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典韋露麵高順索
字數:5314 加入書籤
三國興漢!
兗州,陳留郡。
府衙之中,幾名儒士正在與張邈討論事情。
“那曹孟德素來有權變,許子將更是稱其為亂世之梟雄。
如今天下情形,亂象在即,如此其短時間內便在陳留擁兵五千。
府君不但不製止,還令司馬衛茲去供應其糧草。如此,豈不是引狼入室?”
董訪拱手說道。
張邈哈哈一笑,道“董從事啊,你隻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孟德素來與我交厚,我知道他,比你更多。
他雖有權變,卻性格爽直,喜怒形於色,又多通軍事,曾為騎都尉參與平定黃巾叛亂。
此豈非先鋒之才?且其兵丁自行招募,我隻需要一些糧草就能換到五千兵馬和一良將,何樂而不為呢?”
聞言,眾人不住的點頭。
另一個從事邯鄲商建議道“府君,雖然如此,但不可不防。”
“放心,我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張邈並不在意,“咱們陳留郡人才濟濟,兵強馬壯。
我不但有先鋒曹操,還有司馬趙寵,其統領大軍,足以製衡孟德。”
話音未落,院中傳來一陣咵咵咵的腳步聲。
“司馬趙寵,拜見府君!”
隨即,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哈哈哈哈,說趙寵,趙寵到!”
張邈大笑起身,大步向外走去。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跟隨。
在他們的眼中,八廚之一的張邈張孟卓,不但財力豐厚,而且禮賢下士,堪為表率。
門外,一身甲胄的趙寵英姿勃發,器宇軒昂。
然而,身高足有一米八,體格雄壯的他,相比身後的一名軍士,卻整整小了一圈。
那名軍士麵容粗獷,身材魁梧,尤其兩條臂膀,足有普通人大腿粗細,看上去極為駭人。
張邈等人見了,都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氣。
董訪好奇道“此人,莫非是殺死李永的豪傑典韋?”
“正是此人!”
趙寵道,“如今正是豪傑用武之地,是故,我親自拜訪,征其為軍士。”
“哈哈哈,得此壯士相助,大事可定。”
張邈大笑上前。
咵咵咵!
就在這時,又一陣腳步聲響起。
眾人抬頭看去,又是一名身著甲胄的男子,帶著數名護衛而來。
這名男子麵容威嚴,眼神中含著怒光,有種讓人不敢直視的感覺。
“孝父也來了!”
看到此人,張邈的眼中閃過一道忌憚的神色。
方才還言笑晏晏的眾人,神色也瞬時變得嚴肅了起來。
“這是何人?”
董訪有些疑惑,轉頭悄悄的詢問邯鄲商。
“陳留郡圉縣的高家人,此人叫高順,字孝父。
高家的家兵就由其操練和統率,雖然隻有八百人,但卻曾正麵擊潰數千黃巾賊。
圉縣安定,全靠他們呢。”
邯鄲商同樣壓低聲音道。
“噢!”
董訪點點頭,心中卻是升起了結識的心思。
“甲胄刀兵乃是士卒的生命,同樣是為府君效力,府君為何厚此而薄彼!”
高順先是行禮,隨即聲音清冷,正色道。
“這個”
張邈遲疑了一下,解釋道。“孟德之軍是為先鋒,所以刀兵鎧甲要優先供給。
況且,其中不少是衛茲用自家的錢財讚助,這個我也不能完全做主。
至於趙寵之兵,乃是陳留的郡兵,我為陳留太守,府庫自然要供給他們。
孝父,你也不要著急,我雖然沒有多餘的甲胄和刀兵,但也絕不會虧待你。
府庫中還有生鐵八千斤,全部撥給你。
另外,我再拿出個人私財一百萬,如此,你可多招募鐵匠,打製刀兵鎧甲。
如此,由孝父親自監工,刀兵鎧甲定然精煉齊整。”
“府君厚愛,順銘記在心,但有所遣,攻必克,營必陷!”
高順拱手應道,隨即轉身,帶著幾名親兵大步離去。
這一番做派,令董訪頗為詫異,他疑惑道“此人”
邯鄲商提醒道“此人極為清白,對人威嚴,而且從不飲酒,不收賄。
董從事,還是莫要結交的好,不然平白惹的府君懷疑。”
“在下於陳留頗為陌生,多謝邯鄲君的提點,還望多多指教!”
董訪拱手道。
“董從事何必客氣,我們既然都在府君之下,自然要竭盡心力,輔佐府君才是。”
邯鄲商謙虛道。
“報!”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停到了府衙前。
雒陽,德陽殿的宣室中。
荀彧和劉辯徹夜長談,畢嵐作陪。
“若要再興大漢,則益州必須在手。
其可順流之下荊州,又可供應兵員、糧草於關中,再到雒陽。
至於涼州,則固守陳倉,待韓遂、馬騰自亂足矣。
如此山東之輩雖眾,卻不足為懼。”
“不足為懼?荀令怕是有些過於自信了吧。”
畢嵐忍不住出聲提醒,他抬頭深深的看了眼這個清雅俊秀的年輕男子。
雖然對方神情自信,氣質溫文爾雅,隱隱還有淡淡的香氣,一看就是穩重之人。
但這番話,實在是太過聳人聽聞。
此人,怕是沒有經曆太多的人情世故吧。
其實也是很多士大夫的通病,他們浮於天上,並不接地氣。
“而且,山東群士,也未必反,就如同河內太守朱儁,其可是名將重臣。
時至今日,也不過是重兵防守關口,然後上書。
就算山東反,也不過是據地自守,哪裏還敢以臣子的身份,來討伐君上?”
荀彧微微一笑,道“畢君,三公和國家赦免的文書,由朝廷重臣為使者,不但赦免他們,甚至承認矯詔所任命的官職。
這種寬懷大度,亙古未有。
他們若是心屬朝廷,接到詔書的時候,還不痛哭流涕,感念君恩?
到了現在還沒有回應,一定是扣押了使者。
連天子使者都敢隨意扣押,他們心中哪裏還有朝廷。
便是現在上書,那也必然是緩兵之計。”
這句話,這徹底打消了劉辯心中僅存的一絲疑慮。
畢竟,現在和曆史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董卓侵奪袁氏的勝利果實,然後廢天子殺太後,已是海內共憤。
方才引起諸侯討伐,而且也僅僅有十二路。
更多的地方,都處於觀望和服從朝廷的狀態。
如今他可是正牌的天子,盧植、崔烈等人也是海內都很著名的重臣,派出去的使者,也大都是重臣士大夫。
而荀彧,似乎比劉辯這個穿越者還篤定。
其本身能力是一方麵,和他是荀家人,知道袁家布局也有原因。
畢竟,目前通信和商人來往還是有的。
“袁隗既死,如袁氏中青年一代中傑出的,無異於袁基、袁紹、袁術。
袁基雖為嫡長子,但素來並無聲明和功績,所依靠的不過是祖蔭家門,貿然為大司馬,連袁家都不能服,更何況是服眾。
袁紹雖然聲名滿海內,又有營救士大夫和誅殺宦官的功績,能力出眾,卻是庶生過繼,雖能服眾,卻不能服袁氏。
至於袁術任性豪俠,勇而無斷,沒有遠慮,隻會錯失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