呼出聲“是魚,難怪我進院子就聞到一股魚腥味呢。”
“等一下你走時,拿一條回去。”李清秀十分豪氣道。
“那哪能行啊,這魚多難得……誒,不對,你哪來的魚啊?現在村子那條河已經幹枯了。”李紫玥這才反應過來,一臉疑惑看向李清秀。
李清秀就把她上山的事說了一遍,但也沒說挖到好多條,就隻說挖了很久才挖到這兩條。
李紫玥聽完後一臉欣喜道“誒,像你這麽說的話,那咱們村那條河應該也能挖魚吧?”
李清秀一愣,她咋沒想到村子那條河呢?可能是嫌人多眼雜而把它忽略了吧。
“那不清楚,要試試才知道。”
“我覺得肯定行,沒道理小溪能有魚河反而沒有,我這就馬上回去告訴我爹,讓他組織村裏人一起去抓魚。”李紫玥說完轉身就要走。
李清秀一把拉住她。“急什麽呀!河就在那裏又不會跑,你還沒說你來找我有什麽事呢?”
林紫玥被李清秀一提醒才想起她來的目的。猛的一拍自己額頭“還不是被你說的都興奮過了頭,你看我給你們帶來什麽好東西。”說完又從自己的懷裏拿了兩個雞蛋出來放在桌麵上。
“這是我娘讓我帶給你們的水煮蛋。說是謝謝你上次那送了那麽多的豬肉,我家這幾天肚裏都有油水呢,隻不過就兩個雞蛋你可別嫌少啊。”
“哪會,替我謝謝你娘了。”李清秀知道大家現在日子都不好過,能拿出兩個雞蛋送人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
因為家裏沒有雞蛋,所以李清秀沒推拒,而是把自己的竹筐拿著了出來,選了一條比較大的鯰魚放了進去。
一旁照顧小嬰兒的李清風看到阿姐收下兩枚雞蛋也高興的不行,太好了,又有雞蛋吃了。
他覺得今天像過年一樣,不僅有美味的魚還有他最喜歡的雞蛋。
李清秀把竹筐放在李紫玥腳邊。“蛋我收下了,這魚你必須也得拿走。”
李紫玥笑道“好,我覺得我每次來你這裏都是穩賺不賠,幫你一點小忙就得到那麽多的豬肉,今天送兩個雞蛋了又得這麽大一條魚。那不知道下次再來還能得到什麽好東西。”
“那聽你這樣說下次別來了,你再來一次我可不得虧大發啦。”說完後,兩個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瞧你這話說。那我下次不收了不就行了嘛,不聊了,我也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爹去。昨天聽說村東頭那邊有個孤寡老人都活生生餓死,如果真能抓到魚,清秀你可是大功臣一個。”
李清秀一聽就打趣道“哦?那大功臣有沒有什麽獎勵啊?”
李紫玥一聽卻認真起來。“嗯,也對,不過這事啊我得問我爹。”
“我就開個玩笑你沒必要當真。這萬一真的還有什麽獎勵?那些討厭我的不得眼紅氣死。那我這日子可別想過安生了。”李清秀一臉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氣死就讓他氣死唄,自己沒本事憑什麽眼紅人家?”李紫玥自然知道李清秀說的是誰。
“好了,我走了,這個竹筐跟上次的籃子,我待會再給你送過來。”李紫玥背起竹筐就風風火火的走了。
李清秀笑著搖頭,這丫頭的性格跟她的長相真的是一點都不符合。
突然聽到身後傳來牛叫聲,李清秀回頭一看,就看到李二壯和李大壯相繼駕著牛車行駛過來。
李大壯也看到了院子裏的李清秀,立即叫住李清秀就把牛車停了,然後下了車上把那袋已經湊好十斤的大米扛到李清秀家裏,身後的李二壯也一同進來。
李清秀不明所以的看著兩人,該不會是魚賣不出去又扛過來送給她吧,可看兩人的麵容笑意燦爛,應該不是賣不出去的樣子。
她走上前詢問道“大壯伯,二壯伯你們這是?”
剛把院門關上的李二壯說“外頭說話不妥當,我們進屋說吧。”
這時李清風推著嬰兒車走上前打招呼“大壯伯,二壯伯,你們回來啦!”
兄弟倆齊齊點頭應聲“嗯。”他們眼睛卻看李清風推的嬰兒車,眼睛裏都閃過驚訝。
“兩位伯伯請進吧。”李清秀推開屋門,讓他們進來。
等一進屋子,李大壯就把肩上的大米放了下來。
“清秀丫頭,這是我們兩家給你家的大米,這裏有十斤。誒!你別先著急拒絕,你聽我說完。”
“昨天我們兩家人去了你說的那條小溪。連夜把那條小溪都掏了個幹淨抓了好幾大筐魚。家裏留了一些大部分都拿去鎮賣了。”
“我們去的早也幸虧賣完的早,這才有時間排隊買糧。這次是因為你我們才得到這些銀子,所以我們兩家各湊了五斤大米給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