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擇課(1)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遊山鳥與魚 !
    大概是十年前,教育部選科還未改革的時候,分為文科理科,文科有政治地理曆史,理科有物理化學生物。
    文科靠背,使勁背,聽老一輩的人說把課本上所有的東西都背下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就能考個一本,所以文科以背和寫為主。
    有些文科生在經曆了高中三年後能用壞一千支筆一萬根筆芯,毫不誇張,確實有這樣的人,考上理想大學後將這些空筆芯曬到朋友圈,的確很有優越感。
    讓人不理解的是,這種現象一旦成為了潮流了之後,網上都有賣空筆芯的,買來除了裝作很厲害外沒有別的用處。
    《手掌都是繭》
    而理科生靠腦子,刷題為主,好的理科生三年做過的理綜卷子完全可以和文科生的筆芯pk一下。
    還有句名言為:文科生都是頭油戴眼鏡的,理科生都是頭發少並且還戴眼鏡的。
    這是父母的那個年代隻有這兩個可以選擇。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的逐漸普及,山東地區不再僅采用文理分科的方式參加高考,除了主科外必須學習,其它的六個副科完全可以自由選擇。
    小川這一屆算是碰上了好時代,如果僅有文理科的話,他都不太擅長,背東西沒有方法死記硬背,時間長了大腦萎縮,理科的東西什麽都不會,壓根沒腦子。
    尤其是初中的時候物理課上盡管有再嚴厲的老師再多的題庫他有時候連第一題都做不出來。
    “現在發給同學們一張表,想選什麽專業自由組合,在上麵打勾就行。”
    政史地生物化。
    他還沒想好選什麽,而沈昊早已下定了決心:
    “我就選史地生吧,和中考的時候一樣。”
    既有文又有理,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在經曆了高一這段時間後,生物課小川並不是很喜歡上,就是聽不懂,而且曆史打初中起也不喜歡學。
    如果按照這個情況下來看,把這兩門減下去再把物理減下去,那最後他想學的科目隻剩下化學地理政治了?
    還沒想好,他的選擇焦慮症犯了。
    選物理的話頭發得掉沒,這東西越學越難公式越來越多,搞研究的有幾個是有頭發的?現在上的物理課也是混日子,好在成績每次都在兩位數。
    選化學吧連最基本的配平都不會,但是中考考的成績還不錯(其實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讓他多選對了幾個選擇題),這個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生物太犯難了,連班主任教的課我都聽不懂更別說別人了,高一的生物都這麽麻煩尤其是遺傳學那裏跟聽天書似的。
    地理這東西一定的選,整本書看下來感覺沒難的地方,雖然要背點吧但是有的地方有趣,得選。
    政治一看就煩,全都是字連個配圖都沒有,以後少不了整日整夜的背,還比地理的要多,這倆東西放一起得愁死。
    曆史呢,打初中我就不想學,那是由於老師的原因,現在換了老師倒想學了,不過基礎都在初中落下,看來要補,選上吧。
    最後小川的選擇為:化學,地理,曆史。
    前排的同學將表傳了過來,他和沈昊先看看別人選的什麽,竟然是史地生選的最多。
    前排的小哲轉過頭來問:
    “你倆選啥?”
    “史地生啊,和你選的一樣。”
    “你呢?”
    “我倒不想選這仨,化地曆吧”
    “你看看就史地生選的最多你還挺另一類啊。”
    表上也有三名選化學的,不過其他兩科和小川選的不一樣。
    沈昊找到自己的名字對準史地生打上了對勾,小川還在想著要不要也和他選一樣的,別人都不選化學了還要不要選。
    再三考慮後,他還是選他最初的決定,化地曆。
    沈昊想不明白為什麽不和自己選一樣的將來還能做同桌。
    “你選化學你學的明白嗎?”
    “還...還行吧,我覺得能學進去。”
    ......
    表傳給其他同學,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選上了史地生。
    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每個同學選的科目都不一樣的話學校該怎麽安排教室?
    有時候在教學樓外麵看著學長們一到下課就手裏拿著書去往另一個教室裏,這應該就叫做走班。
    走班的意思是拿著自己選的科目書去別的班級上,這個班級一定是在上目前所選的這個專業。
    這樣來來回回比較麻煩,小川就擔心他到了高二的時候會不會也這樣。
    好在班主任給了學生們一顆救心藥丸:
    “高二我們會統一將選一樣科的學生安排在一間教室裏,不用再跑過來跑過去了,別說你們嫌麻煩了我們當老師的都嫌麻煩。”
    這也沒把問題解決啊。
    最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每個學生的思想不一樣,選的科目組合眾多,貴校的高一攏共就六個班級,到了高二也大差不離,沒有多餘的教室按少了說如果有七種組合這教室該怎麽分?
    這個似乎不是學生們該考慮的。
    實驗樓?那地方破敗不堪都有老鼠,在那地方上課的話還不如在家上網課,屁大點地方整出來隨意選科,真的有這麽自由嗎?
    副科的老師們給同學們解釋了下選自己教任科目的好處。
    “到了高二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是我教你們,也有可能換別的老師,無論選什麽都可以,都是考大學的好科目。”
    這話說了和沒說一樣。
    那張表先是給的最右邊這兩排的,也就是小川沈昊這裏,三個選化學的一個叫作小輝一個叫做小帆另一個還得是小宗,想不到他選了這個,聽其他人說他進這所貴校是靠這關係來的,舅舅是這所學校的一個領導。
    女生還是選文科的居多,當然選史地生的也不少,唯獨物理,50個人當中找不出來兩個,倒是最左排的一位女生選了。
    看來大家都知道物理的難處,隨波逐流的史地生成為了所有學生的第一考慮,除了第一個填表兩名學生外,後麵的都得先看一下前麵的人選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