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雷霆手段菩提心

字數:5089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收複河東郡的一戰。
    封賞第二日便下來了,士孫瑞被任命為河東太守,魏傑為河東都尉。
    統禦原京兆尹的郡兵,並在河東郡招兵,負責白波殘軍的招降和白波穀的收複事宜。
    原謁者仆射楊眾被任命為屯田校尉,負責收攏流民,清查上計河東郡的土地和人口。
    至於天子和禁軍,則是已經開始拔營,要回轉雒陽。
    從安邑城到大陽城,不過百十裏,不過需要穿過後世的中條山脈。
    看著整齊離去的禁軍,衛固和範先等人欣喜之餘,也有些失落。
    畢竟他們可是河東望族,可是收複河東郡的功臣。
    但天子居然沒有召見他們。
    “那裴茂和毋丘毅定然沒有與我們進善言!”
    衛固忿忿的說道。
    “好啦!”
    範先微微一笑,“我們兩家乃是河東之望,如今他們好不容易行小人之舉,而榮登中樞。
    不坑害我等已是不易,又豈會給我們美言。”
    “哼!”
    衛固冷哼一聲,“小人得誌罷了,我們可是經學世家,豈是他們能比的。”
    這時,後麵的豪強程銀道“衛大家,如今河東太守乃是士孫瑞,他們可是有一萬京兆悍卒的,我們”
    “怕什麽?”
    衛固擺了擺手,“現在白波軍還沒有平定,士孫瑞沒有一萬悍卒,他敢來河東當太守嘛?”
    李堪嘿嘿上前,陪著笑道“就怕平定白波之後,他們就不走了。
    某等人少地少,不當什麽,隻是為衛大家鳴不平罷了!”
    侯選也道“新太守是誰我們不管,某等隻聽衛大家和範大家的。”
    他這一說,河東的眾多家族的族長紛紛道“是啊,我們就聽衛大家和範大家的。”
    “郡守是誰無所謂,功曹必須是我們的,還有都尉。”
    衛固掃視了眾人一眼,開口說道。
    範先提醒道“現在白波軍還沒有平定,我們先把功曹和郡丞拿到手。
    士孫瑞要平定白波蛾賊很難。
    白波穀白波壘遍地,恐怕隻能和蛾賊比吃糧食,待其糧盡,方能獲勝。
    如此肯定需要大量的糧草輜重和礦產木材等資源。
    他不仰仗我們,又能仰仗誰?”
    “哈哈哈哈哈!”眾人紛紛大笑起來。
    “府君大人要什麽,我們就給什麽麽?”
    “那也要看府君大人給我們什麽!”
    不出衛固、範先等人所料。
    士孫瑞擔任河東郡太守的第二天,便召喚河東郡的大小豪族共議平定白波賊的事宜。
    而且,還提前把郡丞和功曹的衣冠先送給了衛固和範先。
    劉辯等人剛剛穿過中條山脈,抵達渡河的大陽城。
    快馬就已經追趕而來。
    前來稟告的是第五儁。
    第五姓的始祖是齊國田氏,為了防止他們叛亂複國,被漢高祖劉邦遷徙到了關中。
    因為這個姓氏人太多,於是便改姓為第一、第二、到第八。
    第五儁便是出自其中第五氏,也是這八個姓中最出名的一支。
    後來,漢朝覆滅後,有些人改回田姓,也有些人改姓第,還有人改姓伍。
    當然也有沒有改的,如第五氏,到了唐朝的時候,還有宰相第五琦,宋代司空第五均。
    第五儁跪伏於地,恭恭敬敬的行著稽首大禮。
    “啟稟陛下,河東大族衛氏、範氏等,勾結白波蛾賊,隱匿人口,殘害府君,意圖謀逆。
    為保安定,衛固、範先、侯選、程銀、李堪等三十八名叛逆,已被當場擒殺。”
    先前,第五儁並不知道天子居然有這麽大的手筆。
    他一直以為要用他們五個京兆尹的大族,來製衡河東的大族。
    但士孫瑞在宴會上驟然發難,與毋丘毅毫不客氣的斬殺了衛固範先等人。
    第五儁才徹底反應過來。
    雖然士孫瑞和毋丘毅稱是自己一力為之,但若是沒有天子的默認,他二人怎可能做此事情。
    這個時候,再想天子在三輔之地清查丈量上林苑的事情,就顯得溫柔多了。
    河東郡的豪強大族幾乎被屠殺一空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到三輔。
    那些豪門大族,恐怕都會徹底老實下來吧。
    “什麽?!”
    劉辯大吃一驚,正端著要喝水的杯子也掉到了地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
    他臉色煞白,久久不能平靜。
    第五儁則是跪伏於地,也不敢有其他動作。
    終於,天子長出了一口氣,歎息道“縱使他們有叛逆之舉,也是因為朝廷平叛不及時,結寨自保下有所逾矩。
    士孫瑞此舉,太過剛烈!”
    這時,黃琬開口道:“河東局勢糜爛,未嚐沒有他們的手段。
    士孫太守也是為了盡快平定蛾賊,才行此霹靂手段。”
    劉辯憐惜道“雖說如此,但手段還是太酷烈。
    裴卿?”
    “微臣在!”
    裴茂急忙出列。
    “朕升你為謁者仆射,持節去河東郡安撫百姓黎庶。
    並監督士孫太守,不得再肆意妄殺。
    至於衛固、範先等首惡既然已經除掉,其他人就赦免吧。
    另外,讓士孫太守推舉郡中俊傑到京師,今年河東郡的孝廉名額,比往年要多四倍。”
    “臣代河東父老,拜謝陛下聖恩!”
    裴茂一臉激動的表情,跪伏於地,情緒澎湃。
    荊州,江陵城。
    荊州刺史王叡調兵遣將,準備討伐偽南陽太守袁術。
    袁隗被殺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海內。
    袁氏的門生故吏們雖然表麵上激憤不已,但手頭上的動作卻和緩下來,他們需要繼續觀望。
    各地豪強大族對那些袁隗矯詔任命的州郡長官,態度也顯得曖昧起來。
    如此一來,王叡更是堅定了討伐袁術叛黨的決心。
    在所有人都在觀望的時候,以雷霆手段滅殺袁術。
    畢竟他是荊州刺史,而袁術的南陽叛亂,正是屬於他的轄區。
    隻要能夠平定袁術,以他的功勳,足夠入朝擔任九卿。
    想到此處,王叡心中愈發火熱,似乎已經看到琅琊王家的崛起,成為公族世家。
    這種情況下,他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風。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糧草,荊南四郡的兵馬一到,當有數萬眾。
    承彥,此番若能功成,我必舉薦你一個兩千石!
    山民,也能隨我入朝,先為郎中,熬熬資曆,外放就是一縣之長。”
    “方伯,此番討伐叛逆,所耗過巨。
    我等雖全力為方伯供應糧草輜重,但仍有些不逮。
    這荊州豪族,還有蒯家和蔡家,兩家若是能夠出力”
    黃祖遲疑後道。
    “哼,蒯家、蔡家和袁氏交好,態度曖昧。
    我雖已征發糧草,他仍不肯全力。”
    王叡冷哼一聲,眼睛眯起,“你二人且多拉攏中小豪族,蔡蒯兩家,我自去拜會。”
    頓了頓,又道“荊州之冠,當為黃、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