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官,為人民服務!(求收藏推薦票)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拯救大唐皇室 !
房玄齡的話真是問到了點上。
一針見血的將核心點理清,若真是能在大唐推廣,那肯定是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這涉及到一個最深層次的點——戶籍!
戶籍,大唐現在很多都是黑戶,都是依附在一些士族、寺廟、大家族等等,畢竟這樣可以減少稅收。
但士族、寺廟、大家族通常比國家更加冷血,但百姓看不到這一點,就算看到了,能溫飽即可。
這一個時代的百姓要求很小,基本就一點——吃飽穿暖,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對於此,李寬一直深知這一點,猛藥還是可以下一點...這時間點卡的很好,在大將軍大勝仗歸來的前夕。
這幾個問題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想知道,應當如何解決呢?
解決,就算是在新中國,那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更不要說大唐...但在大唐當今,也有一個好處,全國統一不久。
一般而言,若是沒有其它事情,百姓不會揭竿起義。
此時正是大唐國力最強的時候,大唐將東突厥打下來,將東突厥納入大唐的版圖...造反這是不會發生的。
隻要不發生造反,給李寬時間,隻要他將種苗大量培育之後,那麽吃飽穿暖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一旦解決這個百姓的衣食,也就再難生出造反的心思。
至於住的地方,百姓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蓋房子,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隻要解決土地問題,每一戶都會有一個家!
李寬製定的土地問題不僅僅限於耕地,還有建房子的地,但需要落戶,也就是戶籍的問題。
嚴格來說是要解決衣食住行!
但行的話,這個在大唐有點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也不是問題。
至於其它的,更加不是問題,這也是李寬要發展的。
再者,現如今大唐統一全國才不久,百姓也不想在生戰爭,畢竟戰爭會讓百姓流離失所。如此,誰會想再次造反呢?
就算是士族,他們也不想,現在大唐的軍力是最強!畢竟當今的天下誰都知道是怎麽得來的。
一旦惹惱了當今,那麽調兵遣將,那後果更加得不償失。
此時此刻,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寬身上。
李寬淡淡一笑,坦然道:“對於分配的問題,這很好解決,這是官員的自身問題。大唐很多官員,也不缺官員。
這就需要三省六部帶頭,將國家的態度下達,讓下麵的官員層層傳遞,並且落實下去。一旦落實不到位,那麽這名官員就是屍位素餐。
既然他不想幹,那麽就如他所願。”
“對於考核官員,這需要吏部的配合,畢竟吏部是推薦、考核官員的部門。至於官員的問題很好解決,每年開科舉,一定能完美的將這一個問題落實好!大唐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之人,科舉一開,無數人會進京趕考。
對於科舉的官員,上榜之後可以讓他們從地方官當起。做得好的話,百姓感恩戴德,那麽就可以被調入京城。”
“對於如何選拔官員、考核官員,如何落實到大唐每一個疆域,這需要大唐官員齊心協力。單靠我說,這是無論也做不到。
隻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做到。”
說道這,李寬開始下一個問題。
“落實到每一個戶,也正如我剛才說的那樣,這還是需要官員的付出...屍位素餐的官員大唐有很多很多,京官很少,但地方官府存在很多這樣的官員。”
“於此,需要吏部去考核官員...考核的話,重新測量荒田、廢田也是一種考核,重新分配,這更加是一種考核!”
“將屍位素餐的官員從官場中剔除...”
說道這的時候,李寬心裏長歎一聲,剛決定不從官員下手,可實在是不得不從官員上著手。
隻有當官的敢作為,那麽百姓才能得到惠利。
李寬歎息道:“常言道,官字上下兩張口,並非是上嘴巴下嘴巴一碰就了事...也不是在春耕、秋收的時候去田裏敲鑼打鼓的喊一下就行。
這種官員才是屍位素餐之官,我大唐不需要!”
“大唐需要的官員是什麽呢?”
說道這,李寬大聲的問道:“諸位大人,你們知道嗎?”
“楚王,那你說大唐需要什麽樣的官員呢?”一人問道一句。
“能做事的官員。”一名大臣開口道。
“那楚王您認為需要什麽要的官員呢?”
李寬笑了笑,款款而談:“諸位大人說的對也不對,這僅僅是片麵。總體來說,大唐需要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官員!
官不僅僅是為朝堂處理事務的官員,而事務來源於哪呢?大部分來自最底層的百姓,少部分來自各階層。
不管是百姓,還是商賈之家,亦或者是士族子弟,都是我大唐的子民...稱之為人民。”
“於此,大唐的官員是為人民服務的官!”
“官,並非是上下兩張嘴一碰的官,而是為人民服務的官!”
“這一個服務,必須走進百姓,走進階層,隻有如此,你才能感受到百姓想要說什麽,才能真正的明白百姓!”
“還有各階層所要的訴說...當然,這一個也需要當官的去落實,至於如何落實,這需要三省六部一個態度!
三省六部也是官員,也並非是上下嘴巴碰一下就決定的官員,而是要落實下去,落實到最底層。”
“朝堂的官員經常說陛下要聽取朝臣的聲音,那麽我大唐的官員呢?是否該多聽取百姓的聲音呢?亦或者是人民的聲音呢?
不僅僅是下麵官員上報的奏折,還要多聽取其它階層的聲音,例如商賈、百姓...等各階層的聲音。
隻有如此,你們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百姓,了解階層,了解人民。”
說道這,李寬也不繼續說下去,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兩年是難以實現,需要數十年,甚至是數百年的積累,一代代官員的親力親為。
自上而下的改革,這很不好!
但李寬能接觸的暫時是最頂層的人員...至於最底層的百姓,這個目前而言,套用士族的說法‘隻要有一口飯吃他們就不會反’。
吃飽穿暖,這一天不遠。
隨著改革的開始,這一點早就被李寬提上了日程。
回答了前麵兩個問題,李寬接著最後一個問題。
“承包製,這個很好解釋,就是百姓承包土地,承包更多的土地耕耘!”
“這一個承包是與國家合作,隻要繳納該土地的糧稅就能承包土地耕耘...但一切都要建立在自身能力之內。
囤積土地,這是不被允許的。”
“大唐最需要解決的是吃食問題,隻有解決了這一個華夏人民上千年的問題,才能大力的發展其它。”
“吃食一直都是華夏人民的難題...但對於吃食問題,我跟隨師父學習九年,有百分百的把握解決。”
“但依靠我一人之力,難以實現,隻有在大唐官員、百姓、各階層的人民的配合之下,我才能做到!”
“承包的人,不限於百姓,其它階層的人也可以承包,隻要是大唐戶籍的人員都可以承包,但必須在能力範圍之內。
一旦發現囤積土地,出現荒田、廢田的事情,必須讓下麵的官員去落實好,該處置的處置。”
“承包製很簡單,就是國家與百姓、各階層的合作...難的是落實下去!落實的話,這個也是在於官員。”
“官員的話,這個就是以三省六部的官員帶頭,其次是京官輻射至大唐各道、各縣的官員了。”
“簡而言之,隻有當官的做到為人民服務,才能最好的解決問題。”
“至於官員如何做,我也不能給諸位大人答案,畢竟諸位大人比本王年紀大,也知道如何當一個好官,如何當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官!”
“至於本王的話,本王解決最大的難題,困擾華夏民族上千年的吃食問題!”
“其它的話,需要大唐整體一心,齊心協力的解決...隻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困難!克服重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