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字數:331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憑他這優柔寡斷的性格,他可能猶豫來猶豫去,這件事情就沒有了。而我自然是不能讓他這麽做的。
    難得地,我下定了決心,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給做成功。而且,在我看來,這本來也是合情合理,再合適不過了。
    不僅如此,我也是趁此機會,交出來一部分權力。而且,我也知道,即便我這樣交了出去,這一部分,也照樣是我的。
    這些人,已經好些年沒有接觸過詔書的有關事宜了。也就是說,他們勢必需要找我詢問一些相關東西。
    而這個時候,把我的那些想法放進去,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反正,寫詔書的臣子,也不是那種特別優秀有主見的人。
    即便詔書不加上我的想法,我也清楚,這個王朝在朝著它該有的運行途徑進行。
    詔書這個東西,即便我不插手,我在朝中的勢力,也是無人可以小覷的。把這部分沒有那麽多意義的權力交了出去。
    再者,我可以預見到,五十年內,會出現一個空前的盛世。因而,即便我的觀點消失不見了,可是這個時代會朝著應有的軌跡發展。
    隻是,很可惜的是,即便我那時候還活著,也在草莽之間了。不過也好,我便能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看這個盛世。
    總之,當一向強勢的我還是服軟的時候,顯然是獲取了一大批的同情心。而且,這樣的心緒,還能立刻派上用場。
    這麽一說,軟硬兼施,又被我那一派的大臣所引導著,幾乎所有的大臣們,也都站在了我這一邊。
    不過,僅僅是這樣,也是完全不夠的。大臣們認可了之後,還得李顯同意。不過,我也清楚,李顯很快就要不得不同意了。
    接下來,大臣們也開始幫著我勸起了李顯。而且,他們還搬出了一些,我都沒有說過的理由。
    如此也好,我也希望李顯能夠趕緊答應。但我也知道,恐怕沒有那麽快。他看樣子還要佯裝思考好長一段時間。
    而李顯,可能一時半會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我們在說一個多麽嚴重的話題,因而他沒過多久也就同意了。
    但是,我一直這麽跪著,誰勸也不起來。大臣們終究還是有些急了。他們後知後覺,我對這件事可能是非常認真的。
    於是,他們開始輪番地勸說李顯認真考慮我的要求。另外便是一些人在開始勸我起來。
    還有便是,有人認真地思考起了方案,然後向眾人言明。隻是,實際情況是,這些建議,都是與我交好的大臣們提出來的,也就是說,其實就是我的想法。
    比如說,我最希望的那一條便是,比較重要的詔書還是由我來寫,但是前提是在此之前必須完全決定好。
    於是,在眾人的脅迫下,李顯也提出了讓步,他表示確實也應該增加更多參與詔書工作的人選。
    不過,他也聽從了大部分大臣的建議,那就是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還是會交給我。
    畢竟,我在寫詔書這個方麵,在這個時代裏可是相當強的。可以說,即便是再討厭我掌權的人,也會希望我能一直管著詔書這方麵的事情。
    有多種原因,有天賦,畢竟婉兒素有文才,然也有努力,這是我一進入朝堂之後就最想要的東西。
    於是,在沒有控製的情況下,我便守著這一紙詔書,守了那麽二十來年。而今,也到了我該放手的時候了。
    到了這個時候,我才恍然驚覺,原來,我這一生,唯一願意侍奉的,也就隻有武則天一人。
    武則天之後,我麵對這個朝局,除了想逃離,也就隻有想逃離了。
    而我也提出,既然讓我來寫,那麽我就要求,不能隨便再改了。而且,我也表示,我也會逐漸地把更多的工作交給其他的大臣。
    李顯和那些大臣,答應了。其實,我也知道,他們對我,還是有諸多顧忌在的。與其讓他們不斷地去猜忌與懷疑,還不如讓我自己來讓權。
    至於那些小事件的詔書,我便順理成章地交給了別人。反正,終歸還是由別人來寫詔書的。
    隻是,沒過多久,我也很無奈地發現,這個年代的大臣,在寫詔書方麵,屬實是太過於依賴於我。
    以至於,他們根本沒有得到相關的鍛煉,他們寫的那些東西。雖然說也不是不能用,但是比起我的差得遠了。
    在看過他們的作品之後,我便知道,我還是想得太過於簡單。我高估了大臣們的水平與水準,果然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於是,我又多了一個工作,也就是教他們寫詔書,耗費了我更多的時間。對比起來,還不如,從頭到尾我自己來。
    而且,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先前李顯已經沒有那麽朝令夕改了。可能也是因為,知道我是老臣,也還是沒有太過於放肆。
    麵對我的時候,他可能還處於尊重我一點,起碼也是一兩天才讓我改那麽一次。而且,每一次讓我改的時候,這個皇帝都表現得比較卑微。
    但是,現在他卻好像是原形畢露了一樣。大臣們在寫詔書,而他隔三差五地放出要改詔書的信號。
    而信號這個東西,本來也就是非常微妙的東西。有時候這信號是真的,有時候又是假的,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麽。
    甚至於,有大臣把已經寫好的詔書交給他,他也會突然改變主意聲稱自己沒有這個想法。
    關鍵是,像武則天的話,處理這件事的總歸是那麽兩三種。即便不是這個就會是那個,一篇詔書不夠,兩篇也差不多了。
    再加上,雖然是不止一篇的內容,可總體的方向大差不差,總歸還是可以方便轉換的。
    當初武則天也確實曾經偶爾出現過那麽幾次這樣的情況。不過,我當時應該隻是稍作了改動,然後就直接用了。
    可以說,其實沒耗費太過的時間精力,雖然說,僅僅是那樣,當時都已經讓我感到很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