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字數:370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反正,我現在也比較懂武則天了。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那麽地信任武則天。凡事留個心眼,總還是沒事的。
畢竟,我和武則天的關係頗為複雜。我也不知道她究竟是怎麽看待我的。
而這一回,我可以站在如此的高處,穿著趕製好的朝服,讀著武則天登基的詔書。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情景,讓我為之非常歡喜。也說不出來是一個怎麽樣的味道。
但是,我也是難得地感受到了高處的味道。
雖然說,並沒有高多少。而且,這裏的景色,遠不如宮牆之上俯瞰都城的感覺來得好。
可是,在心理上,可絕不是這樣的。
從某種意義上,這一回的我,二十歲,終於登上了唐朝朝堂的權力頂峰。這也是頗為榮譽的一件事。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我身上,我環顧一圈,才開始慢慢地讀詔書。
這不是我第一次讀詔書,然而,這卻是我讀得最為感動的一次。
讀到一半,我當著群臣的麵,直接淚流滿麵了。就在那麽一瞬間,我的眼淚嘩地一下全部湧了出去。
最開始,我以為真沒什麽事。然我卻在正常停頓間偶然抬頭時瞥見了他們驚異的目光。
這讓我有些不自在。我以為我早已習慣了各種各樣的目光,可換了這樣一個截然不同而且讓我完全不懂其中之意味的目光,我還是非常詫異的。
因而,我意識到自己不能這麽做。於是,我便開始努力地憋住,而且趁著卷詔書竹葉的間隙,偷偷地用袖子進行了擦拭。
至於這一回是否被他們所看見那我就真的不清楚了。然,我諒他們也不敢到處亂嚼舌根。
好在,我很快就收住了,順利地把詔書讀完了。
而接下來,就又是一些異常繁瑣的過程。不得不說,在紫宸殿上的行為,可比這含元殿前麵的動作要簡單了太多太多。
別說那些小動作了,我動都不敢動。
不過,這或許也是因為我自己不太習慣在這裏。要知道,最開始再紫宸殿的時候,我其實也是一百個不習慣。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如魚得水了。
然含元殿還是不一樣的。這畢竟是一個非常正式的大殿。一個如此正式的場合,那麽還是需要正式些許的。
不過,既然我已經在這裏出現了,那麽之後,我也依舊可以繼續出現在這裏。
也正是因為接下來的忙碌,我也就很快忘記了我當眾哭泣的尷尬瞬間。隻不過,我忘了不代表其他人都忘了。
而後來我才知道,就是因為我那一場哭,武則天徹底信任了我,而那些大臣們也徹底就信任了我。
其實,我也不太理解。可能是他們從眼淚中,感受到了我對這個王朝滿滿的的忠誠與敬意。
武則天信任我是因為她覺得我能感同身受,她覺得我對她是徹底的忠誠。
而那些大臣,則是通過我的眼淚感受到了我的誠意以及我對這個王朝的熱愛。
不過,這也是我後來才發現的。有無數人在很久很久之後還會提及這件事。這讓我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
而馬上立竿見影的隻有那麽兩個小細節。
一者則是,武則天又給我加錢加東西了。不過,我東西向來多,自然也不太在乎。
可是,她刻意背著我,她還讓人去掖庭給鄭氏送了東西。這就讓我覺得有些奇怪了。
而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我肯定是知道的。隻不過,我實在是有些無法理解罷了。
最開始,我還以為她是為了監視鄭氏,好在掖庭的人基本上都會站在我這一邊。然她的表現卻好像真的隻不過是送了些東西而已。
另外則是群臣對於我的態度,他們突然開始稱呼起我為上官大人。這讓我很不能理解。
不是官職名稱,不是宮妃名稱,而是大人。我不太理解。
雖然我向來不在乎一些亂七八糟的虛名,可我也知道,這些古代人,素來是在乎這些稱呼的。
隻是,我並不清楚他們的改變是從何而來的。
然而,不論他們的想法是否改變,我也還是我自己,這一點,從未改變。他們對我態度的變化,於我自身而言,並沒有實際性的意義。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武則天稱帝,改唐朝為武周後,立刻開始重用起了狄仁傑。
雖然,要到次年九月,狄仁傑才會正式升任侍郎,並且代理尚書事務,加授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在實際意義上成為宰相。
不過,現在,武則天就已經把這一切都準備好了。甚至,給他升職的詔書我都已經準備好了。
自從我匆匆忙忙寫了遺詔之後,我就養成了提前那麽一點點寫詔書的習慣。因為,我是宮中大小詔書的唯一來源。
免得日後因為累積而繁忙,我還不如索性提前做那麽一些東西。反正,這些事務,遲早都是我的。
而我也有幸見證了武則天和狄仁傑之間曆史性的對話。這段話,我之前在曆史上就曾經見到過,不想真的身臨其境,卻又是另外的一番滋味。
武則天跟他說,他在汝南為官時有良好的政績,卻有人在中傷你,想詢問他是否知道是誰。
其實,當時確實也有人中傷狄仁傑。然而,更多的是,武則天自己,也沒有多信任狄仁傑。
隻不過,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提及的。而她此番也隻是想試試狄仁傑而已。
而狄仁傑可謂是光明磊落。
他當即表示如果陛下認為臣做錯了,臣當改過;如果陛下明白臣並無過錯,這是臣的幸運。他說他不想知道中傷我的人是誰,反而還會將其視為自己的朋友。
這一番話,說得那是一個擲地有聲,加之他又沒有絲毫的猶豫。
武則天大為歎服。
可能,武則天那麽欣賞狄仁傑也是因為,她已經許久不曾見過如此純粹的人了。
武則天在官場上待了好些年了,那些大臣們,不論好的壞的,總還是有諸多私心的。
而狄仁傑這種存在,確實是少之又少。可以說,我們在唐朝的官場上,都從未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