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敵風範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知宋事!
    對方陣營中,騎兵開始往前推進,當先統領大將,劉繼業一看,都認識。
    黨進,潘美,郭進,這是宋軍幾大將帥,隨北路軍最先抵達太原城下,多次觀敵了望,劉繼業對他們都不陌生。
    看見他們,他心裏一沉。
    “這是何意,回自己的家,還如此熱情接待?破格了破格了,不敢當不敢當。”
    劉繼業嘴裏一邊調侃,一邊伸手摘下長刀,準備一戰。
    即便衝不進城,也要轟轟烈烈打一仗,告訴城中我回來了,沒有拋棄大家。
    宋軍後隊也動了,不過是向側翼移動,試圖穿插包圍劉繼業的殘部。
    劉繼業見此,不但不懼,反而打馬上前,他身後的輕騎兵也緩緩跟上。
    北漢兵明白,敵人都欺負到家門了,不可能再跑了。
    “楊將軍,來得好快啊。”
    黨進答道。
    稱劉繼業本姓,這是一種暗示,你楊無敵也不是劉家人,不用那麽賣命。
    “某劉繼業!”
    劉繼業“哼”一聲答道。
    這是要盡忠的表示。
    “可惜楊將軍來遲了,太原城已歸屬大宋。”
    潘美夾馬上前,無視劉繼業的提醒,仍舊稱其本姓。
    “說大話不怕閃了舌頭,不過是些鬼蜮伎倆罷了,就想顛覆我大漢?”
    劉繼業死鴨子嘴硬,一顆心卻往下沉。
    “兀那敵將,受降免死。”
    一旁郭進不耐煩打嘴仗,縱馬上前喝道。
    “爾等找死。”劉繼業還以顏色。
    “本將倒要看看你這無敵將比我這大宋正印先鋒如何。”
    郭進挺起馬槊,向著楊業發起了衝鋒。
    楊業不甘示弱,舞動長刀迎了上去。
    二騎交錯而過,二將刀、槊相交,碰出了火花,戰場上形成了少有的鬥將局麵。
    幾個衝刺過去,宋軍後續的步兵、弓弩手也跟了上來,完成了側翼包圍,將北漢輕騎兵困在中間。
    劉繼業不以為意,那些騎兵也知道,太原就在前麵,突圍就是逃跑,不如留下來拚了,所以都聚集在主將後麵,就等一聲令下。
    鬥將場上,很快就看出差距。
    郭進戎馬生涯,騎術精湛,槊法剛猛,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這個時候,跟著趙匡胤打天下成長起來的戰將如雲,郭進能從中脫穎而出,自然不簡單。
    而劉繼業卻是像生長在馬背上,人馬合一,使他能夠充分利用馬匹的衝擊力,盡全力使出每一招。
    單論力氣,兩人要站在原地不動比拚,郭進不比劉繼業差,甚至身材更加高大的郭進會占上風,但此時卻吃了大虧。
    一人對戰一人加一馬,自然堅持不了多久。
    旁邊觀戰的黨進、潘美都是宿將,一看自然明白郭進危險。
    看到這裏他們也明白,為何劉繼業會撇下麾下,積極上前單挑。
    就是想創造臨陣斬將的機會,震懾宋軍,好一舉突破防線進城。
    進城?進城還有用嗎?二人不由在心中冷笑。
    當然,當務之急是不能讓郭進在眼皮子下丟了性命。
    黨進、潘美同時附身摘下掛在馬身上的長槊,縱馬加入二將的戰圈。
    好吧,要鬥將就鬥將,先把你這無敵將困死再說。
    宋軍軍眾一看,主將全上了,哪裏還敢歇著,騎兵、步兵一起壓上,劍拔弩張,隨時準備發起大規模衝刺,剿滅小股敵騎。
    北漢剩下這數百騎兵除了死戰,再沒有第二條路。
    一股悲壯的氣氛在北漢殘騎中升起。
    主將劉繼業渾如不覺,直接撇下郭進,對黨進發起衝鋒。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黨進、潘美皆是行伍出身,必要時並不怕鬥將廝殺。
    此時黨進見劉繼業來得凶猛,舞動長槊迎了上去,隻聽一聲響亮,黨進勒馬連退數步,手臂一陣發麻。
    心裏暗道,好一個無敵將,果然厲害。
    再看劉繼業,雖說攻勢受阻,卻一步不退,一個頓挫之間,又準備繼續發起衝鋒。
    再來幾個衝刺,恐怕黨進即便不飲恨當場,也要出醜露乖。
    他是北伐主帥,要真有什麽事,即便馬上拿下太原,也會成為宋軍洗不去的汙點。
    旁觀者清,郭進、潘美見狀不好,一左一右縱馬殺向劉繼業。
    劉繼業悍然不懼,兜馬盤旋,接連擊退郭進、潘美的夾擊。
    在此過程中,一幹圍上來的宋軍都默契地不動手,隻是把北漢幾百騎逼在核心。
    兩邊的軍士都眼睜睜地看著自家的主將拚殺,沒有上前幫忙的意思,顯然是事前就受到了吩咐。
    宋軍三大將帥出手,依然沒有壓製住劉繼業,反而是劉繼業越來越得心應手,在不大的回旋場地上騰挪自如,讓觀戰的宋軍不禁擔起心來。
    這要一個不小心,己方主將會不會被敵將挑落馬下?
    幸好實力對比太過懸殊,不然就憑鬥將的狀況,宋軍就會膽寒,北漢軍會受到極大鼓舞。
    眼見壓不住劉繼業,三大宋將也越來越不耐煩,準備招呼上群毆。
    他們來此前,特別受到某人的囑咐,要求想辦法困住劉繼業,最好能勸降他,這人有大用。
    當然,這個某人還流露出可能單憑宋方這三大將帥,甚至把其他四路軍的主將加在一起,也未必然能夠折服劉繼業的意思。
    這讓威名素著的宋軍將帥很不服氣。
    尤其是黨進,上次跟隨太祖北伐,就在團伯穀打退了劉繼業,更是覺得受了折辱。
    他沒有想到的是,上次戰勝劉繼業,是托大勢之福,並不是本身能力強過對手,如通這次把劉繼業逼得困守孤城,是一樣的道理。
    何況在那一次勝仗中,兩邊主將根本就沒有機會對麵。
    鬥將的結果,至少說明了在個人武勇上,宋方三大將帥都不如劉繼業。
    某人說得沒錯,無敵將名不虛傳。
    戰到深處,三大將帥與劉繼業錯身而過後,都不再上前,而是帶馬返回己方戰陣。
    眼見以多打少要變成群毆,場中再次出現異變。
    一陣鑾鈴響處,一騎從宋軍陣中衝出,馬上騎士乃是一位年輕公子。
    fk  \”d2zg93l9ua2v5z9jdxoikrrqr3vjstdb1lyslnnr3nqzvxn2r0vuh0vjooth5r1b3zthaxbkdj1k3zbznd1fysjzdfvfuun01edks4vfrrhavs29hnf1uundkhevlntyzji3otey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