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4)父親的新單位

字數:191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母親的故事 !
    後來聽父親給我們講過,他調到西安新單位後的情況。這個學院地址是當時的空軍司令劉亞樓,坐著直升機在西安東郊的上空盤旋,發現順著灞河南岸,有一片叫白鹿原的丘陵,不高的山勢連綿起伏樹木蔥鬱,不僅隱蔽性好便於保密。且離西安市50多裏不算太遠,比較符合建院的要求,他命令手下做了細致的調研,最終把院址選在了這裏。
    父親他們像戰爭年代一樣,打起背包就出發了,下了火車坐著解放牌大卡車,駛離西安向東開去。經過了一個叫紡織城的地方,因為這裏集中著好幾個當時算現代化的紡織廠。汽車繼續向東開,離城越來越遠,農田和村舍從眼前閃過,開始走在石渣子路上,疙裏疙瘩一路顛簸著,到後來連石渣子路也沒有了。
    我問過父親“你從沈陽市區到了這麽荒僻的地方不後悔嗎”。父親說我們那個年代的人,隻要組織一聲令下,沒有人討價還價計較個人得失。
    大卡車最後開到了灞河邊的毛西公社。先期到達這裏的是地質測繪和蓋樓房的人員,百十號人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租用了一些民房住下來。父親說那裏的民俗習慣跟東北很不一樣,當地農民住的土坯房,開始一看很奇怪,後山牆直達房子的頂端,前邊是一麵坡下來,房子好像沒蓋完隻有一半,有的人家東西北三麵都是這樣的半邊房,南邊臨街一個門樓圍成一圈,中間形成一個天井一樣的院落。
    新建一所這麽大的學院需要各方麵的協調,西安市責成區政府大力協助,他們首先要把從紡織城到新院址的路,修成石渣子的硬道,便於汽車行走。
    建院的這一片山坡,散落著一個小村子叫“寇家”,為了清理出較大的一快地,部隊首先要讓村民,從散在各處的民房和窯洞裏搬出來,集中給他們蓋了一片磚瓦房的新寇家村。
    緊接著把山坡平整出幾級台階式的平地,用於蓋樓房。測繪工作一完成,建院人員就陸陸續續都來了,工程是有時間限製的,挖掘機推土機都轟轟隆隆的開到了工地上。父親說他們每天早上,扛著工具,帶上幹糧背上水壺步行七、八裏地到工地上幹活,到晚上回到毛西村住下的時候,人就累的散架子了,最要命的是餓,父親是幹部待遇,比幹活的工人糧食定量少5斤,但是卻和工人們一樣幹活,一樣的出力,他一米八幾的大塊頭,三十多歲正是能吃的時候,根本就吃不飽。幸虧有母親寄來的黃豆,父親實在餓的慌就抓兩把炒熟的黃豆吃。
    半年以後樓房蓋起來了,有了住的地方,父親他們不用來回跑路了,為了抓緊施工他們就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一次下大雨搶救水泥,所有能用來遮蓋的篷布都用完了還是不夠,父親脫掉自己身上的軍用雨衣,又把被子也拿來蓋在水泥上。大家都照著他的樣子做,使國家財產免受了損失。
    依工程師和北京調來的石工程師,負責樓房的總體設計,父親是負責上下水管道和暖氣管道的設計。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父親拿著藍圖手把手的和工人一起做接頭、下管道。總是一身泥水的父親,由於工作表現突出不僅立了功,還得了一塊瑞士手表的獎勵。
    西安市政府派人來工地慰問,放了一場露天電影,帶了兩扇兒豬肉,對立功受獎人員的特殊獎勵是二斤點心票。部隊領導在答謝的時候說,這是西安人民從牙縫裏擠出來的糧食,我們要用更大的努力趕緊施工,爭取早日完成任務。
    父親說“當時最高興的是領到兩斤點心票,心想可以吃頓飽飯了”。第二天領導批準他和其它幾個也領到票兒的人,坐上部隊進城拉貨的卡車,來到了東大街,供應點心的地點是五一飯店,父親看到飯店門口排隊的人,有的圍著被子坐在那裏,一問才知道他們半夜兩點就來了,長長的隊列一眼望不到頭兒,他們順著人流拐了幾個彎兒才找到隊尾。等啊等,時近中午也沒有看到五一飯店的門。父親心想我哪有這個時間等下去,他把票兒送給了別人,找到部隊的卡車就回去了。
    饑餓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刻骨銘心,生活隻剩下了對吃飽肚子的追求,從此我體會到了苦難是什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