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問業之成也
字數:1128 加入書籤
玊恒心鎖!
籍文之事,水夢詳書於施恩,施恩遞日便攜五蓋而來,乃告水夢曰“學生有一好,曾經年收集古今中外之作。於當任之時,盡攜而赴,皆置於司城之遁下。今老師有喻,學生便厲星而來,傳奉數典。”水夢笑曰“汝辛苦了!且將典書留下,散去隨士,吾欲有言於汝。”施恩禮問道“老師!不如使之入納,後則遣之。”水夢笑曰“不必如此!典書之具,師之佐也。若不親為之,安能從其至哉!故秋毫之心,可以知遠命。”施恩乃曰“老師之意,欲使十八先生親為之,學生明矣。”然揮手示隨士者去。
施恩隨水夢入其舍談,二人旋膝相對,水夢乃問曰“長濟今身行何處?吾聞其母子二人仍居於野,是何道理?”施恩乃釋曰“學生三請而不願,故不再逆擾之。長濟自雲其母不心於移,懇請孝母之心,伴母之餘。至於平來,助人生時所需之具,朝做暮歸,亦享朱天之製。”水夢歎曰“也罷!尚止能若此。長濟出離之間,野渡無人,前令不可廢,令行切不可驚。”施恩應道“老師之言!學生謹記。”水夢複問道“朱玄賈事如何?”施恩答曰“始之溪,成之渠,甚善!”水夢道“一渠之河,難成江海。但天宣在及,此渠可建爾之業,萬不可背道貪行。民自給足,無愁憂於食常,便不可妄極。”施恩應道“玄天需之若何,學生便告縱民之若何,絕不敢有為天道。”水夢笑曰“德富而且貴,財富而竊貴。上在聖宣,下在盜梁,中施之於人,如是擇也。富以天下平,貧以天下安,則利之道可明矣。”施恩蜷禮相道“是!老師。”水夢又問曰“今可知民無所導,何以至之?”施恩笑應曰“明德義,民心自然所向。比若於玄天之往來,民皆自處其位,共堅於一心。因得而眾得,因失而眾失,故不爭也。思往有異,共議於同甘,則無得失之性,遂自安,何有於官也。”水夢曰“善!民偕和樂,爾更欲何行?”施恩答曰“勵精圖益,持之以恒。若何?”水夢歎曰“天下無極,極陽殺滅,極陰成化,皆悖也。聖人用極,亦知極度。人之性也,久享而逸,久逸則奢,久奢而驕,久驕而淫,故不可不禁也。”施恩曰“教智於明,何如?”水夢複歎曰“德不可終食乃廢,智不可終食而生。無智而生乃曰德,無德之智乃曰盜。若偏行其智,人則如走獸無別。”施恩曰“學生誑語危言!過也。今必教之明辛德,而後統之。鼓民勤勞富貴,是謂害民爭,惡民之生。今必鼓民以德,圍民之生,同民於天地。正可曰天下民生,官者蛀生。”水夢笑道“錢財乃積怨之物,足生則已!莫貪之行時,害人深也。今朱天之製未盡於國,爾可由此言受之。吾另有一言告爾,爾切記於心。大丈夫遠女樂,忠一人,可以為道也。”施恩起禮道曰“是!學生先行告退。”水夢默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