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奶奶的回憶(一)
字數:654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這個屋裏 !
雨過沒多久,路上還是有些泥濘。天氣陰,不算很冷。
羅伯伯有台照相機,我們父子三人那天免費照了幾張相。有兩張是我和妹妹的合影,還有一張是我騎在那頭公牛身上的照片,以及兩張我們父子三人的合影。我是很不情願照這些相片的,我對父親和他周圍的人已經厭惡到了極點。多年以後,看著相片上的父親,相片上的我,還有妹妹,三張不一樣的臉孔。看著父親的臉孔,我仍然心有餘悸!就是這張臉了。
妹妹最可愛,她很無辜。我的不滿、高傲,和童稚都寫在臉上了。
小時候,我判斷是因為自己長的和父親不一樣,所以才遭到父親的虐待。於是我就擠眉弄眼,試圖讓自己的麵目和父親一樣的庸俗不堪。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麽辦?回想起來,明明自己長的很端正,卻深深的患上了自卑感。曾經的相片看的揪心,看的傷心!
陰天,外麵剛下雨,天氣過了秋天,一下雨就顯得陰冷。這裏的天氣,夏天和冬天熱的時候很熱,冷的時候很冷!所以我在熱天的時候就努力記住熱的感覺,這樣到了冬天用的上。真到了冬天還是冷,不會因為回憶起夏天的感覺就不冷了。於是又努力記住冬天的感覺,這樣到了夏天有用。可到了夏天,熱還是熱,不會因為回憶冬天的冷就不熱了。
沒燒火,要柴火燒,要節約。
不過把自己的身體摟成一團,把自己的思想用來思考和想象,能忘卻現實中的寒冷。
我和奶奶坐在堂屋大門口聊天,這位幾乎要發神經的老人偶爾也有心平氣和的時候,但不會堅持一個白天,很是難得。她的情緒平靜下來的時候,我總希望菩薩能奇跡般的幫忙保留下去。但不知道菩薩不肯幫忙呢?還是書本上的科學道理發揮著作用,奶奶不會堅持一天不罵的。她坐在大門檻的裏麵,而我坐在大門口門檻的外麵,我們斜對著。妹妹是去房裏了還是坐在我們旁邊,我忘記了。我們先是聊《封神榜》電視,回憶起過去,老的小的仿佛都惆悵萬分。
她問道:“你哪麽硬不和爸爸睡嘢?”
聽她這麽發問,我想說又說不出口,難言的苦痛!話到了喉嚨裏哽住了,說不出口。我已經很長時間沒和爺爺睡了,我已經絕望了。兩位老人怎麽知道他們的兒子是怎麽對待自己的孫子的呢!我終究是說不出來,深吸一口氣然後崩潰似的吐了出來。
我沉默,沒有回答老人的疑問。奶奶看著我,我問她:“當兒媽媽的相片還有沒有?”
奶奶問道:“你哪麽一搞噠就問麽個話哈?”她說道:“您媽媽當兒隻和小幺照過一張相,不知道弄到哪裏去了。”
“媽媽為什麽要死?”我問道。
我知道媽媽是喝藥死的,老人無數次的大罵已經告訴我們好多回了。可我還是這麽問了,我不厭其煩的想知道過去母親在的時候的事情。
奶奶說道:“您媽媽當兒咧麽時候噠……幾得小氣,不願意您爸爸去別人家裏幫忙,別人也是給俺屋裏幫過忙,她就是不願意!爸爸幫忙回來兩口子就打架。那個xx老媽子不是個好東西!有一回,您爸爸和媽媽打架了,她就遇著周家灣的人講您媽媽被爸爸會打死!結果您的外婆來噠就吵!您的姨娘也是幾的狠!她們到屋裏一看,您媽媽自己坐在床上喝肉湯沒一點事。”
她邊說邊回憶,目光看著地麵。
“您媽媽對我兩個老人還好,她有什麽好吃的,就上來了喊我們兩個老:‘媽!我下頭弄了點兒吃的……再不就給您端上來?’您媽媽後來就不知道怎麽回事?像幾得不冤孽。屋裏的被窩她就堆起來燒!她傻,您妹妹就跟她一模一樣,腦袋恨不得偏到肩膀上。要她送個犁栓,她就背在肩上……”
奶奶說罷,覺得好笑,仿佛回憶起了當初母親在時的印象,讓她曆曆在目。
聽了之後,我很苦惱,可越苦惱就越想問,越要知道為什麽!明知的結果就為了知道原因和來龍去脈,我又問道:“媽媽究竟為什麽要死!”
奶奶歎了口氣!說道:“媽媽不冤孽,外麵出了很大的太陽,塌子裏的黃豆梗……您媽媽把你往塌子裏一拋!還記得您小幺,您小幺趕忙跑到塌子裏抱著你……”
聽,我的母親竟如此狠心!
奶奶說道:“你當兒生了下來就不哭,還以為你不得活。結果朱xx把你倒提著,把屁股一拍,你就哭了,哈哈哈哈!”說罷她笑起來了!
“媽媽為什麽要喝藥!”我聲音不大,又一次追問。
奶奶看了我一眼,說道:“她抱著你和妹妹找您幺叔,就說:‘平兒,兩個娃交把你養啊?等長的那麽大些了就好的。’您幺叔講:‘我不養哦!’您媽媽就抱起您兩姊妹下去了。”
“哎!”奶奶歎了口氣,說道:“有天,她走到我屋門口,就是現在您幺叔的屋門口,她把兩隻手就搭在門璜上,說道:‘媽,我已經喝藥了。’我看她,竟麵紅耳赤!後來回到家裏就死了。”
我聽完,渾身發麻!幺叔房門口的門框上,仿佛母親喝了農藥後還不忘告訴奶奶一聲。那景象,我仿佛看到了。我歎了口氣!心想,不一定是父親的原因造成的。我曾恨父親,判斷他是殺害母親的罪魁禍首,是他的虐待導致母親的輕生。回想起來,奶奶的描述至少證實了“三歲之前”母親的眼神,她並不像電視裏的娘一樣心疼自己的子女,仿佛生活的壓力擊垮了她的身心。能向幺叔行托孤之重,說明她的糊塗和不負責任!
我心裏很是埋怨為什麽要把家安頓在這個鬼地方?這根本就是個墳場。
除了屋前麵羅家路上沒有墳包之外,屋的兩邊每年到了過年都是燈火通明,插滿蠟燭,景象既壯觀也驚悚!晚上的情景,烏漆嘛黑洞裏總感覺有什麽會鑽出來傷害我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祖墳葬在這裏?我沒數,沒統計過。屋後麵就不敢看,鳥叫聲顯得格外逼真和陰森!伯伯家裏就沒有這種鳥叫,伯伯家裏每天早上是喜鵲燕子叫。
這一家人迷信,從小就聽老嫗嘴巴胡說八道,不信的也有三分信。但我熱愛書上的,奶奶的話有種神秘感。菩薩和鬼怪都不值得尊敬,因為他們奪走了爺爺和奶奶原本屬於我的尊重。我希望一家人對我和妹妹的態度能像對待菩薩那樣恭敬!
家裏長年累月都在吵架,都在互相怨憤。每個角落裏都充斥著陰森和恐怖,家裏的氣氛與四周的環境一模一樣。這讓我提心吊膽,好像這個家隨時會死人,隨時就會崩潰,大人們都憤怒到了極點!我也怨恨到了極點,爺爺無可奈何到了極點,老人昏聵到了極點。唯有妹妹無辜無助的眼神,感覺這個家裏還有個小可愛,供我欺負。我和妹妹很有可能流落荒野,要麽落得跟電視裏報道的一樣去乞討,然後討來的幾毛錢供父親打牌。
我問奶奶:“當初為什麽把家安頓在這裏?”
“哎咦——您爺爺!”一聲歎,奶奶仿佛有著一肚子的冤屈!這是對爺爺的不滿無處發泄,怕隻有我這孫子知道。
“說起您爺爺啊……嗯!”她想罵,又不知道從哪兒下口。
她說道:“當兒,您爺爺當兵回來。隊裏就把地主的屋分給他,就是釘耙嘴如今xx住的那棟屋。不!”
我打斷奶奶的話,問道:“爺爺不同意?”
“是您爺爺的爸不同意。他害怕國民黨再打回來!”我和奶奶對話的聲音都不大,但話語中的怨憤彼此心照不宣了。
我心道:這父子二人好糊塗!害怕國民黨麽?
“後來呢?”我追問。
我心想:適合人住的地方那麽多,怎麽偏偏就我們家葬在這裏?
“後來,又分得董妹住的那棟老屋。您爺爺又說:‘和學校裏的老師搞不好!’他又不要!您爺爺啊,一世……”奶奶快咬牙切齒了!語氣中流露出來的感情不是怨憤是什麽?
我同感,歎了口氣,心裏罵道:爺爺的爸可憎,爺爺也可憎!
“我們就和幺嘀嘀(爺爺的親兄弟)住在老屋裏……哎!外麵落大雨,咱家裏就下小雨:外麵下特大暴雨,咱家裏就能流成河!我就和您爸爸、大幺、小幺,得快點舀水,家裏都會被淹沒……”
奶奶沉默了下,她接著說道:“xx就住在咱家後麵,您縣裏伯伯很聰明……他喊我喊‘嫲嫲,你來看’……後來,他到了縣裏去了,他的老屋就給您爸爸後來住……當初您幺嘀嘀不勤奮,那時候又沒飯吃,您xx大著肚子都還在討米……”
奶奶說的這個xx我都沒搞清楚是誰,不記得,但肯定是我們家的人,現在已化為祖人。好羞憤哪!大著肚子還在討米?這個人物可能在奶奶嫁過來之前,奶奶就知道這種事情。奶奶有個姐姐嫁在紫陵村胡家,她的四個兒子中其中一個就是後來我的姑爺,老實勤快的伯伯後來嫁給了姑爺。所以奶奶知道之前的事情不能說不可能。
筆者想,我們這個家算得上是“討米世家”了。
爺爺小時候給地主家放牛,後來革命勝利之後參加誌願軍,這粘了抗美援朝的光,可我一枚勳章都沒看到他的。據爺爺自己所說,是準備赴戰場的,結果得到通知仗已經打完了(好險)。於是爺爺就和部隊向西北出發,經過xj、四川繞著走了大半個中國。後來接到家裏通知:“快回來,不然分不到田了!”於是,爺爺舍棄了去深圳一家超市當保安的機會,回到家裏給集體種田,吃糠粑的苦日子,這又是聽奶奶說的。
有一段不得不寫,在爺爺途經四川回來的路上。有一位女子給爺爺殺了很大一隻貓,希望他能留下來。奶奶說:“您爺爺經常講這個故事!”我心想,爺爺自己知道就行了,幹嘛說出來?完全不考慮妻子的感受,爺爺真糊塗!
爺爺婉詞拒絕後,就回到家。結果發現家裏連飯都吃不飽,吃的是糠粑。於是開始了長年累月的集體生活。
“哎咦——吃糠粑粑的日子就苦啊!您爺爺走到釘耙嘴都要歇幾次,走一段路要歇一會。人吃了糠粑粑之後,又拉不出來,就用鐵絲……”
曾經的苦日子讓老人回憶起來都是心有餘悸!她說道:“人死去的時候……嘴巴都是張開的,一隻手上拿著碗,一隻手上拿著筷子!”
她低下頭,停頓了。我提醒她:“講啊?”
她略抬起頭,吸了口氣,說道:“那時候,我又得了神經……”
“神經?”我問,“您得過神經?”
“隻見,堰塘裏的好大房屋啊!好漂亮的大屋住啊……我就徑直朝堰塘裏走去了。爺爺就吩咐您爸爸看住我,怕我掉下去……我又要一個勁的打您爸爸呦……”
我問奶奶:“您年輕的時候喜歡打孩子?”
奶奶似乎對我這個提問有些忌諱和生氣,她辯解道:“當初,那時候,不打孩子的沒有!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是個什麽東西就是個什麽東西了!”
“打孩子有輕、重之分!”我回道。
奶奶這句話的意思,爺爺也表達過。我記得縣裏伯伯來我們家裏吃飯,爺爺和奶奶在縣裏伯伯麵前抱怨父親的不肖,如同她在自己的女兒女婿麵前抱怨一樣。縣裏伯伯回答是:“沒讓愛兒(父親)讀過書的。”爺爺不以為然,在酒桌上說道:“……人的性格是天生的……”這是兩代人對教育理解上的巨大差距!
“那您的神經又是什麽時候好的?”我問。
“後來就造了這棟屋以後就好了。”奶奶回答道。
“是你把家選在這裏?”我盯著奶奶問道。
奶奶說道:“做這個屋的時候,您爺爺和爸爸、幺叔每天白天給集體幹活,晚上再挖土。那時候您爺爺要做個屋,一看沒地方,xx就說:‘就那兒!’於是您爺爺就開始挖這裏,就這個地方了。被xx看到了,他就罵:‘這是人家葬祖墳的地方!你們在那裏動土做屋?’您爺爺和您爸、幺叔隻管挖他們的。”
我獵奇的問了一句:“有沒有挖到骷髏?”
“有。”奶奶回答。
嗯!我心道:能見骷髏,肯定有的是新墳了,有多少祖墳、新墳,或者無名無姓的墳,村民們對爺爺的不滿就可想而知!
木馬山這塊兒地方,也就是我們家的住址,原本是一處標準的墳場。原來中間有一路徑,想必中間的一塊地方比較寬。人家隨手一指,爺爺就決定這裏安家了。白天父子三人給集體幹活,晚上再打夜工,如此勞累,縱然爺爺吃得消,少年的父親和叔叔豈有不怨憤的?由於是個坡,當然要挖,那時候沒錢請人施工,隻好父子三人打夜工,所以應該是一個漫長的工程期。現在旁邊通往後麵地裏的墳路等於是另辟蹊徑。不過愚公移山,這個墳場硬是被爺爺他們刨成了一個家,麵積還蠻大。
古時候有孟母三遷,我的爺爺也有三遷。可看他?遷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