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葛亮的局限
字數:272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這個屋裏 !
猇亭之戰後,諸葛亮開始小本經營。他事必躬親,鞠躬盡瘁,凡大小事務都喜歡親自裁決。這樣的諸葛亮,贏得後世的尊敬,但研究管理的作者,卻要批評諸葛亮:你沒能扛起中國曆史的責任,何為“智絕”?
難道七擒孟獲就是智絕,六出祁山就是智絕?一封《出師表》博得後人無限同情!卻免不了先哲們同為帝王將相的命運。他們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始終是帝王的幫凶。諸葛亮的智識始終和專製聯係在一起,諸葛亮沒有變革的魄力,他沒能發現人民的力量。
某年我在家,外麵出太陽,我在家裏看電視,電視央視正在播放《探索·發現》。
北宋年間,許多民用商船載著瓷器漂洋過海,他們經過中國南海。其實就是一條條烏篷船,遠遠沒有吳國水師那樣的船泊。結果多數沉了,極少數賣到了世界各地,並且遠銷歐洲。
世界的時間進入當代,那南海的海底仍然沉默著許多船隻。就是一條條普通的船,可滿載著瓷器,所謂瓷器,就是許多瓷碗。作者看到此處,我不得不驚歎!我內心裏驚呼:中國的平民百姓,利潤的驅使,使你們比漢武大帝更加雄才大略,你們比諸葛亮更加聰穎智慧!
可惜曆史沒有成就你們的大業啊!否則,哪裏輪得到西方列強在中國麵前驕恣逞橫?
中國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後來漢武帝收複河西走廊,之後東漢班固班超使西域各國賓服,絲綢之路未曾斷絕。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有一條是從四川經過雲南再通往緬甸印度的一條道,而蜀錦更是天下聞名。川中不可謂沒有資源。
魏蜀吳三足鼎立,魏蜀是主要的矛盾。魏國采取守勢,等待國力恢複,時日一長,人口數量和經濟實力都會碾壓蜀漢政權。諸葛亮不是沒有認清這點,而匡扶漢室的決心他從未動搖。可是他沒有變革圖強的魄力,隻知道一味盡忠,博得後世美名。
戰國時,七雄並立,他們相互之間欺詐兼並,無所不用其極,不可謂不是“危急存亡之秋也”。那時候的韜略家為了圖強,能從諸侯國內部管理上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要能在戰國中立足,必須圖強,想別人之所不能想,思別人之所不願思。他們突破了常理,和自身時代局限,超越了同時代的世界各國。中國頭一次有了革命性的變化。吳起、衛鞅,遇到諸葛亮同樣的困局,會不會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味盡人事?
在人才培養發現,組織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麵,這位古代的“智絕”也是乏善可陳,完全沒有半點一星的先進管理思想。治國理政方麵諸葛亮意識到了什麽結果是正確的,可是沒能突破傳統思維找到進一步強國的發展理念。所以,“智絕”的用人方略和教育政策,還是一五一十的孔孟說教那一套,沒有製度方麵的保障,蜀漢政權人才凋零,後繼乏人。
這個可惡的武鄉侯,一個勁兒的北伐、北伐、他還要北伐……我要是個老百姓,肯定苦不堪言了,一定會抱怨:“那個人又要北伐了。”
蜀漢的經濟被用來無休止的征討魏國,拿什麽保障國計民生?
諸葛亮很能幹,我絕不否認。七擒孟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智取三郡,降服薑維,揮淚斬馬謖,發揚法的精神!減灶勝魏軍,射殺張合,退兵斬王雙;又造雞公車,發明孔明燈,祁山鬥智,樣樣都行。孫權稱帝,他還恭維人家一番,好獲得外援。這個領導,什麽都會,可他就知道自己一個勁兒的猛幹,怕下麵的人處理不好,所以就事必躬親。最後活活把自己累死了,秋風五丈原,留得後世美名。
後世的大詩人是怎麽表揚他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治國理政和帶兵打仗,很富有個人品格魅力,很多細節上是值得後人借鑒和學習的。火燒藤甲兵,他不得已而為之,謂“自損陽壽”;兵過瀘水,為死難的將士祭奠;不殺孟獲,是為了獲得遠人之心;殺馬謖,自貶丞相之職,是為了給眾軍一個交代;魏軍來攻,正值蜀軍輪班,諸葛亮以信治軍,蜀人愛戴。不勝枚舉!諸葛亮是優秀的領導。
但優秀的領導比不上先進的製度。先進的製度是能改變兩個國家力量的根本性對比的,所以製度的威力能根本上扭轉國力差距。
諸葛亮這個優秀的領導,不管他怎麽優秀,都沒能改變魏蜀之間的力量懸差。反而,他和他的繼任者窮兵黷武,過早過快的消耗了蜀漢不多的國力,無意識裏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危機之時,就是轉機之時。諸葛亮和後來的中國曆史擔當者,都沒有足夠的意識到製度和人民在曆史中的創造性作用。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肩上還承擔著中國曆史進步的責任,一味的逞個人之能,留個人之名,何為英雄?哪兒來的“智絕”?
糞土當年萬戶侯,到底是一幫帝王將相的故事,算不得為人民服務。諸葛亮等人死後,中國的古代史又持續了很久。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華民族的危機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愈演愈烈!此時,時代的敵人已經遠不是“篡漢者”的陰謀家了。西方和日本都跑在了近代變革的前麵,中國之前的一切智者都落伍了。
值此國難之際,民族危機存亡關頭,智絕們的腦袋再次處於緊繃狀態,他們探尋著各種各樣的救國良方。怎麽辦?變革!
今天的中國仍然在變革圖強。
可惜曆史的今天不能和昨天對話,今天的故事無法告訴昨天。無窮無盡的智慧,哪裏探尋的完?隻好把未完成的心願囑托後人,把未解決的問題和心中的疑惑都留給後人。擔當身前事,何計身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