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 輿情

字數:388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的唐朝歲月 !
    程老二一幹人等,在算計此次長安糧食霸盤的收益。
    作為官二代,他們以前根本就看不起糧食這樣小的物什,覺得和自己很遙遠,平日府上用度,那都是下人們采辦的。
    但是此次,被程老二忽悠的,一起參與了霸盤,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收益實在是太大了。
    “二郎,這樣的事情,以後還能不能運作?”
    “開始的時候,是李銘提出來的,按照他的主張,此事隻能運作一次。畢竟,朝野都沒有相應的準備,又加上公主入藏的這個契機,所以我等才能成事。”
    “可惜了,李郎真乃商賈之中的奇才,可惜英年早逝。”
    “有沒有可能生還?”
    “聽聞北衙禁軍,沿著渭水兩岸,一直搜尋到了入河口,也沒有找到,大概很難生還了。”
    “二郎,李郎這份,怎麽處之?”
    “按照之前的談的,給李家吧,聽聞郡主已有身孕。李郎是我兄長,雖然人不在了,但是咱們不能做背信棄義的事情。”
    “那就拜托二郎了。聽聞戶部,對此次霸盤,開始在核查了?”
    “無妨,所有的後路已經全部堵死了,相關人等,已經全部離開長安了。戶部無從查起的。”
    “那就好,最近幾位還需關注此事,估計聖上會震怒。”
    “最近大家哪裏都不要去了,就呆自家府上,看看輿情,再論。”
    “好,那就這樣定下來。”
    這些官二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觸黴頭,要是被戶部抓住把柄,估計都會連累到自家大人。
    戶部載了個大跟頭,這口氣實在是咽不下去,從各個糧店開始查起。
    這樣的事情,查起來還是很容易的,畢竟都是公開渠道采辦!
    令戶部吃驚的是,有人特意囤積糧食,是從一個月之前就開始的,長安各個糧店都有他們的采辦痕跡!各個糧店掌櫃提供的線索,都指向了同一批人。
    很明確了,可以讓刑部拿人了。
    刑部查找了幾日,這些賤商好像人家蒸發了,蹤跡全無。
    李老二在朝堂上發火了,長安糧價暴漲,戶部和刑部竟然連個人都沒有抓到。
    最後,兩部實在沒有辦法,就懲治了幾個小的糧商。
    這些糧商也是倒黴,看到商機,覺得是大賺一把的機會,但是沒有想到,是大佬在後麵操縱,現在出事情了,他們這些小魚小蝦,就被當成了炮灰,犧牲了。
    最後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曆史的車輪,總是按照既定的方向在前行,李銘這個穿越者,並沒有影響到大唐最高者的決策,文成公主還是要入藏的!
    這個時代的吐蕃,十分強大,吐穀渾歸附大唐之後,人家吐蕃收拾了,兵鋒直指鬆州,侯君集率大軍,擊退了吐蕃進犯。
    用一個宗室的女兒,冒充公主,然後就和吐蕃能進入一個蜜月期,這筆買賣看上去劃算的多。
    雖然賞賜的也很多,但是比起來大軍開拔,征戰無數要省的多,還有不必要犧牲那麽多的兵卒。
    天家無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一個小小的女子和帝國的利益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
    唐送親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讚親自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按照和親的議程,鬆讚幹布,回到吐穀渾來迎親。
    送親的隊伍拉的非常長,兩萬餘人,浩浩蕩蕩的沿著河西走廊而去。
    長安坊間,輿情不斷,漢庭和親,還不是和匈奴兵戎相見,我大唐公主,需要到吐蕃那苦寒之地去受苦?我大唐威嚴何在!
    去歲,吐蕃兵鋒已至鬆州,懾於我大唐軍威,最後撤兵,然大唐屬國吐穀渾,被洗劫一空,聖上也沒有怪罪吐蕃,還把公主下嫁!
    (吐穀渾這個時候已屬大唐版圖)
    這些坊間的輿情,通過不良人,全部進入了李老二的耳中,李老二內心也非常的困惱。
    大唐的兵鋒,已經穿透了整個西域,高昌,吐穀渾,都成為屬國,再者,如果繼續西進,那麽吐蕃還是一個很大的隱患,這個時候和吐蕃開戰,不是明智之舉。
    看來李銘上次說的,還是有那麽一些道理,和親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大唐和吐蕃之間的問題,長安坊間,對於此次和親非議還是比較大。
    這股輿情需要壓製下去,李老二需要伸出自己的爪牙了。
    一座小的酒樓之內,有幾個已經喝高了,口出狂言。
    “吐蕃,犯我邊境,還將公主下嫁,朝中那些大臣是怎麽交涉的,最後竟然做出如此荒誕之決定?”
    “聖上沒有對吐蕃蠻子用兵,不然,真想拿起馬槊,穿透這些蠻夷。”
    “噤聲,公主剛剛走,我等還需慎言。”
    “勿需懼怕,隻準吐蕃犯我邊境,殺我唐人,還不準我等咒罵?”
    正在這發牢騷呢,突然,不良人從外麵破門而入,一幹人等,全部關於刑部大獄。
    像這樣的事情,最近幾天,已經在長安發生了好幾百起了。
    早朝是時候,刑部侍郎上奏。
    “陛下,刑部大獄關押的擾亂輿情之輩,當以何罪處之?”
    “房相,你認為呢?”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受幾日牢獄之苦,也算懲戒,不如釋放。”
    “與吐蕃和親,乃是軍國大事,坊間豈可隨意議論?若如此,以後朝廷廷議之事,坊間均要非議否,此風不可漲!”
    “陛下以為如何處之?”
    “全族趕出長安,流放幽州,讓這些刁民墾荒,築城。”
    “不可,不顧民意,千秋萬代之後,陛下要承受非議。”魏征奏到。
    “當下已在非議,何談後世,朕意已決,無需妄言。”
    李老二真的生氣了,坊間各種流言,惹得他最近寢食難安。
    “陛下,可否準許這些刁民,將長安田產變賣,作為在幽州安居之用?”
    “準。”
    “自此以後,非窮凶極惡之徒,但凡獲罪,一律流放幽州,墾荒築城。朕也不再大赦天下。”
    “貞觀一來,大赦已有幾次,天下有幾人記得朕的恩情?如此軍國大事,還妄言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