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線索斷
字數:485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相夜曲 !
楊永旭看過這蒙麵的男子的這些東西後,心中也是對他升起了一絲欽佩,俠籍身份可不是這好得的。隨即就把劍放了下來,不過心中留了一絲警惕。
隨後開口問道“那你剛剛的一刺所為何“。
蒙麵人苦笑的回道“我剛隻是想試試你的武功,那一刺表麵上是奪命之劍,可是如果你接不住,我也感覺我能收得住,可不曾想你武功這麽高”。
楊永旭一聽頓時心中又有了一股無名之火,這感覺收得住就敢這樣刺來,不過他那一刺最後的時候確實收了幾分力道,自己也沒事,於是想想就就算了。不過他聽完這個蒙麵人的這話後還是不急著開口,隻是靜靜的看著他,示意他繼續說。
蒙麵人也是明白人,於是繼續開口道“.我奉組織命令來此探查一事,湊巧得知你要找的人就與此事有關,但這事背後十分凶險,所以就想出手試一試你的武功,看看合不合適給你提供些線索”。
楊永旭聽完這句話,才開口道“哦?你是什麽組織的,所探查何事?還有你的麵罩不摘下嗎?”。
一連三個,蒙麵人聽後隻是搖了搖頭,開口道“這些我不能說”。
楊永旭聽後也是不強求,隨後開口問道“那你說說看你能給我的線索是什麽”。
蒙麵人回道“這個多的我還是不能說,不過我能肯定是那個女子是文成縣人,具體的你可以自己去文成縣縣衙去看看”。
蒙麵人說完這句話就轉身消失在夜色中了。
------------------------------------------------------------------------------
在蒙麵人走後,楊永旭想了下,跟那個老漢裏長又商量了一番後,決定自己趁夜就往文成縣趕去,裏長因為這幾日白天剛好都沒事,所以就幫楊永旭去把沒尋訪完的村莊都給尋訪個遍。
楊永旭對此自是萬分感謝裏長,但由於自己現在身上沒什麽值錢的,能用來答謝的東西,於是就隻好把腰間的承淵劍遞給了裏長,可裏長說什麽都不收,楊永旭隻好說日後再報,深記在了心中。後來楊永旭也確實厚報了,隻是當時隻能報在他的孫子身上了。
隨後楊永旭交代完事情,就直接趁著夜色走了,行到文成縣時,倚馬而睡。
------------------------------------------------------------------------------
次日天一亮時,楊永旭就往縣城裏趕去了。
剛進縣城,楊永旭就注意到了這裏跟其它地方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這邊的蠻奴特別的多,大部分店鋪內都有蠻奴在勞作著,而且街上人煙攘攘,叫賣聲不絕,被治理的非常繁華。
雖然楊永旭對此也是十分的好奇,不過自己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就徑直往縣衙走去了。
走到縣衙後,這裏也是井井有條的,報案的分成了兩個隊伍。會寫字的一邊,把寫好的狀書向衙役投遞就好了;不會寫字的在另一邊,稟報完後直接去擊升堂鼓,由縣判直接開審。
而再旁邊的一塊,是一個有四個隊伍排著的景象,士農工商分別排成一隊,分別會有專門的衙役來帶去不同的主薄那。
在華朝,主薄即為縣令下麵一個分管專門一個領域的官員,一個縣衙基本最低標配為四位。縣判也是有著幾個典史分管著不同的領域,縣尉亦是一樣。這樣的政治結構使得各地的衙門都能高效的運轉,又避免了一個上官做不了那麽多事情,還要花錢請幾個師爺來幫忙,而這請師爺的錢又大多是不幹淨的,朝廷還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
這種政體還對這個戰亂紛飛的年代沒有進入亂世起了很大有益作用。
------------------------------------------------------------------------------
楊永旭同樣也去乖乖的去排起了隊,雖然前麵的隊伍有些長,不過他並沒有插隊直接向衙役出示文書的打算。
或許就是這個隊伍排的長,等候的時間有些久了的緣故,人就有些煩悶了,楊永旭旁邊的一個人就找他聊起了天,那人開口說道“兄弟你是當兵的嗎,是公務還是私事啊”。
楊永旭看了下他,見他隻是隨便聊聊的樣子,開口回答道“這位大哥幸會啊,是公務”。
“那你怎麽不直接去向衙役說明情況,還在這排隊的。放心好了,盡管去,沒事的,咱們的縣令可是青天大老爺呀”路人大哥說道。
楊永旭微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跟大家一樣就好,我事不急。不過大哥我是從外鄉來的,你能跟我具體說說縣令是怎麽樣的一個人嗎,我一會見了縣令也好知道怎麽開口些”。
“塗縣令啊,他雖然姓塗,但是他一點都不糊塗,相反還很精明,很聰明。聽說是個舉人出身,要不是他隻是個寒門子弟,進士之位他都妥妥的能中,可惜了。但是啊,塗縣令雖然很精明、很聰明,可他這些勁,那全是真真切切的用在老百姓身上了。你來的時候,街道上的情景都看到了吧。百姓過都過的安居樂意,都能吃得飽睡的暖,這都是塗縣令親自帶著百姓們開墾農田、開倉放糧、鼓勵生產而來的。還有那街上的蠻奴你看見了嗎,那也是塗縣令勸著大家咬牙買下來的,可事後,僅僅隻是讓蠻奴自己出人管理自己人,那些蠻奴幹活那叫來勁啊,比我們漢人都幹得起勁。這樣我們全縣不是整體幹了其他兩三個縣的活了嘛,說到這點,能做個文成人真是自豪,整個溫州縣城中,我們文成縣可是年年居前三”那個路人大哥說道,越說越起勁。
旁邊的同縣人也都紛紛點頭稱頌著,說起塗縣令的好,說起他過來這幾年是如何讓文成縣從一個貧困縣變得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的。
------------------------------------------------------------------------------
在這閑聊中,隊伍也排到了楊永旭,楊永旭向眾人告辭後,就向衙役遞交了文書說明了來意。衙役隨後就帶著楊永旭進了縣衙,向縣令通稟後,得到批準後就示意楊永旭進縣令的辦公間,然後自己就先離去了。
楊永旭走進縣令辦公間後,看到這是一間很簡樸的辦公間,四麵牆上沒有掛任何東西,隻是房間內擺了些許綠植,倒是縣令辦公桌正頂上,一個巨大的牌匾寫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是顯目。
而就在楊永旭看著那個牌匾時,正在和人交談的塗縣令注意到了楊永旭,轉頭看向了楊永旭。
輕輕的笑了聲後,聲音方正的開口道“這是以前我在京中時,有幸得見裴中書,裴中書賜予我的八個字,之後我便把這八個字刻成了牌匾掛在頂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謹遵裴中書對我的教誨”。
楊永旭聽到聲音後就不再抬頭看那牌匾了,低下頭來望向了塗縣令,看到他是純正的一國字臉,不過身體卻顯得有些單薄。
來不及多想,就趕緊向塗縣令行了一禮,開口道“縣令大人,我是瞿源關的新兵,這次來貴縣,是因為有軍中之事,這是相關文書”。
說完就把文書遞給了塗縣令,在塗縣令點頭確認後,又把畫像遞給了他,在他看著畫像的時候,楊永旭輕聲而又仔細的說著事件的具體。
塗縣令邊聽邊解開畫卷,在畫卷解開看清畫中之人的那一瞬間,楊永旭仿佛看到了塗縣令的瞳孔明顯放大了一下,可是又轉瞬即逝什麽都看不到了,隨後塗縣令也是邊仔細的聽他講,邊仔細的看著那畫像。
等楊永旭說完後,塗縣令收起了畫卷,緩緩的開口道“這位小兄弟,我剛才仔細聽了你的分析和反複的看了這幅畫,可是如你所說的那隻是江湖俠客的猜測罷了。我們縣裏失蹤人口都是有記錄的,確實沒有與這畫像上的人相似的,你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楊永旭一聽,心裏咯噔了一下,感覺完了,這裏還沒線索的話,那恐怕真的什麽都來不及了。
不過他不打算放棄,於是開口道“那縣令大人可否容許我查看下縣裏失蹤人口的檔案呢?”,
說完緊緊的盯著了塗縣令。
而塗縣令隻是神色平常的開口說道“非是我不願,實是我縣這幾年基本沒什麽失蹤人口,有的也已經找到了,或者是根本找不到就歸為了去世人口了”。
“可......”楊永旭還想說些什麽,
塗縣令就微笑著打斷道“小兄弟,你看這樣行不行,以前官府有記錄的都是不對的,可能這畫像上的人是最近失蹤的,到時候一有消息了,我馬上派人通知你如何”。
楊永旭本來還想說自己這是最後一天的時間了,可塗縣令說的根本讓人無法反駁,心中思索著還有什麽辦法,還能做些什麽。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名主薄走了進來,塗縣令看到後就開口對楊永旭說道“那個小兄弟,你還有其他事情嗎,此事我會給你放在心上的,隻是此時我還有一些其他的公事,你看......”。
楊永旭自然是明白塗縣令的意思,無奈隻能告退,可在轉身要走的那一刻,楊永旭明顯感覺到了塗縣令身後的縣丞嘴巴蠕動了幾下,好像說了“晚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