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省齋世子妃尋書

字數:481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種田之寶珠記 !
    既然明慎湜親自開口讓秦寶珠去他書房挑書,秦寶珠自是不客氣,看完手裏那幾本後,就直接去了卿雲殿前殿。這書房喚作三省齋,說是坐落在前殿,其實自成一個小院子,麵闊不過三間,東西各接遊廊。院子裏就正中間放著一個大缸,夏日養蓮,冬日養魚。遊廊的牆上開著花窗,借著院子外的竹林為景。平日明慎湜不在的時候,三省齋的大門雖然沒有上鎖,卻有專人在旁邊看守的,除了來寶來打掃屋子外,不許任何人進去。看門的內侍年紀有些大,但走路虎虎生風,雙目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等閑之輩。不過秦寶珠到時,他殷勤地開了院門,想來是早得了明慎湜的吩咐。隻是看到椰絲也要後腳跟進去,把手一橫,擋住她不卑不亢道:“世子殿下吩咐,世子妃可以進去,但並沒有允其他人也進去。”
    椰絲立時停住腳步,眼睛看向秦寶珠。她知道這個規矩的,可如今她的主子是秦寶珠,自然以秦寶珠的吩咐為先。秦寶珠此時已經站在院子裏頭了,聽到這番話,也回過頭來,朝椰絲道:“既然殿下的命令是如此,你就在外頭等我吧。”
    這個院子的屋子比別處的更要高闊,正中前簷下懸掛“三省齋”匾額,秦寶珠認出來正是明慎湜的字跡。她於書法一道還算有些心得,但見其字蒼勁有力,頗有風骨,遠非她的功力所能及。推門而入,迎麵而來的是退光黑漆的骨石鑲嵌花鳥五折落地屏風,屏風上麵是一個“書林含馥鬱”的匾額,亦是明慎湜的筆跡。匾額兩旁吊著六角宮燈,宮燈下麵則是一個大寶座,上麵放著雪青底緙絲彩色海馬紋的迎手靠背和坐墊。寶座兩側各設一幾,一邊的幾上放著一個精巧的小西洋鍾,另一邊是一個梅瓶,插著一柄雞毛撣子。在寶座前麵兩邊,各分列著兩張圈椅,看這樣的陳設,此處當是見客之處。
    屋子的東邊用青紗落地罩隔出一個小間,隱隱可見靠窗處擺著張書案,明媚的陽光透著海棠窗牖照進來,落在書案旁插滿書畫卷的大瓷缸上。小間一側似乎還擺著張小床榻,另一側則是一架書,旁邊的牆上還嵌著一麵落地的南洋運來的落地穿衣琉璃鏡。看模樣,東邊應是明慎湜平日在書房的起居之處。秦寶珠便沒過去,轉而看向西邊。西邊是用博古架隔開的,架子上陳設著各色精美的瓷瓶和金銀玉器等賞玩器物,她走過去隨手拿起一個略看了下,在不顯眼的地方發現有內造的標記。她又拿起幾個,竟然個個都是有內造標記的,看得她直咂舌。透過博古架,可以看到一排排的許多書架,就跟現代圖書館一般排列,滿滿當當摞的全是書。
    秦寶珠從博古架門洞走進去,繞著書架大略看了一圈,發現這裏頭書籍雖多,但都是按照經、史、子、集來分類,一絲不苟地擺放,在這四大類下,還有各小類。每一類的藏書或多或少,但都沒有不收藏的。而且,為了便於查找,每一類的書架旁都用小紙條標出來,簡直跟現代的圖書館有異曲同工之妙。
    秦寶珠這回是想先找幾本章回小說來打發時間的,她先是在子部的小說家類裏尋,找了好一會兒,看到都是些奇聞軼事的合集,篇幅甚為短小,有的甚至十分荒誕,倒也頗有趣味,於是她挑了兩本。小說家類裏沒有秦寶珠想要的小說,她在周圍的分類裏又胡亂找了一下,發現隻有雜家類下麵放了一兩本講神魔鬼怪的話本,另外,史部野史類目下也尋到少量話本。隻不過,這些話本在坊間頗為常見,她以前都看過了,而且有幾本她自己的小書房裏也有。
    找了這麽大半天,幾乎算是沒什麽收獲,人卻累了,秦寶珠長籲一口氣,想著反正明慎湜正在宮裏當差,這個時候左右無人進來,她幹脆就大喇喇坐在地上歇一歇,將什麽儀態全拋一邊。
    這麽一坐,倒讓她從書本上方的空隙發現角落裏,除了經史子集四大部外,還單獨分出一個雜部。原來方才她進來繞著書架瀏覽的時候,隻用餘光一掃而過,卻是把真正的寶庫錯過了。瞧這一架子的書,單單從書名就可以猜測出,幾乎全是她要找的風月話本。這下子秦寶珠真真是疲勞盡消,拎著剛才挑的兩本書繞過去仔細瞧起來。這麽一看,她大為訝異。這書架上居然是以萬卷書坊所出的話本為大頭,而署名為“蘭陵笑笑生”的更是一本不漏。難不成明慎湜是萬卷書坊風月話本的腦殘粉?秦寶珠曬然一笑,搖頭甩掉這個可笑的念頭。從書架上選了三本沒看過的,就捧著書出了三省齋。
    回到卿雲殿內殿,她也不忙著翻看新尋到的書,先吃了一盅熱茶,又用了些點心,看過每日府裏的賬本後,才捧起一本書,歪在榻上看起來。不過才翻了四五頁,豆沙掀了簾櫳輕手輕腳進來。秦寶珠早注意到她進來了,眼睛的餘光瞧見她欲言又止,抬頭問道:“外頭有事?”
    豆沙這才笑著回稟道:“回娘娘的話,是喜事。”
    秦寶珠也抿嘴一笑,不甚在意,低頭翻過一頁,道:“你什麽時候學會賣關子了?”
    豆沙上前說道:“是樂三姐兒的婚事定了。”
    秦寶珠一怔,坐直身子,放下手裏的書冊,追問她:“當真?對方可是那個璃國的席哥兒?”
    “是的呢!我剛才在回府的路上,恰好碰到樂三姐兒身邊伺候的汀雨,她正在替樂三姐兒出來買糕點。我跟她說了一會子話,她就說了一嘴。”
    “這丫頭,定了親也不跟我說一聲!”秦寶珠兀自抱怨了一句,不過抱怨歸抱怨,她卻也知道女子定了親,就要拘在家中待嫁,不好再四處串門,更不好自個廣而告之自個的婚事。她叫椰絲把妝匣捧來,從裏麵挑了一個白玉鐲子賞給豆沙,說道:“你仔細跟我說說這親事罷。先前雖然聽到一些風聲,可席哥兒那邊半點動靜都沒有,我還以為就這麽冷了下去呢。”
    豆沙謝了賞,笑嘻嘻結果鐲子,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雖則先前她言道汀雨不過是說了一嘴,實際上因著秦寶珠與樂水關係好,又跟樂家有姻親關係,她自個跟豆沙關係又好,所以沒什麽避諱,該說的都說了。原來那席哥兒跟樂水約定了要來提親後,果然一回到璃國,就跟家中長輩稟明了心意。席家一聽自己家的書呆子開竅了,而且對方又是璋國的才女,身份亦是清貴,一番打聽之後,欣然派出官媒奔赴璋國京城。隻不過路途遙遠,一來二去的,到現如今,席家的媒人才到璋國京都。那官媒也知曉時間耽擱得有點久了,一到京城安頓好,立即就登門拜訪,說明來意。而樂水的母親早從女兒那裏知曉席哥兒的事,也早就派人去璃國仔細打聽過了,雖然不舍女兒遠嫁,可是見席哥兒家世人品甚好,女兒又心儀他,便幹脆利落答應了這門婚事。樂夫人跟席家的媒人一合計,就在明年選了個好日子為成親之日,一番計算下來,樂水在明年正月新年過後,就要啟程去璃國了,可見備嫁時間還是有些緊迫的。
    “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樂水終於覓得如意郎君,秦寶珠也替她高興,可惜樂家重禮,自己不方便出門,也不好下帖邀請樂水到靜王府一敘,不能親自恭賀她,實在遺憾。
    隻是還沒替樂水高興幾天,常順娘又派桃花到王府來告知秦真珠出嫁的消息。“怎的這般著急?”秦寶珠好生詫異,秦真珠年紀尚小,而且雖說已經跟姚良笙定了親,而且秦家又是舉人家,可姚良笙的母親王氏頗為清高,甚是看不上背著失貞名聲的秦真珠。這門婚事說是等秦寶珠成親後辦,實際上拖了下來。秦寶珠記得,她出閣時,秦家與姚家不過才堪堪交換了庚帖而已。怎麽時隔不久,居然馬上就要親迎了?
    桃花說是來報喜,實際上眉宇間有愁苦之色,她有些沉重地回話道:“娘娘,其實是老夫人日子不多了。夫人怕老夫人去了後,四姐兒要守孝三年,無法婚配,故而跟姚家那邊商量,趕在前頭盡快把這婚事辦了。”
    乍一聽到秦老夫人性命垂危,秦寶珠又是意外又是了然,心裏當真百味雜陳。這個祖母,她曾經怨過、怪過,是她直接導致常順娘和自己命途多舛、早年生活艱難,上次回門的時候,看到她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秦寶珠心裏對她有再多的厭惡,都消失了。說到底,現在的秦老夫人,也不過是個可憐人而已:最寵愛的孫女為了給人做妾下毒害她,最討厭的兒媳婦把持了中饋,自個也忘卻了前塵往事,活在自己臆想出來的世界。此刻秦寶珠的心裏,居然生起了一絲哀傷。半晌,她才長長歎口氣,對等著回話的桃花道:“待會你幫我帶點藥材回去給祖母吧,算是我的孝心。真姐兒那邊,我是無法送她出嫁了,待會你也順便把我給她的添妝禮帶回去。”
    桃花應了下來,秦寶珠又轉頭吩咐椰絲:“你去開下我的私庫房,把那株百年老參拿出來,另外還挑一些溫補的上等藥材,包好給桃花帶回去。還有那個五號的大箱子裏有一套銀胎鎏金的頭麵,去年打的,到如今樣式還算新,我也戴不著,你一並取出來,另外還取一匹真紅紵絲、一匹靛青夏布,全給桃花帶回去吧,是我給真姐兒的添妝。”對於秦真珠,秦寶珠沒什麽好感,給她這麽一套鎏金頭麵和兩匹布,這禮不算太重,但也不輕,也算盡了那點子姊妹情誼。
    秦老夫人沒能撐太久,秦真珠出嫁第二日就沒了,等不及她這個曾經最寵愛的孫女的三朝回門。秦家三個女兒,兩個嫁得顯赫,其中一個嫁入王府,一個是正三品大員的兒媳婦,自有不少人想趁此機會巴結。可秦持重是個拎得清的,向三個女兒和一些親近的朋友故舊發喪後,就關起門來謝客。
    秦寶珠收到消息後,本也想親身回去奔喪,但礙於身份,卻隻能遣人代她回去。她隻好命豆沙帶上豐厚的喪儀,素服前去秦家。豆沙一大早就出門了,等她傍晚回來,省不得要細細問秦家現如今的情況。依豆沙所言,秦家一切都還好,喪禮辦得不大,可該有的都有了,奔喪的就幾家親近的親戚故舊。秦持重甚是傷心,瘦了不少,但還算精神。可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扔下了,現在家裏頭諸事都是常順娘在撐著,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比平日裏要忙,吩咐豆沙回去跟秦寶珠說不用擔心,她一切安好。耀哥兒已經停止進學,跟在秦持重身邊答客,懂事知禮了很多,甚至在有些事上還能給秦持重搭把手,秦持重很是欣慰。
    豆沙這次前去,還碰到了秦貴珠派來替她奔喪的朵兒。秦貴珠本應親自到的,可她的月份已經大了,不方便出門,樂家亦不敢讓她出門,怕出什麽意外,折中之下,她隻好遣人代她來。秦持重是個明理的父親,也沒有怪她,還吩咐朵兒回去好好伺候秦貴珠。可當他看到代秦真珠回來奔喪的錦霞時,臉就立刻黑了。雖說秦真珠剛剛成親,可按禮,人是要親自到的。秦老夫人臨死前,一直念叨著這個孫女,結果她竟推托不來!秦持重一怒之下,立時就要上姚家去把她揪回來,還是常順娘好說歹說才勸住他。經此一事,秦持重對秦真珠是徹底失望,隻當沒生過這個女兒,對她是不聞不問。還通過豆沙和朵兒,傳話給兩個女兒,叫她們以後也不要理會這個不忠不孝不義的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