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字數:342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可以說,各個方麵的原因都存在。然而,這些也都不能構成我們有些消極怠工的借口。
    而客觀現實便是,在武則天時期,我們一天能夠完成的事情,在現在可能需要好幾天。
    效率不止低了一點,可以說是低了很多。偏偏,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這一個點,讓我形成了一個沒有這回事的錯覺。
    可是,我也清楚地知道,並非如此。雖然,這對於我來說是有好處的,但長此以往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我也感覺到非常地不可思議。我一直以為,皇帝是誰並沒有那麽重要。
    可是,明明人員組成都差不太多,而且理論上應該效率更加高才是。可是卻也是真的跟當初相差甚遠。
    甚至於,在我看來,那些曾經被貶斥走的優秀人才,而今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然而,僅僅從結果上看,效果微乎其微。這讓我感到由衷地詫異。
    尤其是,我回到這裏之後,最為好奇的便是,在我不在這裏的時候,他們究竟是如何處理政事的。
    我離開了那麽長一段時間,他們居然隻做了這麽點事情。甚至於,他們還留了一些事情來給我做。
    其實,這讓我更多的,感到的是非常不安。因為,我總有一天會離開這裏,那麽這裏究竟會留下些什麽,也就沒人會得知了。
    因而,我也該逐漸地,把我手上的權力,一點一點地移交給別人。至於究竟交給誰,其實我還沒完全想好。
    我最開始也以為是五王的緣故。可是,李顯主要處理的,也就隻有五個人而已。
    那麽五個人,理應是影響不了大局的。再加上,武則天時期不少離開中央朝政的人,也重新回到了這裏。
    人數上隻可能是有增無減的,再加上,我也承認,武則天的確趕走了一些不錯的大臣,他們可以會朝政添磚加瓦。
    而今看來,他們卻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毫不客氣地說,難怪武則天把他們貶斥之後,朝局還是一樣的。
    再加上,雖然不願意承認,可是事實結果也就是,這些大臣比起武則天,應該更能接受李顯。
    也不是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是一個男性。而且,雖然我特別不願意承認。
    可是,李顯也確實是儒家文化所決定的正統皇帝。而且,李唐這些年來,也確實是有很多人支持著的。
    而且,這些年來,他的運氣還是很不錯的。就仿佛,他成為皇帝,其實有不少運氣成分存在。
    因而,我可以理解為,大臣們的積極性應該更高。畢竟,大臣們不是更喜歡李顯而勝過於武則天麽?
    再者,這個皇帝才剛剛繼位,大家應該拚了命地想向他展示自己才對。而今看來,卻仿佛並非如此。
    隻是,比起武則天時期,大臣們確實也沒有做那麽多事了。讓我覺得,先前那個政變,還不如不要做。
    我曾經也有問過一些人關於這方麵的事情,可惜我得到的結果是,他們意識到了,卻並不想著改變。
    隻是,即便我已經做出了讓步,到了而今這個局麵上,居然還會出現我寫到一半,李顯又提出讓我改詔書。
    不得不說,我對李顯,難得地產生了一種由衷地厭惡。在我看來,他這是在漠視我的勞動成果。
    畢竟,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就這麽沒有用了。想不生氣也挺困難的。但是,出於對皇帝的理解與尊重,我還是忍了下來。
    但我也非常清楚,我不可能一直忍耐著他,我早晚有一天,還是會爆發的。而我更清楚的是,李顯接不住我的怒火。
    當然,我也不可能當眾對他發脾氣。可是,我卻可以借各種事宜來打壓他,或者想方設法給他加小絆子,這他可是沒有一點辦法可言的。
    過了一段時間,在李顯再次要求的時候,我終於選擇了爆發。不過,不是一時衝動,而是蓄謀已久。
    我清楚李顯十有八九會這麽做,於是我也就順理成章地引他到了這一步。而且,還是在眾人的麵前。
    其實,我早就決定撂挑子不幹了。隻是,我也有些猶豫,那麽接下來又由誰來寫詔書呢?
    我思來想去,出於各種考慮,最終還是覺得我應該放棄一部分的詔書。與此同時,我也可以順勢開始培養我的接班人。
    我當眾跪下,提出我能力有限,我不能再進行詔書的工作。不過,我雖然口口聲聲說我能力有限,其實每句話都在指責李顯要求太高。
    然後,我還特地提了這件事情出來,我聲稱我這一次已經屢次三番無法滿足李顯的要求了。這從某種意義上,也確乎是事實。
    然而,我也不可能表達得太過於明顯,因而采取了這樣一種隱晦的方式。畢竟我也不能直接罵皇帝,隻能指桑罵槐。
    不過,我也知道,大臣們不會就這麽答應了我的要求。但是,他們也難得地看到,我如此的態度。畢竟,婉兒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出了名的工作狂。
    很多事情都可以不做,但是工作一定會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這也是我最為敬佩我自己的一個點。
    因而,他們也不得不開始勸說我,各種好聽的話都加上了。總之就是我的能力是足夠的,沒有人比我更適合這個工作了。
    但我要的不是這個,我趕緊反對了他們的意見。
    而我也非常清楚,僅僅是這樣,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又迅速地轉變了一套話術。
    我可不管他們接不接得下,我隻顧著我自己的輸出而已。我隻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我的目的而已。
    於是,我開始賣慘,我說我也年紀大了,不可能老是寫詔書。我也應該擁有更多我自己的時間。
    其實,我這也是在為李顯著想。他能夠覺得五王位高權重,那麽他一樣會覺得我擁有的權力太多。
    因而,我並不覺得他會反對,隻是,他可能需要時間來猶豫一下。然而,我也沒時間讓他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