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那就去,別找理由
字數:714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遊山鳥與魚 !
國慶假期開始了,在第一天小川就和很多學生一樣在家裏瘋狂的打遊戲,家長們看到了也不會說什麽,孩子上了半個月的學回來玩玩遊戲也是可以的,現在這個年齡段了也管不了他們。
這一玩就玩了一天,晚上也玩到了很晚,現在學生們熬夜是很正常的事情,以至於導致初高中學生的眼鏡率普遍上升。
小川還好,他這一家子就沒有一個近視的,也不用擔心傳給後代。
在假期第二天這幾個人就開始商量著行程了,在手機上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直接去朋友的家裏。
先召集了三位朋友,這些是要去看電影的,買電影票的工作就交給了小川,尋找電影院的位置自然也是他的工作。
這部電影有許多明星來演,但大多還是隻有小川認識,其它的人不追星。也不商量著在電影院附近吃個飯了,他們的家離電影院很遠,坐上半天的公交車再看完電影就已經是下午了,隻簡單的在家裏吃個早飯。
要說去爬山,另一支隊伍也是完全沒有經驗,他們是仗著人多,能有個照應。
第三天這兩群隊伍就分頭出發了,先去的是看電影隊伍,四個人在公交車上誰坐在前麵就要給老人讓座,後排的幾個人看到那個人站著就會樂起來。
從這裏可以看出,後排的人還是比較聰明的。
找電影院也是挺艱辛的,他們沒有去過就隻能跟著導航走,導航上麵讓在這一站下車,他們下去了,隨後小川又仔細的看了一下發現他們早下了一站。
雖然這幾個人不能對小川大吵大鬧,但是小川的心裏還是有些愧疚感的。
這就是小川的不靠譜。
沒辦法,這四個人就走著去了電影院,其中小勇是第一次來到電影院,對這裏的一切感到好奇。
四個人坐在影廳外麵候場,小元就嚷嚷著要買爆米花吃,要知道電影院的爆米花可是出了名的貴。
當他們去詢問爆米花的價格時,二十元的天價徹底讓他們死了心。隨後銷售人員又告訴他們這二十元的爆米花是無限吃的,隻要拿過裝爆米花的這個桶來就可以給你加。
聽到這個消息四個人瞬間就有了買的欲望,折合下來一個人就僅需花五塊錢就能得到吃不完的爆米花。
話雖這樣講,小川也明白爆米花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會便秘,難受的也是自己。
朋友們都出了那五塊錢自己也不能不出,於是四個人抱著一桶爆米花繼續在影廳外麵等著。
不一會兒四個人就幹完了這一桶,可是誰去再要呢。
無限加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他們還要走到賣爆米花的地方,卻不知道怎麽開口。
這個時候小元就站出來主動去了,三個人眼巴巴的看著小元就像是看他上了戰場。
眨眼的功夫小元就回來了,不負眾望他還是抱著滿滿的一桶回來了,接著這四個人又開始吃了起來。
距離電影還有十分鍾開始,他們四個就已經吃了三桶了,現在就又剩個底了,沒辦法,再去要吧,反正是無限的。
去的依舊是小元,這次小川就跟在他後頭看看他是怎麽要的。
隻見他將桶遞給銷售員,也不知道銷售員是認識他還是怎麽,兩個人沒有說一句話,銷售員就把爆米花給裝滿了。
這也是一種本事。
四個人抱著一桶爆米花進場了,買的票也是坐在一起的,那天來看電影的人很多。
因為小勇是第一次來,坐到影院的座位上是這瞧瞧那看看,也覺得影院的座位挺舒服的。
過了一會影院的燈就關上了,開始放電影。
四個人邊吃邊看,這是一部喜劇電影,場內也是笑聲不斷,有幾個片段把他們四個逗的活蹦亂跳的。
一部電影能做到這種效果就已經是成功了。
兩個多小時後他們依依不舍的出來了,真想再看一遍。
他們聚在一起出來玩的機會並不多,這次還是仗著國慶假期四個人都放了假,恰好又有適合他們看的電影。
之後四個人就一起去了火車站旁邊的公交總站,去接小鑫還有他的朋友小洋。小樂就在這個時候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其他幾個說了一句路上慢點,剩下的五個人就準備去爬山了。
要說這五個人誰最有擔當能力,那就是小鑫了,他背著一個很大的包,裏麵有水有衣服,還讓其它四個去買一根登山棍。
登山棍在山腳底下買實在是太貴了,可他們五個偏要在那種地方買。
雖然說,他們都準備好了,可這山,卻偏偏不讓他們上去。
當他們五個來到山腳底下買票時,才知道今山上的人已經滿了,不能再往上加人了。
聽到這個消息他們五個瞬間就失落了下來,認真準備好今天去爬山的一切都白費了。
這山也不是免費的。
沒辦法,他們-趁著最後一趟公交車回了家,回家的路上五個人也少了些吵鬧。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看完電影再去爬山,時間是有點趕。
那是在當天下午了,他們四個在看完電影後是慢慢悠悠的去公交總站,但是再去爬山的地方也是要坐半個小時的公交車,總的算下來還是晚了些。
公交車到站後,他們離家還有一段的距離,除了小洋,其它四個是在同一個村子。小洋給家裏麵打了電話,不一會兒他的爸爸就來接他了。
那時候很晚了,也沒有去往小川村子的車了。
可是他們還有小鑫這個朋友,他先是給家裏打了電話,然後就讓其他人老實的等著就行。
大概二十分鍾,小鑫的家長就開著車來了,不過這輛車很小,大概隻能坐個四個人,可算上小鑫的家長,總共有五個。
幾個人仔細一瞧,原來副駕駛上還有一位大人。
這位是小鑫父親的朋友,能來接他們完全是碰巧在兩個人下班的路上,順道接上他們。
多了一個人,這樣一算,四個人的車要坐六個。
小鑫在當時是完全可以自己一個人走的。
可他沒有放著朋友不管。
十月,接近傍晚的時間,再加上當時的天氣並不是完全的晴。
放到夏天,幾個人說說鬧鬧,可以在忘掉時間的基礎上還能樂嗬的回到家。
該怎麽回去成為了這五個人的難題。
小鑫的家長也在想辦法,他想到了現在是晚上,再加上在回家的路上沒有交警,於是就讓這幾個人一起擠在這輛小車裏。
他們的身材,從視覺上看小鑫的是最魁梧的,小元是最胖的,小勇是最瘦的,小川就中規中矩。
如果要認認真真查體重的話,小川其實和小元差不多。
還是要硬擠進去,先進去的是小鑫,再進去的是小元,這兩位進來了其實整輛車就已經坐滿了。
剩下的那兩位,先是車裏的兩個人往邊上擠了擠,才湊進來小川,車外的小勇見了很是尷尬,自己還能坐哪。
後排的三個人已經很擠了,他們又想了一個辦法,讓小川小鑫擔著小元,這樣還能在最左邊空出一點點位置來。
於是小元就坐在了他們兩個人的腿上,可這車太小了,他隻能拱著腰才能坐下,尤是難受。
車外的小勇看到了裏麵還空出來點位置,就進來了,還好他的體型較苗條,能關上車門。
看後排,簡直是一副價值連城的油畫。
雖說那四個人都坐進了車裏,可他們太難受了,兩個人的座位被四個人坐,別說人不願意了,那座位也不願意啊。
小鑫的家長看到都坐進車裏麵後,就要準備開車了,前麵兩個座位是他和他的朋友,後麵兩個座位是四個人。
所以說這輛車是超載的狀態。
嚴謹點說,不僅對駕駛員的駕駛技術有要求,還要對車的承受能力有要求。
車剛剛起步,就覺得車內發出來了聲音,是那種被壓迫的聲音。
小鑫的家長也覺出來了,但是沒有管,繼續向回家的方向開。
晚上了,他們坐著一輛超載的車開著燈在一條幾乎沒有人的路上慢慢悠悠的回著家。
這路上確實是沒有交警。
過程也是蠻艱辛的,尤其是那四個。
等到了地方,他們從車裏出來時,最難受也是最受罪的,一定是小元。
被兩個人擔著還那麽辛苦嗎?
當然,他的頭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抬起頭來正眼瞧過路邊美麗的風景。
估計到了第二天,他一定會落枕。
從車裏下來的這三個人隻是對著小鑫的家長說了聲謝謝,家長也是看著這幾個人從小一塊長大,不會和他們要錢要人情。
等到小川到了家門口就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他的家長在知道今天不能爬泰山時第一時間也是讓孩子早點回家,都這個點了,能回到家就已經是不錯了。
那一天,非常的感謝小鑫的父親。
本應該去爬山的一天沒有爬成,四個人也是很失落,在那一天晚上再一次商量著明天的計劃。
他們在公交總站相聚時就在手機qq上創了一個群,於是那天晚上群裏麵都在發著各種消息。
這一次的計劃不單單隻是去售票廳買票了,小鑫很細節,他在那天去售票廳的時候用手機拍下了網上購票流程,也將這張圖片發到了這個群裏。
這幾個人紛紛按流程去買票,因為都是未成年,所以他們可以買更便宜的學生票。不過在明年他們都將年滿十八歲,成為一個成年人。
在他們當中,小勇因為自己本身的原因而在小學的時候比別人晚上了幾年,所以他的年齡比其他人要大一歲,實際上他已經年滿十八歲不能買未成年票了。
他還是膽子大,以為售票廳裏的人不會那麽認真,所以他還是買了學生票。
這天晚上五個人去爬山的激情遠遠沒有昨天大了,要準備的東西其實都準備全了,他們都是想爬到山頂去看日出。
到了第二天,他們吃完了午飯就又出發了,其中四個人到公交車站點後等待著小洋,不一會兒五個人就又集齊了,再次出發去爬山了。
去的路上細節的小鑫還詢問著其它四個準備好了嗎,這四個人都是背著書包,手拿著登山杖,看樣子是可以了。
到達爬山的地點後,他們還覺得離開始爬山的時間過早,就去了一家麵館吃點東西。
五個人各點各的,不存在你請我請,點的也是各不相同。
吃完麵就已經是下午六點多鍾了,五個人就踏上了爬山的道路。
這座山海拔大概有一千五百多米,相比於爬上珠穆朗瑪峰的這就是一個小任務,對於這五個人來說,這麽點高度的山幾個小時就能爬上去,氣都不待喘的。
有這種想法的,大都是學生們了。
山腳下是免費進入的,兩旁還有很多古玩和當地特色的文化藝術品,這僅僅是對外來省的遊客來說是新穎的,對本地人來說這些東西隨處可見,有的甚至家家都有。
為的就是吸引遊客來購買,在很多遊玩的地方都有這種現象。
這五個人還是年齡小了,明明是本地人,卻還是對這些東西感到好奇,足足閑逛了半個小時他們才想起來要爬山的事。
去爬山點還有一段的距離,路的兩邊也有很多廟,進這裏麵是不讓拍照的,也不知道是封建迷信還是確有此事。
距離這座山五百米的城市道路就已經變的有些傾斜了,從下往上走很明顯能感受到越來越難走的感覺。
爬山爬山,在以前沒有石梯的年代人們的確是手腳並用困難的爬上去的,現在大多數的山都有著石梯,人們隻要踏著這些石梯就可以到達山頂。
那爬山這個詞在一方麵已經失去了爬的意義了,更有許多人調侃到去山頂就是走山。
“不就是走樓梯嘛,這有啥累的?”
此話一出,得到了其他四個人的認可,他們沒有爬山的經驗,不知道這一千五百米對他們來說是人生中第一次小挑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