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長沙部曲來討薪
字數:5160 加入書籤
三國興漢!
江陵城,是荊州的治所。
後世位於荊州市的荊州區,而不是江陵區。
荊州刺史王叡,出自琅琊國王家。
此時的他們,最多也就是一郡之望,正在努力的向真正的兩千石前進。
在目前大漢世家中,說是三流世家都不夠資格。
更別提後世,王敦、王導時期的超一流世家。
“昨天,我已和蔡家、蒯家談好。”
王叡看向身邊的弟弟王誼,“除卻南陽郡,荊州最大的四家豪族,蔡蒯黃龐都已經支持我,大事已經。
接下來就是如何對南陽用兵的事情。”
王誼搖搖頭,道“大兄,武陵太守曹寅,長沙太守孫堅雖然聽從你的調令,前來江陵。
但戰場之上,未必沒有其他的想法。”
王叡搖了搖頭,道“放心吧,用兵一道,雖然謀略、軍容很重要。
但最重要卻是的糧草。
現在荊州的錢糧調度在我手中,荊州豪族也都支持我。
孫堅和曹寅來到這裏,便是客軍,在我手中宛如嬰兒,隻要斷了錢糧,自會離散,他們豈敢不用心力。”
王誼依舊有些憂慮“我怕荊州豪族心向袁氏,再與孫堅私聯。”
“放心,袁太傅若在,我還不敢太大動作。
但如今南陽掌權的是袁術,此子路中悍鬼,交接的多是任俠之士,素來為士大夫所不喜。
更何況,孫堅此子家世淺薄,一個江外人士,靠著搏命換來的長沙太守。
為人又輕佻狡詐,嗜殺凶殘,甚有邊軍蠻夷之風。
豪族們和他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
王叡目光篤定,神情堅韌。
見王誼還要再勸,於是擺擺手道“你不要多說了,封侯拜將之功就在眼前。
我們琅琊國王家騰飛在即,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唯!”
王誼拱手,他隻是心中擔憂,但實際上並沒有更好的辦法。
而且王叡貴為荊州刺史,有監察荊州的權力。
如今兵強馬壯,又得到荊州四大家族的擁護,怎麽看,也沒有什麽問題。
“報,方伯,江陵城外出現一支人馬,約有千餘人。”
這時,一個軍侯前來稟報。
“千餘人馬,當是哪位太守的前部。
走,隨我去城門樓上觀看。”
王叡擺了擺手,帶著眾人向城門樓走去。
不多時,來到城門樓上,隻見那千餘部眾已經來到了城門下。
他們雖然體格健碩,但卻衣衫襤褸,甲胄不齊,且麵有菜色。
仔細觀察之後,王叡回頭看向王誼等人,道“還知道是哪裏的人馬?”
眾人都搖了搖頭。
這時,見眾人目光都轉向自己,龐季開口道:“聽他們的口音雖然混雜,但士卒大多腿短臂長,顯然長於行舟。
應是江夏蠻為主,是江夏太守劉祥的部下。”
“是啊,是啊!”
“武陵之地多山,武陵蠻人體型短小!”
“一定是江夏蠻了!”
聞言,眾人紛紛恭維不已。
這時,虎頭虎腦的王雄忽然開口問道“這些人就在城下,是誰的部眾,問一問不就知道了,為何要在這裏猜測呢?”
聞言,眾人紛紛大笑起來。
王叡也摸了摸王雄的腦袋,笑道“你問他,他是會說,但說的卻不一定是真的。”
“噢!”
王雄點了點頭,稚嫩的臉上露出恍然的神色。“我們猜出他們的身份,再去問他,他若是不說實話,那就是誆騙,也就是有所圖謀麽?”
“就是這個道理。”
“小公子當真聰明!”
“小公子簡直就是神童啊!”
眾人頓時有些驚詫,旋即之後,各種讚美之詞,毫不吝嗇的說了出來。
見眾人誇讚,阿翁笑容溫和,王雄情不自禁的揚起下巴,衝著龐季身邊的另一名少年道“龐統,你看到了麽?我比你聰明吧。”
那少年約十歲上下的年紀,神色樸實,不太愛說話。
他原本一副乖乖的模樣,但見此刻眾人隨著王雄的目光,都看向他。
而且很多人大笑起來。
於是開口道“江夏蠻的口音混雜,但卻相差不大。
這群人則不然。
且這群人中,還有身材高大雄偉之人,有幽燕之風。
更何況,江夏太守的人馬若來,那也是舟船先到。
怎麽會如此風塵仆仆,顯然陸路趕的多。
依我看,他們是長沙太守孫堅的部眾。”
此話一落,滿座都很吃驚,若是王雄說出這番話,大家倒還正常。
但這個龐統,雖然麵相不錯,但目光呆滯,看著一副並不聰明的樣子
龐季也略有吃驚,其實他早看出對方不是江夏士卒。
之所以那樣說,不過是假裝愚笨和趁機做轎子給王叡罷了。
口音“混雜”和“大多”腿短臂長,就是他給的暗示。
荊州各個太守的部曲,也隻有曾經轉戰天南海北江東河西的孫堅,才會混雜。
但龐季看出,不代表其他人也能看出,尤其是這個一向不太聰明的從子龐統。
“哈哈哈哈,荊襄之地,人傑地靈,俊才何其多也!”
王叡哈哈大笑,隨即使人道“既然知道了他們是誰,那就去問問吧!”
得令,一名嗓門大的椽屬高聲問道“你們是何人的部眾,為何不見旗幟,來到我城門下?”
城門下的千餘人,也選了一個嗓門大的出來吼道“回稟使君,我們是長沙太守孫堅的麾下。
兵士跟著孫太守打仗已經很久了,辛辛苦苦,得到的賞賜卻連衣服都不夠穿。
聽說使君監察太守,所以能來找使君,希望使君能給點資助。”
“此必有詐!”
龐季回身,向王叡拱手道。
“詐在何處呢?”
王叡的眼睛微微眯起,“他們是孫堅的麾下,又自稱是孫堅的麾下。
況且他們說的也沒錯,朝廷少發牢直軍餉,便是衛士和戍卒都是常有的事情。
更何況這是孫太守自己招募的家兵。”
朝廷有沒有給孫堅發牢直,他這個刺史是最清楚的。
因為就是發,也是發到他這裏,由他來調配。
而他自然要優先照顧自己的部曲,其中克扣孫堅多少,就連他也不是很清楚。
就算是他的部曲,也不是足額發放,還要靠地方上的豪強大族支持。
如今袁術盤踞南陽,與朝廷已經隔絕交通,更是多日沒有糧餉前來。
至於地方上的稅賦,豪強大族平日裏就偷稅漏稅。
天下一亂,更是結寨自保,連交也不交了。
尤其荊州,多山多水,一個寨子宗族裏,能打的青壯都有上千。
等閑誰還敢去收稅。
這也是他身為荊州刺史,卻對荊州的豪強大族不斷示好,彼此之間利益交換的原因。
他提拔和推舉荊州的大族俊傑為官,而荊州的大族資助他錢糧木材和礦產,以及匠人。
至於孫堅,剛剛平定長沙,氣還沒有喘順,又能有多少錢糧。
長沙郡一地,可是遍地宗親大族。
所以,孫堅的部眾,前來找他這個刺史“討薪”,合情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