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掩襲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A+A-


    知宋事!
    那幾輛揚言裝著賞賜品的大車,成了最好的掩飾物,掩飾了崇簡和輕騎間關北上的行程。
    到了太原城外的宋營,先期到達的崇簡孤身入營,跟在後麵的輕騎卻繞營而過,埋伏在了太原城邊。
    原本隻是想撿撿漏,然而就那麽巧,當晚居然就發現了北漢出城偷營的輕騎兵。
    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這邊立馬通報給營中的崇簡。
    在出朝前,崇簡在德芳和宰輔那裏討得了臨機專斷權,立馬做出了應對布置。
    從大營緊急調出北漢軍裝束,把崇簡帶來的千騎全部改裝,並嚴令黨進等率北路軍掩襲出寨,準備攻城。
    接下來,就是輕騎賺開城門,大隊宋軍跟進的戲碼。
    而大營,就由其他四路軍接手,困住偷營的輕騎兵即可。
    當時並不知道這支北漢騎兵的首領是劉繼業,安排得也比較潦草,故而讓劉繼業及部分騎兵脫困。
    由於北漢輕騎兵是繞圈子避免被發現,不僅行動慢,讓崇簡得以從容布置,而且也錯過了發現宋軍大部異動的機會。
    等崇簡麾下換了裝束,偷襲成功,正好在城下堵住了回城的劉繼業。
    劉繼元為了爭取好感,搶著交代了偷營的安排,還把責任推給了劉繼業。
    崇簡一聽名字,覺得好熟,一追問,才搞清楚是楊無敵。
    金刀老令公,流傳千古的天波府楊家啊,怎麽可以錯失。
    於是就有了城門前的精心安排和堵截。
    宋軍三大將帥一起出動,接著又是李繼隆,既是一種重視,也是抻量,畢竟傳說不等於曆史,千萬不能名不副實。
    “這兩人俱是一時之選。李繼隆勝在年輕力壯,楊無敵卻老辣精煉,戰久了,恐怕……”
    此刻,聽了劉繼元的話,他認真地回答。
    兩敗俱傷一詞一時不忍出口。
    站在崇簡身後護衛的呼延讚不幹了,“哼”一聲搶上前來道“末將請求出戰,望欽差大人允準。”
    他和李繼隆一路互相不服氣,暗自較勁,此刻見李繼隆大出風頭,不禁又生出了爭勝之心,爭著下場找劉繼業比個高低。
    崇簡正要勸慰一番,心中一動,有了更好的主意。
    ……
    場中,李繼隆和劉繼業相鬥正酣,看樣子一時半會停不下來。
    突然,鸞鈴響處,一騎從宋陣衝了出來,徑直衝向二人鏖戰的中心,將相鬥的二人隔斷。
    劉繼業還沒有發話,李繼隆就不幹了。
    “呼延將軍,你這是幹啥?”李繼隆厲聲道,心想這個莽夫竟敢阻撓陣前殺敵?
    “奉欽差大人令,特來替換李將軍。”呼延讚急忙祭起令牌,免得挨飛刀。
    “什麽?”李繼隆想,這是什麽亂命,自己看看要建功了,居然找人來替換我。
    “李將軍不要誤會,欽差大人有巧安排,可謂籠中捉將。”呼延讚解釋,也不避諱劉繼業。
    聽得劉繼業微微冷笑,李繼隆也十分好奇。
    “欽差大人安排好了,讓你我輪番與敵將單挑,每人三十合,拿不下敵將,就得輪換。在此過程中,你我互相替對方壓陣,以防敵將逃脫。”
    “啊?”李繼隆大為迷惑,心想這是什麽亂命,小孩子過家家啊?
    他不像呼延讚那個莽夫,隻要有仗打就行,根本不想其他的。
    “還有,欽差說了打傷敵將可以,但不能打死了,缺胳膊少腿也不行。”呼延讚補充道。
    李繼隆一聽莞爾,終於明白了崇簡的用心。
    原來不是怕我斬將立功,而是怕劉繼業跑了,還想把他打服氣。
    這,聽起來還是有些小孩子氣啊,不過我喜歡。
    想明白的李繼隆拱手,退到一邊,準備一邊觀戰,一邊養精蓄銳。
    劉繼業在旁邊卻聽得七竅生煙,心說這他貓的都是些什麽奇葩,居然視戰場為兒戲,竟敢來調戲我無敵將。
    劉繼業實在忍不住了,也顧不得爭取時間多歇息,拍馬舞刀就衝向了後來這個大言不慚的莽夫。
    呼延讚沒防著這一招,應對起來有些慌張。
    他也是個馬上使槍的好手,見敵人衝了過來,忙摘下長槍招架。
    可這一來,失了先機,多少有點手忙腳亂。
    好在他是以逸待勞,龍精虎猛,在頂住了幾輪凶悍的衝鋒後,漸漸穩住陣腳,開始有來有往,和劉繼業平分秋色。
    一邊動手一邊嘴還不停。
    開始被壓製的時候,就是一陣亂叫,“這是怎麽回事,不講武德,還稱什麽無敵將?”
    後來扳回局麵,更是嘖嘖有聲,“嗨呀,無敵將就這水平啊,也不咋樣。”
    氣得劉繼業追著他窮追猛打,哪怕到了三十回合,也不打算罷手。
    可惜回合數夠了,他便躲在李繼隆背後,就是不出頭,還賤賤地道“別著急,待會兒再來收拾你。”
    就這樣,呼延讚和李繼隆輪番上場,纏著劉繼業又打了幾炷香的時間,劉繼業漸漸有些氣力不加。
    沒辦法,兩個都是生力軍,老這樣休息夠了再上場纏鬥,鐵打的劉繼業也堅持不了太久。
    還好兩人遵守約定,要不然這個時候一起上,劉繼業可能連一個三十合也堅持不了了。
    今日之事,唯有以死報效老劉家了。陛下,還望珍重!
    劉繼業在心裏默默道。
    不過他心裏還是有些遺憾。
    想當初,他就建議棄遼投宋,那是在上一次宋軍北征的時候了。
    當時,宋軍因遼國援軍到達而撤軍,劉繼業見遼兵猖狂,建議襲而取之,趁勢歸順中原,既能使百姓免於塗炭,又能讓劉繼元長保富貴。
    可惜劉繼元鐵了心要和大宋對抗。
    劉繼業雖為北漢帝收養,但他本身是漢兒,對中原衣冠文化自是向往,與出身沙坨貴族的北漢皇室,認知並不一致。
    但此刻,唯有盡忠,不然對不起知遇之恩。
    在鬥將的過程中,崇簡一直在密切觀察。
    他暗自比較,這種馬上大開大合的戰鬥,自己遠遠趕不上下麵這三個戰鬥狂魔,因為後世沒有這種需求,哪怕是特種兵的佼佼者,也無法與當世猛將一較高低。
    自己一身小巧功夫,隻能與林福這些高來高去者一較高低,上了正麵戰場,還得從頭練起。
    這讓他更加看重能夠帶頭衝鋒陷陣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