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線索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相夜曲 !
在這一天裏,楊永旭把名單上的所有掌櫃都拜訪了遍,可是每個人都說沒見過畫像上的死者,而且當日有攜帶女子去軍營過的,在看過楊永旭的搜查令後,全都叫出了自己這邊當日去過軍營的人讓楊永旭辨認、詢問,但楊永旭依舊一無所獲。
滿臉沮喪的楊永旭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思考著今天一天的行程是否有遺漏的地方。但思考來思考去,發現確實已經很詳盡了,甚至自己都已經說出隻是要辨認死者身份好送回遺體等表示當事人知情說了也沒事的話,還是沒能獲得任何線索。
難道自己的出發點就是錯的?那女子根本就不是前日來送貨的店家攜帶的女子?
哦,對了,還可能是新兵訓練營周邊鄰村走錯路的村民。想到這,楊永旭又思考了一番後,確認這卻是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後,在鎮上買了幾張餅,趁著夜色就出鎮去了。
------------------------------------------------------------------------------
楊永旭夜間仍是倚馬而睡,第二日一早,就進了離訓練營最近的村莊。
這邊的村莊都是由當地人和絕大部分軍戶組成的,楊永旭一進村莊時,就感受到了這種特色村莊的獨特氛圍。
隻見村口的一個茅草屋大開著房門,一個稚嫩的小男孩在用木刀不停的揮舞著,劈、砍、刺,重複著這三個基本動作。而他的旁邊,是一個左胳膊空空如也的老人,這個老人在旁邊看著小男孩練刀,在小男孩技法有問題的時候,就會用那隻僅存的右手拿起一把舊式的卻磨得很鋒利的軍刀,親自給小男孩示範一遍。
這個小男孩大概六歲左右,跟自己開始習武的年紀一樣,那時候師傅也是這樣一槍一槍的教著自己。即便自己小時候頑皮,經常耍賴偷懶,師傅還是一直很有耐心的重複著教導自己同一個動作,不打自己,不罵自己。這次出來這麽久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怎麽樣了,不過以他那倔脾氣,肯定是說封山就真的封山了,自己都進不去的了。
不覺間就想的出神了,倒是門內的老漢先注意到了站在門外的楊永旭,在示意自己的孫子繼續練不要偷懶後,就走了出來。
走出來後,就對楊永旭開口道“這位小兄弟,你有什麽事嗎,到我們村可是軍中有什麽事情要通知”。
聽到老漢的聲音,楊永旭才回過神來,趕忙對老漢抱了一拳,開口道“這位老伯,不好意思,剛剛想別的事情出神了。這次來咱們村確實是有軍中之事,這是相關文書,不知老伯可否帶我去見一下咱們村的裏長”。
說完就把搜查令遞給了那個老漢。
老漢接過搜查令後,隨便的瞄了幾眼後,大大咧咧的說道“老漢我不識字,不過這印章這樣式沒錯的,以前老漢在軍中當兵的時候也有幸見過,而且一看小兄弟這氣度,就知道小兄弟是個軍人沒錯了”。
說著還一拍自己的後腦勺,繼續開口說道“瞧我這腦子,還一直讓你在外麵站著,小兄弟進來坐著說”。
楊永旭見老漢邀請,說了聲“那就打擾了”,就跟著老漢進了他的茅草屋。
剛一坐下,老漢說了聲“小兄弟先稍坐下”,自己就進屋去了。
楊永旭坐在木凳上,看了下四周,看到這個茅草屋挺簡陋的,院子裏隻有一個木桌跟幾個木凳,然後就是幾間茅草房,不過灶房(廚房)外麵卻掛著一隻熏雞,這倒是讓楊永旭多看了幾眼,還以為老漢家平時能吃到肉,生活還是過得去的。
也就在楊永旭多看了幾眼那個熏雞的時候,老漢走了出來,也注意到了楊永旭的眼神,當即先把手上的一碗水,和一個裝了幾張餅的大碗放在了楊永旭麵前。
隨後就開口說道“小兄弟是想吃肉了嗎,那老漢去給你切半隻來,剩下的半隻還要放在門前裝點下門麵”。
楊永旭一聽,趕緊攔住了老漢,說自己隻是隨便看看的,沒想吃肉,不過還是好奇的問老漢道“老伯,為何要放隻熏雞裝點門麵啊”。
這個老漢被楊永旭攔住,確認楊永旭確實不想吃肉後,才坐在凳子上,然後開口道“這些年不是年景不好,老漢又不當兵好久了,家裏的其他人丁幾年前也都死完了,撫恤金老漢又一時手快都拿去幫助鄰裏了,這一下子自己這飯都快吃不上飯了。可是我們是軍戶呀,人皇陛下當年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吃上肉,我們這些軍戶作為人皇陛下最堅定的追隨者,不能讓他老人家在天上看見了不安哩!”。
又是很普通的一句話,卻蘊含了華朝人民、華朝軍戶對人皇陛下的深深思念和敬仰。隻有身處過那一個生如蜉蝣,朝生暮死的年代,才能明白今天的日子是多麽的難能可貴,才能明白人皇陛下的偉大。若這天在給人皇陛下二十年,那這四海皆會晏然,華朝的百姓皆會成為千古曆史最幸福的一批人。天不允人皇歲月,世間萬物常漫夜。
這老漢此時也是話夾被打開了,說起了自己年輕時有幸見到過人皇陛下,人皇陛下是何等偉岸。說起自己二十歲時漢族人民隻有百萬之數,人皇手下也隻有數千之兵,人皇為保留百姓,屢屢放過戰機。又說到自己四十多歲時來到南方,本想再為人皇陛下而戰,可卻被砍下了左手,隻能被迫退伍了。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間過去了一個時辰。楊永旭本身處於對老兵的尊重,對人皇的敬仰,非常樂意聽他講下去,可自己現在時間緊迫,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就這樣,楊永旭急迫之色越來越濃時,這個老漢才醒悟過來,連忙向楊永旭道歉道“這位小兄弟不好意思啊,這人年紀大了,就愛絮絮叨叨的,你有什麽事快說吧”。
說完楊永旭先對老漢說了下“沒事”,然後趕緊取出了畫像,向老伯說明了情況,可老伯肯定的說自己村沒有這人,隨後主動表示要帶楊永旭去鄰村查看,楊永旭想了下也沒拒絕。
可這一天走下來,走了十餘個村莊,仍是沒有任何線索,楊永旭失落的跟著帶著自己訪了一天鄰村的老漢回到了他家。打算明天再跟老漢把剩餘的村莊全部訪個遍,要是還沒找到線索,那後日或許就要劫獄了。
------------------------------------------------------------------------------
也就在楊永旭跟老漢到了他家門口時,身後一柄劍飛快的直刺而來,楊永旭反射性的拔出自己的承淵劍擋了回去。
可那人沒給楊永旭多餘的反應時間,直接變招向楊永旭命門撩去。楊永旭這時也已經側轉過身來了,看見來人蒙著臉隻露出一雙幽黑的眼睛,來不及多想,直接向後仰去,馬上又腳力、腰力齊發,一劍揮砍向了那個人的腰間。
蒙麵人劍尖一點楊永旭的劍,可發現在自己點他劍的時候楊永旭已經變招向自己刺來,趕忙向後暴退。但楊永旭何等人也,速度比蒙麵人更快,承淵劍尖直接沒入了蒙麵人的腹間。
蒙麵人神色大變,再也裝不得什麽高手風範了,趕緊開口大喊道“兄弟劍下留情,我是俠,今日無意間得知你尋查內容,特來送線索的”。
楊永旭一聽,收住了劍,不過馬上抽劍向上,把劍架在了那蒙麵人的脖子上,冷冷的看著他,示意他憑什麽讓自己相信他。
這時候不嚴肅點不行啊,剛那一下很明顯確實是要自己小命的,如果不是自己武藝高強,自己的故事怕是在十六歲這年就要結束了。
那個蒙麵人看懂了楊永旭的眼神,連忙開口道“我衣服裏有我的身份銅牌和文書,你自己拿出來看下”。
楊永旭伸手進去拿了一個銅牌跟文書出來,銅牌是類似於現代身份證一類的東西,上麵畫有人的簡單畫像,下麵寫著姓名、形容描述、籍貫、歸屬地,背麵則是蓋著官府鋼印以及最下麵常人不知道什麽作用的編號。這個身份牌總共分四種,皇帝用金牌,皇族用銀牌,二、三大類籍貫用銅牌(如俠籍),四、五類籍貫用木牌,第六類奴隸無身份牌。不過在軍中一些榮譽徽章上的使用,還是有出現金、銀牌的。
楊永旭在看過他這個銅牌上籍貫有寫著俠籍後,繼續打開了那個文書,文書自然就是記載的更詳細的一個身份憑證,楊永旭這回真的確認了眼前這個男子就是俠籍了。
而說到這個俠籍又不得不說,華朝立國後開設六大籍,俠籍為第三大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人皇在征戰天下,收複故土時,江湖俠客出力甚多,所以人皇因此在立國後特開了一俠籍。凡為國為民之俠者,皆可得官府認證的俠籍,享俠籍特有的社會待遇,免勞役等。
這也使得華朝的俠客多為良善之輩,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有功於國於民的俠客組織,還專門區分出了以武犯禁,類似於現代“黑社會”的組織稱為綠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