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武則天對狄仁傑的情感是複雜的。對待狄仁傑的時候,她總是既有正麵的情緒,又帶著諸多負麵的情緒。
    然具體是怎麽樣的,我其實也說不上來。我再怎麽了解她,我也並不是她肚子裏的蛔蟲。
    一言以蔽之,那便還是欣賞。
    這可能也就是因為,我們其實根本做不到。因為做不到,所以才格外欣賞。
    可是,如果武則天的生存環境不一樣,或許她還能保持幾分這樣的天真與純粹。
    可惜,人生從來都沒有重來這一說。而且,她童年的這些痛苦與不幸,也構成了她人生的一部分。
    談不上悲哀或者幸運,這隻能算人生一個平平無奇的經曆而已。她有幸福過,也有不幸過,然這也都是人生罷了。
    除卻重用了狄仁傑外,武則天還有不少事要做。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盡可能努力地去造勢。畢竟,這個皇位,有點來得名不正言不順的。
    因而,不論正統王朝是否需要做,武則天的武周都必須要做。
    如意元年(692年)正月,武則天引見存撫使所舉之人,不論賢愚,全部提拔,授予各種官職進行試用,試官製度由此開始。
    試官,即試用待錄之官,也就是把被認為是賢能的人放在拝仸職位上試用一段時間,以觀其才能大小和稱職與否,然後決定是否選用。
    事實上,試官製度並不是由武則天所首創的,在中國的曆朝曆代其實都有所施行。
    隻不過,這個試官製度在通常情況下並不占據主導地位。還是科舉製度被更多人所知曉。
    然而,試官製度是中國古代選官製度的重要內容之一,誠如古人所說:“欲官人適職,莫若試官”。
    之前,我也有看到論文說,探討中國古代試官製度的曆史演變、實施方式和曆史作用,對於現代正確實施國家公務員錄用用製度有著不小的借鑒意義。
    不過,公務員製度顯然並沒有效仿。可這也確實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麵驗證這個製度確實是很重要的。
    隻不過,雖然一直都存在,但卻在武周時期發揮得極為典型。
    因為這個時候,但凡是想為官者,不管是九品以下的官吏,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可以通過自薦請求做官或者升官。
    還可以通過他人推薦,或者地方推薦,做“試官”,稱之為“試用之官”。
    而這些人,大部分也就形成了官場的新鮮血液。
    不一定是正好他想要的那個位置,可能是給他安排一個更加適合他本人的位置。
    而且,武則天在試官製度的背後,安排的是尤為嚴格的審查體係。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表現得好,極有可能在試用期結束之後就回到原來的位置和處境。
    然而,即便是回去了。這段經曆也是一段不錯的回憶,如果還做官的話,這無疑可以帶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
    因此,這件事還是可以值得一試的。對於個人而言,確實是沒什麽弊端,還可以帶來不少好處。
    不過,無論是自我推薦還是經他人推薦,其實都不是一個那麽容易的事。在推薦這一層麵上,其實也就起到了一定的篩選機製。
    自我推薦往往還需要自己寫一些東西,而這個時候,還是可以反應出些許文采的。這是個人能力方麵的。
    他人推薦能反應出的事情也就更多,要麽就是人脈或者人際關係,而要不就是花了一些錢。除卻個人的能力之外,
    不過,比起一點一點往上爬,這樣的方式,還是要快上許多的。而且,也同樣可以起到選拔人才的目的。
    也就是說,這又是除卻科舉製度之外,另一個可以迅速轉變階級關係,實現階級流動的方式。
    然而,有一個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無疑會傷害到上層階級的利益。
    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製度其實也沒有延續多久。
    在這一點上,武則天也是魄力十足。或許,是因為她想組建起自己的勢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她做成了很多很偉大的事業。
    二月,吐蕃黨項部落萬餘人歸附武周,武則天將其分置十州。
    五月,吐蕃首領曷蘇亦率其部落請求歸附,武則天派張玄遇率領精兵二萬迎接。後來,張玄遇以其部落置萊川州。
    這是對外方麵。或者,對於後來的中國而言,那已經是中國的領土。然而,對於大唐而言,這其實還是國外,起碼也是王朝之外。
    武則天確乎也還是有些貪心的,文治武功,她都想要。
    雖然,文治武功也確實是每一個好皇帝的必備。可是,這兩者,往往難以兼得。
    而文治這方麵,我能做的也就多了。
    也就是因為如此,我現在也不能閑著。而今,也正是到了需要我發揮文才的時候了。畢竟,太平盛世,需要文學藝術。
    我需要讓我的詩文興起過一陣上官體的熱潮。好在,我從來沒有忘記要寫東西,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動動筆。
    雖然說,並不是所有寫的東西都那麽完美。然而,總還是有一些還不錯的。
    到了這種時候,也就派上了用場。總比我臨時趕製肯定是有些來不及。即便是寫了出來,總還是會有諸多紕漏的。
    然而,我依舊低估了掀起風潮所需要的數量。我還是趕製了不少,雖然絕大多數還是之前的作品。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文人,我並不喜歡把作品用於這種事情上。不過,我也確實從來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文人。
    同時,我也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堪稱文壇政壇兩開花,一時間風光無限。
    雖然,這個風光無限,隻不過是外人看起來是這樣的。實際情況也確實是非常複雜。
    確實也有不少人是真心地奉承我。而大多數的,恐怕也隻是因為看中了我的才華罷了。他們更偏向於欣賞我的作品,而不是我這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