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四年

字數:639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的唐朝歲月 !
    現在已經是貞觀十一年了,距離李銘來到大唐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這幾年中,發生了很多大事!
    貞觀八年,段誌玄被任命為西海道行軍總管,率領邊軍與契苾、黨項等部落兵馬征討吐穀渾。
    段誌玄擊破吐穀渾,率軍追擊八百餘裏,到距離青海湖三十餘裏時,吐穀渾驅趕著牧馬逃走。唐太宗詔令段誌玄追擊到青海海奪取吐穀渾的牧馬,段誌玄停留不前,被唐太宗罷免其官職,不久又官複原職。
    至於後麵是否需要對突厥和吐蕃的用兵,那麽取決於帝國皇帝的決心了!
    貞觀九年,太上皇李淵駕崩,
    吐穀渾進犯涼州的事件,朝廷決定興兵反擊。在任命統帥時,李世民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謀、威名震撼邊庭的李靖,認為他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可惜足疾未愈。
    而這位年逾花甲的老將軍一聽到朝廷將遠征吐穀渾的消息,頓時精神抖擻,他顧不上足疾與年事已高,主動去求見宰相房玄齡,請求掛帥,親自遠征。
    李世民大喜過望,這年十二月,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又分別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為各道行軍總管,統由李靖指揮。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反擊吐穀渾的戰爭序幕拉開了。
    李靖奉命赴任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季節。他一路踏著冰雪,風餐露宿,備嚐艱辛。翌年閏四月,唐軍在庫山(在今青海天峻)與吐穀渾交戰,李道宗部大敗吐穀渾,唐軍首戰告捷。
    狡詐的吐穀渾伏允可汗一麵往西敗退,一麵令人把野草燒光,以斷絕唐軍馬草。幹草已被燒光,春草尚未萌生,諸將大都認為戰馬瘦弱,不可長途追擊。
    侯君集認為吐穀渾已“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完全讚同他的意見,決定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於是兵分兩路:李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等從北道,侯君集、李道宗從南道,兩路大軍一齊進發。
    李靖親自率領的北路軍進展順利。不幾天,其部將薛孤兒於曼頭山(今屬青海)擊敗吐穀渾軍,殺其名王,用繳獲的大批牛羊充作軍食。
    接著李靖的主力軍也先後於牛心堆、赤水源兩次大敗吐穀渾軍。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軍進展也很迅速,他們深入荒漠二千餘裏。
    這裏荒無人煙,溫差變化大,有時酷熱難忍,有時寒冷得令人顫栗。有時無水,他們隻能刺馬飲血解渴。唐軍克服了種種困難,長途奔襲,到了五月,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興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敗其軍,俘獲了其名王。薛萬均等於赤海也打敗了吐穀渾的天柱王軍。
    李靖都督各軍繼續進擊,又連戰告捷。李大亮軍於蜀渾山擊敗吐穀渾軍,獲其名王二十人。
    部將執失思力也在居茹川擊敗吐穀渾軍。唐軍乘勝進軍,經過積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穀渾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部將契苾何力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繳獲牛羊二十多萬頭(隻),並俘虜了其妻子。
    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騎兵逃到磧中,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部下紛紛離散。不久,伏允可汗為部下所殺。
    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殺死天柱王,率眾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攻滅了吐穀渾,並向京師告捷。唐朝為了控製吐穀渾舊境,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留下李大亮協助防守!
    吐穀渾,這個危險大唐帝國安危的不安定分子終於評定
    貞觀十年,長孫皇後去世了!這個是大事,關於長孫無忌以及後續的立儲都會產生長遠的影響!
    貞觀十一年:馬周上疏建議重視州縣地方官吏的選任。太宗決定以後刺史由他親選,縣令則由京官五品以上各舉一人。
    朝廷開始需要對地方官吏加以控製,治國就是治吏,基層官吏的素質,基本上確定了各項政策的是否得到了切實的執行!
    這些事情,都是朝廷大事,於李銘的來說,就好像後世的網絡新聞一樣看看也就那麽回事了,和自己的生活沒有多大的聯係!
    這三年裏,李銘聯合裏長,向日葵種植了有200畝,炒製瓜子的技術已經分享到各個農戶,瓜子已經銷售到整個縣區,長安也有貴族開始嗑瓜子了,導致了瓜子牙到處可見,村上居民的生計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縣衙甚至通過政令,瓜子可以作為頂替賦稅的一部分!
    花椒在貞觀十年已經掛果了,種植於村上的各個荒地、山頭之上,花椒天生耐旱,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加上大唐幾乎沒有什麽蟲害,漲勢非常的好!
    李銘教授大家的是現代的種植方法,矮化處理,在地裏打樁,用繩子拉住枝條,讓花椒樹往四麵發展,而不是一味的長高,這樣利於後續的采摘!同時,最基礎的修剪技術也送給了村民,至於能掌握多少,還有以後的發展,那就看他們的掌握程度和智慧了!
    到了秋天,到處可以看到采摘花椒的村民,因為向日葵項目的的成功,村上農戶對李銘特別相信!
    收獲花椒之後的晾曬,加工,都是在李銘的傳授之下進行的!後續花椒的育苗,移植,村民都基本掌握了其中的訣竅,隻是成活率還是不是那麽的高,這個需要慢慢積累經驗!
    當花椒和蔥薑蒜,桂皮一起加入到菜肴之後,尤其是和肉類一起蒸煮的後,讓整個州府的人口味感受到了,人間還有如此美味!花椒迅速打開了市場,給村民帶來了客觀的收入!對於胡椒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胡伯一家的包子店非常的成功,已經在縣裏小有名氣了,很自然,這樣的麵食類做法,是非常的容易的,所以整個富城縣,包子鋪如雨後春筍一樣,爆發起來,並且供不應求。
    同時帶動了蔬菜、肉食等行業的增長,甚至長安的達官貴人,在聽說了富城包子,也慕名而來,將製作技術帶回長安,小道消息,當年聖上,也對包子愛不絕口,下令禦廚加以改進!
    胡伯三兒子一家,沒有開包子鋪,主要經營餃子館,還是李銘交給的做法,同樣風靡一時,大家對新鮮事物的反應,到了狂熱的地步!這還是因為貞觀年,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大家對於日常生活的提高,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
    整個村莊,和胡伯一樣出去開包子鋪和餃子館的還有那麽幾家,日子還都過得去,不過還是小民意識在作怪,小富即安。
    他們沒有想把店麵開到長安去,畢竟那裏的天地更加的廣闊,畢竟連鎖店這個模式是後世才開張起來的,李銘知道其中的厲害,蛋糕就那麽大,總要給別人活路!
    瓜子,花椒,包子,包子,餃子,打鐵技術,不敢說給整個大唐的生活帶來大的改變,但是就長安周邊的各個州府的影響那是非常可觀的,村莊裏麵的人,非常的感謝李銘,來李銘家做客的人也越來越多。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銘之後把風力發電、蓄電池,電線那套玩意拆除了,在夜裏挖個坑埋了!畢竟這些東西是非常難以解釋了,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還是早早處理掉好了,蓄電池也是有壽命的,不能長久的用下去,以後晚上就要用蠟燭來照明了!
    村莊經濟的改善,李銘的經濟也自然的會改善,所有初期的花椒苗都是他提供的,向日葵的種子也是他提供的,村民在出售這些農作的渠道,也是他和裏正一起操作的,自然油水也是有的,日子還過得去,李銘的花費也不大,畢竟這裏自己想買的東西還是非常少的,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少了!
    太平洋上一個小小蝴蝶煽動翅膀,都會引起幾千裏外掛起一場颶風,當所有的事情,新鮮的事情都發生在一個村莊的時候,難免會引起上麵的的主意,李銘的命運就在環境下發生了改變,這個是李銘早早就預料到的!
    富城縣縣令姓湯,名臣,自名臣,也就是這個名字讓其在其上司麵前,多次被嘲笑,什麽政績都沒有,就名臣了,嗬嗬!
    湯縣令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本身作為一個地方官,替天子牧一方百姓,任務是很艱巨的!離長安又這麽近,迎來送往的大小官員不計其數,誰知道來人背景是誰,所以一致很憋屈!
    近幾年,自己治下的一個村莊,接二連三的給自己帶來好運,李銘折騰的這些東西,還是有縣令的功勞,他是不禁止也不提倡,靜待事情的發展,這樣即使除了問題,也和自己關係不大,實在不像話了,自己再去彈壓,在上司質詢時,也算是個交代!
    在縣令的默許之下,幾件事情發展的情況,讓其喜出望外,聽聞長安做京官的一個同窗透露,自己治下發生的事情,已經傳到當今聖上的耳朵裏了,看來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快到了,不容易啊!
    官吏考核三年一次,若無明顯政績,就要降職使用,若期間有重大差池,估計就要擱置罷免了,所以縣令決定需要弄清楚這個村莊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新鮮的事物接二連三的出現!
    湯縣令決定微服私訪,帶著縣丞、縣尉還有幾個隨從,騎馬趕往李銘所在的陸家莊,在官道轉往鄉路的時候,湯縣令停下縣丞:此間道路是何時修繕的!縣衙可否撥款?
    ”回稟大人,此間鄉道修繕,縣衙從未接到奏報!“
    "哦,這都快趕上官道了!走,下去看看!”
    從陸家莊到官道的這條路,是陸家莊村民自己修繕了一次,李銘作為一個後世人,要致富,先修路,那是非常明確的了。
    關於路基,使用混合土做的,路麵高於兩邊的田地,利於雨水的流向,路上鋪設了一層沙石,用人工壓實,用防止塌陷,兩邊種上樹木,類似於後世的風景樹!自陸家莊到管道,也就五裏不到,存在裏麵的道路,也是按照這個方式進行的!
    時至六月中,一路之上,全是開花的向日葵,湯縣令心花怒放,和縣丞說到:年兄,你看,此間風景不是其他地方能看到的,在縣衙,聽聞此間有人種植此物,下來才能領略一二啊!“
    縣丞也嘖嘖稱奇“此類作物,以前從未見過,大人是否聽聞過!”
    “聞所未聞,即使在長安的不少同窗,見到此物,也會覺得自己孤陋寡聞!”
    “大人,您看那邊,那些村民在做什麽?”
    隻見在遠處的山坡之上,一群村民,手裏拿著布袋,在不停的忙活,湯縣令決定下去看看!
    來到山坡,下馬來到村民近前,發現他們在摘取一顆顆紅色的果子,湯縣令從未見過長在樹上的的花椒,不僅問道“這位老丈,你們采摘所謂何物啊?”
    “這是花椒!”
    “原來這個就是花椒,此間都種植否!”
    “不是,隻是在山頭荒地種植,此樹極為耐旱,正經地裏需要種植小麥,交付朝廷!”
    “貴村種植大概有多少人種植!”
    “家家都有,大概有200畝上下!”
    “此樹種何來啊!”
    “村中李郎提供的,號召大家種植的!”
    “此物可以直接食用否?”
    “不可,村中人開始不知所以,有人之前直接放入嘴中食之,嘴都快麻掉了!”
    “哦,我來試試!”
    “我可告誡過,舌頭麻木不要賴我!”
    “那是自然!”說完之後,湯縣令摘下一顆,放入嘴中咀嚼,開始覺得有點麻,最後舌頭上隻剩下麻了,趕緊拿過隨從帶過來的水袋,猛喝幾口!
    “老丈,確實味道很麻!”
    “告誡過你的!”
    “此物何以食用?”
    “采摘完成之後,曬幹,然後磨成粉末,蒸煮菜肴之時,放入少許,作為提味之用!”
    “原來如此,多謝!”
    ”李郎家如何走?“
    ”您進村莊,直接打聽,村中人都曉得李家!“
    縣令一幹人等,就往陸家莊李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