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如何學會忍耐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天上的雲朵有沒有在下雨 !
    何謂忍耐?
    忍耐的字麵解釋是:把痛苦的感情或內心的感受控製住不讓其表現出來,麵對困苦或艱難,堅守本心,積極樂觀應對,最後戰勝苦難,迎來美好幸福未來。
    以上對忍耐的字麵解釋適應於對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困苦或艱難,而且對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困苦或艱難,不管怎樣,人們都會忍耐,最後還會歌頌我們人類戰勝大自然所帶給人們的困苦或艱難,並且傳承給我們的後代。
    可是我們在麵對正在傷害的親人、朋友,或者是大街上的陌生人時,我們更多地考慮到了我們自己內心所受到的傷害程度,卻忘記這世間還存在“忍耐”這個詞,以及我們這一生所想要彌補的缺憾,因此學會忍耐則是我們每個人這一生所要修煉的必修課。
    近期,我在抖音上看到尚好的學習忍耐的作品:一對年輕夫婦,他們與合作方已經約好時間,他們將會談成幾千萬的商業合同。可是,正當他們趕去約定場場時,一個身穿花襯衫的“混混”,直接衝撞了他們,而且還估計踩在年輕男士的腳上。“混混”根本沒有道歉的意思,反而罵出髒話,說是年輕男士衝撞了他,還踩了他的腳。一旁的妻子上前指著“混混”的腳,要與街上“混混”理論,不料年輕男士主動向街上“混混”道歉,平息了紛爭,並且拉著妻子快快離開了街上“混混”,妻子還數落丈夫,膽小怕事……
    一個小時之後,當這對年輕夫婦興奮地拿著幾千萬的合同時,年輕男士卻對妻子說:“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麽不讓你和那“混混”理論了吧?妻子不解地問:“為什麽?”
    年輕男士說:“對街上“混混”而言,他可以與你糾纏一整天,或是一整年。可是,對我們來說就不一樣,比如今天我們簽收了幾千萬的合同,說不家明天我們還會簽收上億萬的合同,所以,你說我們能把上千上萬的合同簽收時間,浪費在一個街上“混混”身上嗎?化算嗎?
    妻子恍然大悟地說:“顯然不化算!”
    以上所講的內容雖然沒有出現“忍耐”二字,可是完全說出了忍耐帶給我們的極大好處。
    一個人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或是被人誤解時,難免能心平氣和,可是,如果我們仍能保持正常的做事風格和謙和態度,我相信,事情一定會有轉機。即便沒有轉機,那會得到人們極好的評價:“一個有“忍耐”的老實人!
    講台上,我也是這樣對孩子們說:“忍耐對我們做人和做事都有極大的好處!”
    一個六歲大的小女孩突然發問:“如果一個人突然打你,罵你,我們還要忍耐嗎?”
    “那個人為什麽要打你?要罵你呢?”我說:“我們這個時候一定要先問清楚。”
    小女孩說:“我問他了,他說他不知道,他就想打人。”
    我說:“那你想怎樣?你要打他嗎?”
    小女孩說:“我沒打他,我哭了!我告訴我媽媽了。”
    六歲的小女孩麵對如此不堪的問題,其實,我們大人也會麵對同樣的困惑。
    近期,我還看到一個不該發生的事:“某幼兒園,兩個小孩子玩耍時打鬧起來……結果,不久,兩個小孩子的家長打起來了……後來,兩個小孩子已經握手言歡,有說有笑,可兩個小孩子的爸媽越打越曆害……”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麵!
    小孩子玩耍的過程中一定會打打鬧鬧的,因為是小孩子的緣故。這也是小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事。“為人父、為人母”遇到這樣的事,應該擺正心態,更不應該到加入到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有專家說“中國有好多人不知道如何做‘為人父、為人母’的”。”
    我讚同這種說法。當然,我也讚同“中國的培訓機構有那麽多,應該增加‘為人父、為人母’的培訓課程。”
    因為有太多的孩子家長需要增長知識和學問。
    小孩子迅速成長,原本就缺乏知識和學問的父母,早就被成長起來的孩子,落在了孩子的起跑線後麵。身為孩子的家長,不能很好的引導孩子,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讓“亞軍”帶領“冠軍”前行,這樣做不可笑嗎?合適嗎?
    這不是明目張膽,讓冠軍“造反”?
    可是,目前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大家共同進步,共同營造出“與時俱進”的氛圍呢?
    我個人認為首先應該先要學會忍耐!
    我記得有這樣一種說法:“想想讓別人怎麽做時,你要用向別人借東西時的心態表現你自己的需要。”
    我同樣很欣賞這種說法。我們知道,當一個人向別人借東西的時候,都表現的非常謙和,比如“麻煩你能借某樣東西嗎?”用這樣善意、謙和的心態對待身邊人,我想,再易怒的狂人,也不至於輕易發怒和暴跳如雷的?
    如果一味地站在道德高處,去指責或是批評別人,即使是個犯錯誤的人,如果他不想改變,我想那也是“對牛彈琴”。
    隻有願意改正錯誤的人,才能真正改正錯誤,成為真正的好人!
    以上所說的內容,好像與“學會忍耐”無多少關聯,其實不然!我想說的是什麽呢?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學會忍耐。
    首先,我想糾正一個錯誤認知,“忍耐”不是逆來順受!
    其實,學會忍耐,有很多聰明和智慧,能讓我們在“學會忍耐”的過程中減少尷尬和傷害......
    說到這,讓我起“舜帝”改良部落風氣的做法,即“隱惡揚善”!
    什麽是“隱惡揚善”?先說說“舜帝”生活時的背景,“舜帝”當時還住在山東濟南附近時,人們多以捉魚為生計,在“舜帝”捉魚時,他發現了問題:
    “身強力壯的人占領了好的位置,在這地方捉魚,捉的魚多又大。而在身處險惡、水流急速的地方捉魚的人,老人和體弱多病者居多。這是因為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霸道。“舜帝”見不得這種現象。這時,“舜帝”還發現了有個別的年輕人,他們能夠主動把好的位置,讓給老人或體弱多病的人,而他們自己卻去到險惡又水急的地方捉魚。於是,“舜帝”有了辦法......
    “舜帝”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先讓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宣傳部門的人,大力宣傳那幾個好心的年輕人,隨著不斷地、大力地宣傳,當地整個部落,大家捉魚的地方有了感人的場麵:
    “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願意去到位置險惡、水流急速的地方捉魚,而且,他們還會主動引導老人和體弱多病的人,到水流平緩、魚兒肥美的地方捉魚......
    所以,“學習忍耐”不是目的,改變好的局麵才是目的。
    因此讓我們在“學習忍耐”的時候,不要想著一味的“逆來順受”,而是要更加地有聰明和智慧,大膽地嚐試:如何使用良善、謙和,讓不易讓人發怒,乃至傲慢的惡人,慢慢使他們改掉錯誤的認知和做法,大家一起努力,以致我們大家共同營造和享受大家庭的和睦氛圍!
    所以要學會忍耐,改變不好的社會現狀,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