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以寸草心報三春暉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種田之寶珠記 !
    秦持重對於自己這個嫡女居然要經商,十分不滿,可當著好友的麵也不好如何,憋著一肚子氣,晚上去榴園時免不得要跟常順娘發作一番。
    常順娘也不跟他紅臉,隻嚶嚶地哭,一邊哭還一邊說:“想當初女兒在甘明鎮吃不飽穿不暖,比那乞兒還不如,還被拐子拐了去。我這個當娘的沒用,護不了她,讓她小小年紀便擔起一家子的吃喝。她這是窮怕了,不過就想賺點兒零花傍身,有多大的事,也不用出去拋頭露麵。再說了,咱們府裏還不是在城裏開著幾個鋪子,你做得,她卻做不得?”
    “這……”秦持重一時語塞,那氣消了大半,他確實對女兒多有虧欠,但心裏仍不大舒坦:“她是女兒家,這事若是傳出去,對她名聲可不大好,以後可怎麽說親。想要零花,也不用做什麽生意,咱們給她漲月錢不就好了。”
    “女兒家怎的做不得生意了,多少大戶人家當家主母名下沒有鋪子田莊的,這難道不是生意,她們的名聲又差到哪裏去了。況且如今寶姐兒的月錢是貴姐兒、真姐兒的一倍,當初娘為了這事沒少給我臉色,姨娘也是不省心的,說的話都夾槍帶棒,總之就是覺得我身為主母太過偏袒自己的親生女兒。可居然還說要繼續給她漲月錢,不是在給我們娘倆招人恨麽。”
    秦持重這回徹底沒了脾氣,看著妻子那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是心疼,將常順娘摟在懷裏小意哄著,至於秦寶珠經商一事,他到底是默許了。
    論說看中進貨這雙宮綢來賣,秦寶珠卻是偶然想到的。前些日子在鬆居,恰逢課餘休憩,她不願與秦真珠共處一室看她臉色,就拿了副棋子,約上秦貴珠與常喜兒,在鬆居的院子裏挑了個清淨的處,鋪上席子坐在上頭練習對弈。恰好戴夫子身邊的小丫鬟正捧著件衣裳打旁邊經過,不慎腳下打滑跌了一跤,手掌擦破皮掛了彩,還將手上好好兒的一件新衣給弄汙了。
    那手上的隻是小擦傷,倒不礙事,可那件香色的綢衫兒就可惜了。其上雖無錦繡,但上頭竹節一般的紋理也甚是特別,看著也有些麵熟的料子。那小丫鬟卻道並不打緊,這件衫兒還是前頭街上的裁縫鋪子低價賣給她的,就跟用細棉布做的衣裳差不多價,況且她拿回來也隻會在院子裏偶爾穿穿。
    秦寶珠聞言十分詫異,這也是件綢緞衫兒,怎的小丫鬟不大喜歡的樣子,而且居然還跟細棉布同價,實在不合常理。還是秦貴珠打趣她道:“也難怪真姐兒老背後裏說長姐你土氣了。這些個雙宮綢本身便是次品,不少是用那下腳繭粗絲織造,有錢人家都不屑一顧的,街頭那裁縫鋪子也就弄一點賣給下人而已,圖的就是個便宜。饒是如此,我看他們每回隻進一點點這料子,也總賣不動。恐怕那個鋪子的夥計也是費了好大唇舌才說動那小丫鬟買回來的。”秦貴珠早跟她混熟了,也不忌諱拿秦真珠那些話來揶揄她。
    秦寶珠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雙宮綢這般不受歡迎。隻不過,這料子的名字由來經秦貴珠這麽一提,秦寶珠倒想起一樁故事來。當年她坐船從陽州返回甘明鎮,不止一次聽那常年出海的水手提過這種料子,說是在海外諸國都很受歡迎。再者,她在船上也曾親眼見過海外來的行商進了這料子回去銷,視若珍寶。而這雙宮綢在大璋朝身為廉價,且也不是什麽難以織造之物。以上種種,使得她對雙宮綢動了心思。
    不過宋三和在賞風亭說的那番話動搖了她的信心,畢竟船上之事已過去五六年,當年的許多東西到如今也許已經麵目全非。可她轉念一想,這世上的潮流誰也說不準,可這個時候交通不便,信息傳得慢,各種風尚畢竟沒有她上一世那種信息社會般快速改變。宋三和是個精明的商人,可於布匹這一行,他隻往海外銷上等綢緞,未必能有水手及海外商人看得透徹。於是秦寶珠一咬牙,還是決定選這雙宮緞來銷往海外諸國,冒著風險搏一搏。
    她手頭上的銀子不多,當初賣掉在甘明鎮的田地以及盤掉饅頭鋪子統共分得三百兩,來京後她也沒什麽花費,月錢與長輩那兒得的現銀賞賜全都攢在一起,約有一百兩。手頭上這四百兩對於普通人家來說算是一筆巨款了,可用來進貨卻稍顯少了些,為今之計,若想湊多些銀子,隻能借錢或是找人搭夥。
    長輩那邊她是不好去開口的,莫說她不想麻煩常順娘,單單是秦持重與秦老夫人,就夠她喝上好大一壺了。至於平輩這邊,天天養在深閨,她也沒什麽朋友。秦真珠對她的厭惡是掛在臉上的,哪裏會搭理她;秦貴珠倒是跟她要好,可她一個庶女恐怕也沒什麽積蓄;至於常喜兒那邊,當初離開甘明鎮時她也分得了三百兩銀子,若是開了口,她也不會拒絕。
    念及此,秦寶珠便去西廂尋常喜兒,她想找她搭夥,讓常喜兒也順便賺點錢。可常喜兒出乎意料地竟沒有同意,反而勸秦寶珠不要再這麽折騰了。她手裏難得有這麽一大筆銀子,很怕一來二去不但錢沒賺到,最後還血本無歸。
    秦寶珠也不勉強,人各有誌,常喜兒這些顧慮也是有道理的。既然搭夥不成,她便直接向常喜兒開口借錢,承諾給她利息。常喜兒答應得很快,利息卻是堅決不要。秦寶珠拗她不過,隻得暫時將銀票手下,心裏暗道這回無論是虧是賺定要加倍還她。
    將銀票送去宋府那邊後,回來的人傳話說宋三和讓她盡管放心,此事定能幫她辦好。懷著希望與忐忑,終於從常順娘嘴裏聽說宋三和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領著大船出海了,是一本萬利還是血本無歸,隻待來年春天,一切將塵埃落定。
    不覺秋去冬來,轉眼到了臘月,常順娘早早便為秦寶珠的生辰張羅起來。這是她女兒第一次在秦家過的生辰,她自然十分看重。家裏還有秦老夫人鎮著,她不敢大擺筵席,可也沒少花心思。荷院上房的床鋪幔帳、家具擺設等等,將那看著舊的、款式過時了的全換了,又找人在院子裏新種花草、堆疊小景,甚至喚了裁縫鋪子的人來量體裁衣,給秦寶珠做了兩套衣裳。生日宴沒有大擺,但也要準備家中的小宴,事事親力親為。秦寶珠看常順娘忙了幾日,整個人都疲憊不堪,無奈勸道:“娘,這也不是什麽整歲,我也還小,隨便擺一桌酒席就行了。您如此鋪張,我這幾日去萱堂請安,看到祖母臉色都不大好。說不定她一個不高興,將你斥責一番,這讓您在府裏不是更難過?”
    常順娘笑笑,不以為意,秦老夫人曾經是一隻老虎,但也隻是曾經而已。自從她將府中中饋大權交出,這些事就由不得她做主了。“好了,娘知道了,你別擔心。娘的阿雪好不容易回到娘身邊,為你辦一次小小的生辰還是能做主的。”常順娘說完,又忙不迭喚廚房的管事嬤嬤進來,她要敲定那日家宴的菜式。
    見常順娘聽不進去,秦寶珠也隻得作罷。她這個娘親,大約是想要補償過去這麽多年沒能給她過生辰的遺憾吧。但看著常順娘眼底的黑影和憔悴的臉龐,她實在不忍她如此辛苦。眼珠兒一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心底冒出一個主意。
    臘月初十,天還沒亮,剛過寅時中,守夜的豆沙輕輕走進內室點著一盞紗燈,撩開帳子,搖了搖仍在熟睡的秦寶珠。秦寶珠心裏有事睡得淺,立時醒了。她揉了揉迷蒙的雙眼,打了個大大的嗬欠才坐起身來。
    豆沙看她困頓的模樣,說道:“現在其實還早,姐兒不如多睡一刻鍾?”
    秦寶珠搖搖頭,掀開被子下床。屋裏燒著炭,可猛然間從被窩鑽出來,還是有些涼意,她打了個激靈,倒是精神了。豆沙急得慌忙拿件披風罩她身上,嘴裏埋怨道:“姐兒怎的這般就下床了,這大冷天的仔細凍著。”
    秦寶珠笑笑:“哪裏這麽嬌弱了。”隻是她剛才被叫醒時,確實有點想賴床,這好日子過得久了,果然是越來越受不得苦。。想當年她在甘明鎮時,也都是這個時辰起身去做饅頭,那時無需人叫都能準點起來,且連三九天那幾日都從未懈怠過。
    豆沙快速地幫她穿好衣裳,又去把炭盆撥得旺旺的,這時五仁端著熱水進來,秦寶珠快速地洗漱完,豆沙給她挽了個抓髻,她便迫不及待地往外走。五仁忙叫住她:“姐兒別急,那店裏沒這麽早開門,先吃了朝食。”說話間,一個二等丫鬟端著個托盤進來。托盤裏是幾樣小菜和一小碟子玲瓏的包子,以及一碗粳米粥,看著小巧又精致,還冒著白騰騰的熱氣。秦寶珠驚歎道:“五仁,你哪兒弄來的早飯,難道大廚房那邊這麽早就開火了,今兒出去不是不讓你們跟別人說嗎?”順手拿起一個小包子,整隻塞進嘴裏,燙了點,可味道非常不錯,就是不太像大廚房的手藝。
    豆沙因她這般粗魯低叫了一聲:“姐兒,慢慢吃,小心戴夫子知道了要打您板子。”
    秦寶珠心情大好:“放心,她不在這兒,你們又不會出賣我。這包子太好吃了。”她又捏起一隻扔進嘴裏。
    五仁在把盛了包子的那個碟子往秦寶珠麵前推了推,笑說:“大廚房那邊現在估計也是剛開火不久呢,這些是奴婢在咱們院子裏的小廚房做的,難得姐兒喜歡。”
    秦寶珠有些奇怪,問她:“原來我們院子還有小廚房?”在這住了這麽久,她居然才知道!
    “姐兒不知道?”五仁很是訝異,“府裏頭每個院子都有小廚房的,隻是沒有分派廚娘而已。”府裏除了給萱堂的小廚房有兩個廚娘的定例外,其他院子的都是隻有廚房沒有廚娘的,隻是為了方便各個院子裏的主子偶爾興起吃個什麽新鮮的才設的而已。是以當初常順娘將五仁給了秦寶珠,其中之一也是看中她廚藝好。隻不過秦寶珠一直沒有吃宵夜的習慣,五仁渾身本事便沒有用武之地。
    秦寶珠看向豆沙,見她點點頭以示自己也知道,不禁微赧,臉上浮起兩朵紅暈,住了快一年的地方,居然不知道還有個廚房。
    將朝食吃了大半,秦寶珠又吩咐了五仁好好看院子,這才帶了豆沙出去。外頭沒有半點月光,黑壓壓的雲朵厚厚的,垂得很低,四下裏很安靜,北風不大,可刮在人臉上生疼,看樣子可能將會有一場大雪。秦寶珠站在上房門口,攏了攏身上的披風,手上用力抱著暖爐,朝身後的豆沙低聲道:“走吧。”便率先邁步走入黑漆漆的夜。五仁目送她的背影融入夜色中,心底突然升起一股不安。幫著姐兒瞞著府裏頭的人這麽大清早出門,也不知自己是對還是錯?五仁歎口氣,轉身回屋。
    後門外頭已經停著一輛牛車了,為了不讓府裏的人發現,這牛車是豆沙昨天去雇的。見秦寶珠與豆沙出來,正在打盹的車夫趕忙下來行了個禮。秦寶珠點點頭,也沒說什麽,直接便上了牛車。
    斜靠在車廂裏,秦寶珠嘴角帶笑,雙眼閃閃發亮。常順娘這些日子準備給她過生辰,忙得腳打後腦勺,這拳拳母愛她無以為報,想著曾聽桃花提起常順娘甚是喜歡來來居的雞絲麵條,於是她決定在臘月初十她自己生辰這天,也就是今天,母親的受難日,她要親自去來來居給娘買一碗麵條回來。為了給常順娘一個驚喜,她讓荷院的人守口如瓶。因為想趕在常順娘用早飯時將熱氣騰騰的麵條放在她麵前,這才起個大早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