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推行第二營,誰讓你有經驗呢?

字數:9008   加入書籤

A+A-


    一千輛卡車維持補給,這種規模,問題倒是不大。

    眼下,機械化步兵師,裝甲師,都能維持在這個水平。

    關鍵在於合成旅的火力規模,可不比這兩個師小,合成化單位的任務就是攻堅。

    攻堅也就意味著,合成旅在機動方麵將會大幅度提高。

    為保證全旅急需的給養,能夠及時派送下去,越野卡車必須采用三噸重以下的類型。

    可有句話怎麽說來著,輕步兵,你給他一卡車子彈,他們能突突好幾天。

    重裝部隊,運過去一卡車炮彈,叮咣幾下就給幹沒了,尤其是合成化炮營配置的火箭炮,一卡車頂多運過去幾十發火箭彈。

    後勤車輪子全跑飛,也不見得能供上第二輪齊射的需求。

    陳鈞上台講出一營組建時的困難,一共就兩類,一類是缺人缺骨幹,一類就是後勤補給。

    台下眾人聽得若有所思。

    “啪啪啪”

    依舊是柴政委起頭鼓掌,整個會議室頃刻間響起熱烈的掌聲。

    楊傳州悄悄對陳鈞豎起大拇指,而後他在首長笑著示意下起身,拍了拍陳鈞的肩膀,收走了麥克風。

    陳鈞會意,他抬手敬禮後,大步朝著台下走去。

    整場會議的核心,就是敲定合成旅的編製。

    最終179旅編製被確定為,除了一營之外,再組建三個合成營,一個炮營,一個防空營,一個偵查營,一個作戰支援營,一個後勤保障營。

    伴隨著試點旅單位下轄編製被宣布,陳鈞肉眼可見的瞧著陶旅臉上的笑容,都直接掛上了。

    會議上沒有宣布試點司令部什麽時候成立,甚至都沒提這檔子事。

    也沒提試點旅具體開始的時間,包括人員調動,編製重整之類都沒提。

    可就算是這樣,等會議結束後,陶軍明依舊笑容不減。

    那能不高興嘛?

    旅裏剛剛改編,大部分單位都被撤了,獨留一營。

    老陶心裏正鬱悶呢,突然開會通知他,要再添八個營。

    加上現有的一營。

    相當於179一旅八營,那牛逼程度直接拉滿。

    比之前的摩步旅可威風的多了啊。

    但唯一不同的是,陳鈞所帶領的合成一營,營級編製沒有沿襲下來。

    陳鈞考慮到的後勤運輸問題,上麵自然也考慮到了,179旅其他三個合成營的編製,沒有一營給的編製這麽大。

    是由三個步兵連,兩個坦克連,一個炮連,一個作戰支援連,一個後勤保障連組成。

    營級人數大概在五六百左右,硬生生比一營的試點編製縮掉一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剛才會議上提到的後勤問題,目前國內部隊,沒有現代化部隊後勤供給的經驗。

    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摸索。

    要是都按一營的編製來整,光是四個合成營總人數都直奔五千了,加上其他幾個營,全旅人數直奔八千的話,編製太大。

    也會導致後勤難度更高,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

    隻能從編製上開始降低。

    等到會議結束,陳鈞和陶軍明一直等到前排坐的人,都差不多快走完時。

    兩人才收起會議記錄本,隨著人流走出會議室。

    “旅長,咱們直接回去嘛?”

    陳鈞從會議室出來,他環顧了下四周,發現有不少參會的人員都開始下樓。

    “嗯,這種會議一天兩天,根本不會有結果,明天或者過幾天還會召開,到時候再來吧。”

    陶軍明點點頭,他隨即看了陳鈞一眼,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

    其實他想說的是會議上,有關聯合營跟合成營作戰方麵的爭論,這些東西在大會上爭沒有任何意義。

    陳鈞就算嘴皮子再厲害,認知觀念再怎麽超前,但有一點不能忽略啊。

    這裏是部隊,一個營級幹部貿然頂撞師級幹部,甭管理由多麽充分,這都不是上麵人所希望看到的。

    沒有人願意培養一個敢於頂嘴的下屬,這不是規定,這是人情世故。

    今天柴政委率先鼓掌把事情給蓋過去,沒有引起最終的爭論。

    否則,整個會議室的人因為聯合營,合成營的問題起了爭執。

    最終要是演變成辯論會。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都一定不是幾位主持會議的首長願意看到。

    老陶沒有選擇開口提這事。

    一來是今天的事情也確實不怪陳鈞,軍改針對陸軍單位精簡化的提案,提起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每次提都會有一部分老同誌,心裏多少帶點情緒啥的。

    陳鈞上台的時候,上麵剛說完組合部隊常態化,有去除一部分冗餘編製的意思,就讓陳鈞上台分享組建的過程。

    時間點卡的太好了,有些老同誌有情緒,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二來,當時那情況,老陶覺得陳鈞不接話也不行啊,問題都拋出來了。

    回應一下,總比直接無視要強吧?

    兩人都沒咋說話,一路來到機關停車場的位置。

    旅裏負責開車的戰士把車門都打開了,陳鈞也要坐進車裏時。

    “老陳,等等!!”

    身後突兀的傳來一聲呼喊。

    幾十米外,楊傳州提著行李箱,背著背包一副要出遠門的模樣跑到跟前。

    “陶旅!!”

    楊傳州來到車旁,先是對著陶軍明敬禮。

    老陶聽軍政委提起過調動的事,一看楊主任又是提著行李箱,又是背著背包。

    就明白這是要打前站了啊。

    打前站,就是上麵要在旅裏建立司令部,決定下來之前,提前派人過來熟悉單位的意思。

    當然,等試點旅結束,估摸著這位就要留到旅裏了。

    在文職部門提到中校,再想按部就班的往上晉升也不是不行,但晉升之後,大概率因為部門競爭壓力太大的緣故。

    會被調到閑職部門。

    然後一直熬到該轉業的時候,收拾東西離開部隊,在當地安排一個不錯的崗位養老就行了。

    隻不過楊傳州還年輕。

    他又跟著副參謀長那麽久,隻要自己願意,咋地也能給他安排到一線部隊,再鍍鍍金啊。

    借著軍改試點的東風,留在這裏,肯定比調到閑職部門強的多。

    “不用客氣,上車吧。”

    陶軍明笑著打了聲招呼,然後彎腰快速鑽進車輛後排。

    老陶知道調動的事,可陳鈞不清楚啊。

    他目光好奇的瞅了眼老楊,奇怪道:“收拾這麽利索幹什麽?”

    “你也要去旅裏?”

    “回去再說。”

    楊傳州當著旅長的麵,也不好跟陳鈞說太多,關於自己調動的事情。

    他伸手拍了拍陳鈞的肩膀,而後自顧自將行李放在車後廂,主動跑到副駕駛的位置坐下。

    這畢竟以後要在旅裏混的話,他這總參情報部門的楊主任,威風可就抖不起來了。

    下放到一線部隊,那以後就是跟著陶旅混的人,眼力勁必須要有的。

    陳鈞看著這吊毛這麽積極,他有些疑惑的搖搖頭,也沒多想。

    隨後坐進車裏,開始返回軍區。

    與此同時,總部機關大樓一個小型會議室內。

    陳渙然,沈宏偉,柴岩鬆三人以及總部其他一些幹部,都集中在這裏。

    眾人目光,齊齊望著會議室牆壁幕布上的投影畫麵。

    畫麵中是第一集團軍駐軍附近的基站,交通,路線,等等軍用設施建設詳情。

    剛才陶軍明說得沒錯,旅級試點不比營級試點,一份文件說下就能下,人員說調就能調。

    包括武器戰車的調動都很容易。

    畢竟編製小,牽扯麵就小的多。

    可試點旅不一樣啊,光是東部戰區這次軍部就計劃成立兩個試點旅,旅級單位牽動著幾千上萬人的抽調。

    一場會議,不可能把所有的細節全部敲定下來,隻是開個頭,透露出上麵的決心罷了。

    動旅級試點,那必然就要動師級單位。

    真正的合成化部隊,從七十年代的時候,這個理論就已經出現在軍部提案上,奈何因為種種原因,當時的情況無法推行。

    隻能一點點的積攢經驗。

    合成化的觀念出現的早,那師改旅觀念同樣不是016年,軍部才有這種想法啊。

    其實早在1988年就開始了,隻不過那時候,沒打算擴大到全軍的範圍。

    一直到1998年,部隊裏麵發生了變化。

    第一,各基層單位微機裝備變多,也就是電腦。

    第二,當時經濟也逐漸富裕起來,摩托化水平隨之水漲船高,單位行軍打仗不需要全憑雙腿走路,汽車,裝甲運兵車開始大範圍配置。

    最差的也有小摩托車可以坐。

    有了這個基礎,師改旅才算是又往前邁了幾步。

    就比如曆山軍區第0集團軍下轄的8,60兩個師團一級的編製被撤銷。

    精編成旅。

    要求作戰時隻有旅,營,連三個指揮層,機步旅分散在駐地,不再集中。

    那次的改動,也直接導致0集團軍,人數少了一半。

    別的不論。

    光是看看合成旅成立,那就必然要牽扯後續的師改旅大範圍推動,這個阻力是目前的陳鈞,甚至現在的陶軍明都不能完全理解。

    因為師改旅,伴隨的必然是裁軍。

    在這個大前提下,179旅就跟當初一營成為試點時一樣,隻能成功,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要保證這些方麵,那就要保證179旅所在的區域附近,所有的基建,交通,通訊建設,包括軍用電纜等等都要做到位。

    保證部隊的集結和分散都要快得多,快到拿到會議上,能夠讓上麵有足夠的理由去動那些師級單位。

    幾位首長,就是在為179旅的試點開始,進行細致,且全麵的分析。

    這是不能忽視的關鍵。

    上麵想動這些單位,一直從1988年觀念提出來,到目前016年,近三十年的光景都沒徹底推行。

    其中緣由,除了跟經濟有關之外。

    還因為這裏麵牽扯了太多的利益,比如權利重新分配,榮譽撤銷,裝備分配等等。

    要知道,這些師級單位,大多都是有光榮曆史的,想讓他們立下赫赫戰功的部隊取消老番號非常難。

    陳鈞在今天會議上提的後勤,骨幹,這都是實打實的合成初期和後期最難的部分。

    他們這邊不得不謹慎。

    但師改旅也不得不推行,上麵已經下了決心。

    試點旅成功後,下一步行動就是它。

    沒啥理由,形勢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

    單位改小,能杜絕冗官冗員現象。

    多個指揮層就會多出一大幫的軍官,師長、政委、參謀、通訊員、警衛員、文職人員、後勤保障人員,甚至還有養豬的。

    這些都要拿工資、都要吃飯,這會拉低軍隊戰鬥力,戰時也是一個累贅。

    一個基本作戰單位,少一個指揮部多一些戰鬥士兵總是好的。

    打仗時也能更加靈活,部隊機動能力更強。

    現在一個師總人數大概是10000人,而一個合成旅編製人數約為6000人。

    顯然6000人在戰場上,移動速度要快很多,展開和集結都比較快。

    能不能動這些師級單位,就看合成旅試點出來的效果,是不是足以拿到會議上來講了。

    有這種原因在,那能不謹慎嘛?

    看著投影的屏幕上,第一集團軍附近所有基站,道路基本已經符合。

    總指揮沈宏偉垂立著雙手,他目光盯著屏幕,一直看了半天才轉頭看向陳煥然。

    “老陳,目前各方條件已經達到成熟,179旅那邊,我建議先放開合成營的建設。”

    “陳鈞今天的發言,我覺得他對組建方麵應該不是問題。”

    “讓他牽頭,繼續組建二營。”

    “至少年前要看到一個試點旅的雛形,方便年後工作推行。”

    “嗯,我沒意見。”

    陳煥然聞言,他微微點頭,讚同了總指揮的提議。

    而另一邊,坐在車上返回軍區的陳鈞,還不知道。

    因為首長的一句話,他這邊很快又要投入新的挑戰當中了。

    沒辦法。

    誰讓全軍目前。

    就他一人有最豐富的經驗呢。

    這事除了交給他,還真挑不出更合適的人選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