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天子回京謀誅賊

字數:5684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站好,站好!”
    劉和嘶啞的聲音劃破長空。
    不遠處的徐榮,眉梢不由得挑了挑。
    天子挑選的士卒,要求淳樸老實。
    淳樸老實,也就意味著腦子不靈光。
    於是,練了兩天,連個隊列都排不齊。
    侍中劉和肺都快氣炸了,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
    哪裏如他這邊的士卒,短短兩日之間,不但隊列整齊,而且士氣高昂。
    現在較量的話,他絕對能打爆對麵。
    “啪”
    劉和的鞭子狠狠的抽在一名麵相憨厚的青年身上。
    已經八次了,對方還是沒能夠站好隊列。
    “哎喲!”
    那青年痛的齜牙咧嘴,卻也不敢亂動。
    隨後畏縮的看了劉和一眼,賠上“嘿嘿”的憨笑。
    不過這一次,他終於站對了位置。
    不遠處,劉辯也沒有閑著,他正在一隊虎賁的護衛下,習練著劍法,
    教他劍法的,自然便是虎賁侍郎史阿。
    他所謂的練兵,其實就是給法正一個掌兵的機會。
    本身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要護衛天子,並教授天子劍法。
    劉辯學的倒也認真,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他可以不去拚殺,但自衛的能力還是要有的。
    同時代的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都有不俗的武藝傍身。
    劉備、孫堅等人更是能衝鋒陷陣的主。
    “噔噔噔!”
    西邊的官道上,一道塵土掀起,是十幾名騎士縱馬而來。
    正在練兵的眾人頭也沒抬的繼續練兵。
    這幾日天子都待在偃師縣,朝政大事雖然都委托給三公九卿。
    但每有大事,盧植和崔烈那邊,都有請示。
    一般的事情拿定主意,也有知會。
    所以往來的騎卒,可謂是絡繹不絕。
    不多時,黃門侍郎張昶帶著三公府的加急公文,來到了天子身邊。
    泥封的信件打開後,劉辯的眉頭微微皺起,隨手把信件遞給史阿,道“召集眾將前來吧。”
    他抬頭看向西方,按照曆史的記載,白波軍攻陷河東郡是在十月份。
    目前不過是九月中旬,劉辯原本還計劃著用二十天的時間,把這一萬人練出一點樣子。
    然後拉上戰場見見血。
    誰知道,一些事件居然提前了。
    很快,眾將匯聚而來。
    張昶介紹道“白波軍郭泰,聚眾十萬餘,已經攻破了河東郡。
    現在兵鋒所指,一路走上黨郡,一路南趨陝縣和黽池。”
    聞言,秘書郎們頓時議論紛紛。
    “這!”
    “河東郡城堅兵利,怎會城破?”
    “陝縣和黽池若被破,那關中和關東之間就被阻隔了!”
    那些軍官們,則是眼中光芒閃爍,可以打仗了。
    如果以公司類比大漢,那打仗就相當於做項目。
    沒有項目可做,這些人又怎麽調動公司的資源?
    有了項目做,自己才好趁機升官、掌權、發財。
    聽著眾人的討論,劉辯不動聲色。
    大約過了盞茶的功夫,楊修出列,道“陛下,當速速調集人馬,盡快剿滅白波軍。”
    他家是弘農郡的,白波軍在河東鬧沒什麽,現在要到弘農郡鬧,可就不行了。
    見劉辯目光讚許。
    楊修接著道“袁隗居於南陽,矯詔山東,群雄調兵遣將,虎視眈眈。
    我等當加強關口防備,然後以雷霆之勢,掃滅白波軍。
    否則的話,一旦群雄起於山東,東西夾擊,朝廷腹背受敵!”
    這時,桓範問道“若要雷霆一擊,就要調動大軍。
    若是大軍前往河東,袁隗縱兵趁虛而入,如何?”
    “兵員的招募、調動,不是一月兩月的功夫。
    馬上已入寒冬,更不利於兵員調動和長途跋涉。
    袁賊大敗,想卷土重來,至少也要半年的時間。
    朝廷正好可以趁這個時間,掃滅白波軍。”
    劉辯不動聲色的點點頭,心中有些詫異。
    沒想到楊修,居然還有如此不俗的軍事眼光。
    在原本的曆史上,十月份白波軍攻破河東郡,董卓大為震驚。
    隨後派出主力牛輔去掃平白波軍,結果被打的大敗。
    明年(190年)的正月,關東群雄起兵,董卓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
    於是當年二月,就把漢獻帝劉協、百官及百姓西遷到了長安。
    山東群雄與徐榮之間的汴水之戰,大約發生在三月,至於王匡的小孟津之戰,則更晚。
    也就是說,楊修預估的半年的時間,和曆史上也算是高度重合。
    “那此處的練兵?”
    法正問道。
    “打仗時後勤總要征發民夫。
    這萬人正好用作民夫,運送糧草輜重。
    安營紮寨、長途跋涉,正好融入到練兵之中。”
    劉辯道。
    聞言,眾人頓時愣住。
    楊修試探的問道“陛下,你是要天駕親征?”
    注意到眾人臉色大變,劉辯有些無語,楊修聰明是聰明,但
    “徐卿聽令,由你統領這一萬新兵。
    趙隆為參軍,立即征收車馬糧草。
    兩日之內,前往雒陽。
    崔皓假偃師令,負責偃師縣的政事和農事和糧草供應。”
    “臣遵旨!”
    劉辯一行人返回北宮的時候,司徒盧植等人已經在中台等待。
    而盧植的臉色並不是很好看,他和天子之間的打賭,已經輸了一半。
    正常就是沒有朝會,尚書台的六曹尚書們都要到台閣辦公,批改奏疏等,更何況今日出了大事。
    一向穩重的尚書裴茂,此刻臉色難看。
    他是河東郡聞喜縣人,聞喜城位於河東郡的治所安邑北,距離不過六七十裏。
    此次同樣被白波軍攻陷。
    裴家是河東的望族,在聞喜縣和安邑縣有著大量的莊園和田地。
    此次安邑城和聞喜城被破,白波軍如蝗蟲過境,裴家的損失不可計量。
    宗族中人,雖然躲在塢堡之中,沒有受到迫害,但剛剛秋收的糧草,卻是被抄沒甚多。
    而盧植和崔烈的臉色同樣不好看。
    他們經過一番商議,最終定下軍事上的大策——就是釜底抽薪,攻滅袁隗。
    如此一來,自然不存在兩個發詔書的機構。
    畢竟袁隗發詔書,那是一點臉不要。
    一邊以天子的名義矯詔任命官員,擾亂視聽。
    一邊又以太傅的名義,號召天下州郡清君側,誅暴君。
    現在就差扶持一個新的天子了。
    誰知道,剛剛定下大策,還沒來得及呈報給天子邀功,河東的白波軍就攻陷了郡守的治所。
    連太守和都尉都被殺死。
    這可是司隸校尉部,而不是邊遠的州郡!
    十萬餘的白波軍,現在又要進攻陝縣,隔斷長安三輔和雒陽周邊。
    若是真的得逞,袁隗必然趁機強勢反撲。
    那雒陽的朝廷就隻能腹背受敵,困守等死了。
    “袁隗老賊,又逃過一劫,屬實該死!”
    盧植忍不住一拍長案,厲聲喝道。
    上次呂布討伐袁隗,本可趁勢攻滅,誰知道天子使者被沿路截殺,不得不撤回。
    這次正要再攻打,又遇到白波軍強勢崛起。
    “盧公勿要氣惱,下官有一計。
    旬月之內,必有人奉上袁隗頭顱!”
    尚書台中,有一人忽然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