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然而,接下來一句話卻讓我大吃一驚。
    “吾替子安謝過上官娘子。”
    我立刻反應過來,是李賢。子安是王勃的字,除了他自己之外,應該隻有親近的人才能喊。
    因而,我情不自禁開始打量起了他。少年青澀,年紀尚小。
    然而,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不過,對於婉兒來說,他的年紀確實不小了。
    說不定,還真是因為王勃的走,讓這個調皮的王爺走向了優秀的章懷太子。
    我本想問問他的意思。
    卻感覺他的目光望向了後麵,我的心頭瞬間湧上來了一種不安的感覺。
    我回頭一看,李弘、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都在我身後。
    我突然隻覺得這件事出乎我的意料。
    我沒想到,居然就這麽跟他們扯上了關係。比我想象的要早很多。
    我趕緊行禮,而且直接把臉埋了下去。現在的婉兒,身份低微。
    更何況,這四位,還真沒有一位未來成為了掌權者。而且,稍有不慎,我可能還會被他們牽連。
    宮闈之中,不論做什麽,都得小心翼翼。
    好在,他們並沒有管我那麽多。
    他們接下來就結伴走了,沒有顧及我太多。
    而我,也沒有再見過李賢。
    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僅僅憑這的一麵之緣,我恐怕難以喜歡上李賢。
    而且,我也不知道,真正的婉兒,究竟有沒有遇見過王勃,又是在這麽早的時候碰到了李賢。
    然而,接下來,我的生活還是有了些許關係。
    當我在習藝館的時候,總是會碰到兩位公主。
    最開始,我總會刻意避開。可是,遇到多了,總有點難以避開。
    隻是,我也不想跟她們產生過多的交集。我也挺同情她們的,但是,同是獲罪之身,好像也沒有這個資格。
    然而,見麵見多了,我發現習藝館的夫子們還是頗為優待兩位公主。
    可能是尋思著,兩位公主雖然已過正常婚齡,可到底還是皇帝的女兒,總有出頭的日子。
    其實,這麽想也沒有錯。畢竟,唐朝的公主還是挺厲害的存在。不過,那也是之後的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之流。這兩位,確實還是真的湮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因而,他們還真沒必要巴結著公主。
    不過,其實也怪不得他們,這裏身份最為尊貴的也就是這兩位了。雖然她們被武後厭惡,可到底也是高宗親女。
    也正是因為她們這邊的功課更好,我也就換了一個地方蹭課。
    義陽公主倒是不怎麽喜歡我,而宣城公主則老是帶著我。
    其實,也正是因為宣城公主的主動,我才橫下心來厚著臉皮跟著她們學習。
    而夫子居然也默認了我跟她們一起的這個行為。
    最開始,我以為隻是別的宮女也不願意跟犯罪的公主一同,因而夫子接受了我。
    後來,我才反應過來,我姓上官。而今的文人,又有幾個不曾仰慕過上官儀呢?
    相處了那麽久,我還是沒有摸清楚她們兩位的具體年齡。
    不過,宣城公主肯定是過了雙十之年。
    她們倆對於婚姻其實也是有著不同的態度。義陽公主恨嫁,而宣城公主卻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不過,兩三年之後,她們便會出嫁了。
    看在宣城公主還是比較照顧我的份上,將來,我也想辦法保住宣城公主的命。而義陽公主,我恐怕也救不下來。
    曆史上,宣城公主甚至熬過了太平公主李令月。
    自然,我上官婉兒,也熬過了太平公主。
    我最後,其實也是死在了一個明君手裏——唐明皇李隆基。確實也如同王勃所說的那樣,“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看我之後能不能擺脫死亡的命運。
    然而,我還是得走到人前。
    畢竟,掖庭的生活太苦了,偶然過過還行,我沒必要一輩子都過這樣的生活。
    再者,上官婉兒這種有才華的存在,應該走到台前。
    畢竟,這可是盛唐,盛唐如此美好,就應該來顯露才華。
    其實,我的上一世,還沒來得及施展什麽我的才華。我背的那些書,還沒來得及在考試中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
    至於最後的結局,上官婉兒去世的時候,也還是有那麽四十七歲的。
    古人的壽命,也還是沒有那麽長的。即便婉兒又再次逃過了這次皇權的脅迫,恐怕也不一定可以活上多久。
    畢竟,醫療條件也沒那麽好。我可能這一次也活不了多久。
    更何況,從小從掖庭這種地方長大,我之後也不可能身體太好。
    掖庭吃的東西自然不可能太好,可我又是成長期,確實還是不太好。而且,掖庭的環境確實還是有一些潮濕。
    正當我這麽想的時候,習藝館的夫子給我上起了《黃帝內經》。這是一本中醫的教材。
    可能是因為之前受了不少西方的教育,我一直覺得中醫是有不少糟粕的。
    可是,這麽一看,我還是覺得中醫確實還是非常實踐性強的。
    《黃帝內經》裏麵涉及了不少養生的知識。
    養生這種東西,確實還是應該從小開始。畢竟,我從小這種環境也比較一般,應該比較注意。
    而在母親鄭氏那邊,我感覺,她已經逐漸在教我一些上官家的東西了。
    應該說,上官家的那種驕傲和風範她可能早就教給我了。我的禮儀課程裏,其實,她早就將上官家的風範放了進去。
    不過,現在的時候,她在教我寫文章什麽的,已經明顯地偏向了上官家的風格,即上官體。
    隻是,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上官體的開創者是上官儀,上官體是很明顯的宮廷詩風,內容空泛,注重修辭。準確來說,
    而上官儀應當是沒有過過什麽宮廷生活的。
    然而,我才是真正在宮廷生活了的人,甚至可能是整整一生。
    然而,所有人都覺得,上官體似乎隻是上官儀的專利而已。實際上,上官婉兒其實也寫了不少。
    不過,上官體是從上官儀開始,到上官婉兒截止。再之後,也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