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李斯,端不是人子

字數:280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爆笑秦漢 !
    ,????朝罷!
    “王老丞相,你闖大禍了。”大司徒程愨道,作為自己的老上司,之前待自己還不錯,程愨好心提醒道。
    “老臣一個不被重視,被罷免閑置在家的閑人,陛下能安排什麽重要的事給我。我放心做,陛下還不放心呢,大司徒何出此言?”萬綰不信道。
    一同走出來的李斯等法家官員,充滿憐憫看著王綰,雙手施禮,“珍重了,王丞相,大秦不會在出現商君的慘事。”然後一一走過。
    秦皇站在高高的台階,望著群臣離開後,無奈的笑了。“做出這個決定,也不知是對是錯。”秦皇也是有計量的,前丞相王綰,在位十餘年,無大錯,隻是非要堅持分封製,與自己的理念不合,罷免他,秦皇自己都覺得可惜。他有著十分豐富的施政管理經驗,此事交由他牽頭,不亞於一個真正的丞相去做。哪怕出事,引起天下反彈,對新建立的統一秦朝影響最小。畢竟是前丞相。
    一位前丞相,一位未成年的皇子,代表不了大秦朝,這是秦皇想到的最好方式。其實最好的方式,是什麽都不去做,但秦皇又不甘心,有這麽這一種優越的合作社生產方式,不嚐試一下,就棄之不用,自己一定會常常夜不能寐的。才有了這次,把這件事情強加給王綰。
    秦皇也知道,這大秦所有的官員皆不知如何下手,幹這件事的估計隻能是贏子程,但是這位逆子時不時的不靠譜,必須配一位這樣的老臣,看住他,拴住他。不找個成熟穩重的,施政經驗豐富的,萬一把朕的江山整翻車了呢。環顧四周,唯有這位前丞相王綰最符合要求了。
    王綰回到家中,越想各位前同僚們的眼神,越覺得自己似乎攤上大事了。於是,拿出秦皇給的奏章,點燈,仔細研讀,看看到底是啥大事,讓覆滅六國,輕視天下各位大臣們都避之不及,真有這麽可怕嗎。
    從平靜,到質疑,“真以為,我老頭老眼昏花了,這麽假的收成數據,也敢報上來。唉,自從吾被罷官,大秦官員浮誇了。看來,丞相李斯不如吾多以。”王綰捏著胡須編排道。
    當讀道,合作社時,“這是何種製度。”王綰越看越覺得不解,“三皇五帝時期的公有製,均分製,不對,這裏有公分,按公分取酬。”“井田製,不對這和井田製有根本的區別”
    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製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屬於國家)。實質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製。
    “怎麽還有私有製。每年所得公社留下部分,以維護全體成員的基本生活生產物資,其餘竟然按公分發至個人和家庭。”王綰頭大了,這是什麽鬼生產方式,三分公有,四分變異的井田,何為變異,以前的井田製是貴族的,這裏的是所有平民黔首,從更本上就不一樣,三分私有。
    王綰想到秦皇要讓自己搞這個,不禁嚇的汗流浹背,兩股颼颼,商君可是被車裂而死,自己搞的可比商君要嚴重的多,這可是要和自春秋戰國以來,一直隨潮流而行的土地私有製背道而馳,去私有,再開井田。商君隻是的罪了大秦貴族,自己可是會連黔首都得罪了,獲罪天下人啊。
    越想越覺得可怕,想到商君車裂五馬分屍而死,有一種現在就想抹脖子自殺的衝動;但又有一種衝動,殉道者的衝動。這不會是孔聖禮記所言的大同社會嘛。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合作社生活與其何其相似,“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儒家學者們一生所求的大同社會,竟然在我手中可以實現部分,我竟然退縮,我還是儒者嗎,我還對得起那在幼年時教我儒家知識的老師嗎。但自己又舍不得,幾代人建立的家族,如今兒孫滿堂,隨從丞相之位退去,但在官場餘威猶在,足以庇佑王家可以興盛幾代。自己踏出這一步,不僅自己可能和商君一樣殉道而死,自己的家族王家幾百餘口亦會和商君類似被滅滿門。
    左右兩難之計,王綰大聲斥責:“李斯,端不是人子,這變法不是你們法家一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嗎。從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那次不是你們法家開頭。怎法家巨子傳到你這就縮了呢。扔給我,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發完牢騷,王綰又再一次拿起可能會害的自己家破人亡的奏章,他不想放棄,努力在尋找一個突破口。夜已深,燭火幽幽,一會欣喜,一會絕望,欣喜是,儒家所言大同社會,真的有實現的希望;絕望是,哪怕儒家自己都不可能支持這上麵的變法。把自家的私田,變成公田,這不是在割自己的肉,把自己變的和黔首一個等級內,誰會答應。讀書人的高人一等感覺沒有了,自身的驕傲沒有了。儒家都不會支持的,屁股決定腦袋。
    越希望,就越絕望。自己可以依仗誰來完成這一項儒家偉業。秦皇是不可能的,要不也不會找自己,儒家,又有幾人可以舍小家顧大家的胸懷呢,黔首,自己敢收秦民用戰功獲得的土地,黔首就敢和自己拚命。
    誰是自己的盟友,王綰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