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追風少年(1)

字數:349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一場大遊行給甘光複同學的心靈極大地震撼,他深切感受到了地殼底下熔岩的湧動,感受到了以學生工人為主民眾覺醒的澎湃之力。
    躺在臥室寬大的雙人床上,他覺得自己從靈魂深處得到了一次蛻變;此刻,他的目光明亮而執著,仿佛能穿透屋頂直達繁星璀璨的夜空。
    他重新審視自己,不斷自我反省,一種從未有過的緊迫感、使命感湧上心頭……
    林耀宗從上海打來電話,他的船隊已到上海,上青天和文具廠訂購的貨物明天就可抵達南京卸貨,屆時他將隨船赴寧。
    甘光複同學見到林耀宗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禮拜後的上海。
    五月十六號,上海要與rb東京的高中生舉行一場數理化競賽,教育部蔣夢麟部長十分重視此事。
    原來rb四月初就派出參賽隊伍,參加在英國倫敦舉辦的1928年高中生數理化奧林匹克錦標賽,雖然我國也接到了邀請,但由於經費等多種原因,教育部婉拒了此事。現在rb參賽隊伍回國路過上海,臨時駐足休整,rb駐滬領事館的文化參讚向教育部發出邀請,想與中方比試一場,還說了許多相互交流學習的外交辭令。
    眼下,正值濟南慘案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小鬼子突然來這麽一出幺蛾子,其用心險惡,不言自明。
    雖然近期的主流媒體鋪天蓋地都是關於濟南慘案的消息,但還是報道了rb高中生在倫敦數理化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了一金一銀的好成績,其他人也許不關注此事,但教育界豈能不知。
    想從軍事和文化雙重領域打擊中方,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教育部決定迎戰,決不能讓小鬼子這赤果果的陽謀得逞,當即決定從上海、南京、北平、天津各抽調三名高中生組隊參賽,打擊rb強盜的囂張氣焰。
    由於時間緊迫,參賽隊員務必於13號以前趕赴上海參加臨時集訓,北平天津的同學已經乘坐歐亞航空的專機前往上海,南京這邊由匯文中學的陳元初老師帶隊參賽,甘光複同學霍然在列。
    11號下午,匆匆收拾行囊以後,甘光複同學就踏上了趕赴上海的列車。
    參賽隊伍在複旦大學集訓,蔣部長在開班儀式上親自給同學們鼓勵加油,讓同學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不要有任何思想顧慮,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努力為國爭光。
    任何事情,隻要牽扯到‘為國’二字就是一種莊嚴的使命,參賽的隊員們都清楚其中的分量,感到責任重大,沒壓力純粹就是一句假話。
    三天的輔導時間,數理化各一天,主要給同學們普及奧林匹克競賽中常見的題型與陷阱,南大的周院長就是輔導老師之一,教育部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說來也湊巧,南京參賽的都是匯文中學甘光複的同學,在模擬聯考中數理化的第一名。
    得益於匯文中學提前推行了課外輔導教材,競賽的題型大多數都有涉獵,所以在輔導中甘光複他們理解的最快,周院長發現這個問題之後,翻閱了同學們帶來的輔導習題集,認為這是目前最好的臨時教材,便迅速組織人手,選編出囊括各類題型的典型習題,讓隊員們突擊熟悉,以免到時候抓瞎摸不著門道。
    參賽試題由寧滬各大高校聘請的外籍教授封閉出題,這是中日共同商議後折中采取的雙方都認可的結果。
    1903年,馬相伯抱著“啟發民知,教育救國”的信念,傾其家產,創辦了震旦學院。
    後幾經波折,又擷取“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二句中的文字命為校名。
    1905年“複旦公學”由此誕生。
    在坎坷艱辛中學校不斷發展壯大,1917年“複旦公學”完成大學建製成為“私立複旦大學”。
    在複旦大學相輝堂左前方的綠樹掩映之下,有一棟被稱為“小白宮”的樓,它,就是著名的數學樓。這座羅馬建築風格的樓宇總共有四層,門前有四根石柱撐起二樓的圓形陽台,顯得雍容不凡。這裏也是數學英才的搖籃,蘇步青、穀超豪、李大潛……這些名字都與這座典雅的建築緊緊相連,使得她的氣質由內而外地散發。
    1928年5月16日,中日中學生數理化奧林匹克競賽就在數學樓的會議室舉行。
    第一場競賽是數學,監考老師都是外籍教授。
    一拿到試題,甘光複同學眼前一亮。
    他沒有急於動筆,而是仔細審了一遍題,幾乎沒什麽難度,他的目光落在最後一道十分的加分題上。題中設置了不少陷阱,難度超出了普通高中數學的範疇;如果利用高中所學的公式定理,隻有一種途徑可以解答,而且非常繁瑣和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理清了思路,甘光複同學開始動筆答題,一小時左右就把比較容易的部分全部解答完畢,優美的數學符號就像印刷體一樣令人賞心悅目。
    在草紙上,甘光複同學數次探索,終於找出了解答最後一道難題的最佳路徑,他的嘴角也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這道加分題,他用最簡潔的步驟解答以後,又用更高一級的大學知識解答了一遍,最後複查一遍確定無一遺漏之後,便舉手提前交卷。
    “這位同學,時間尚早,你再審核一遍。”
    一名俄羅斯教授用流利的漢語提示他。
    “謝謝老師,我已經審核無誤,可以交卷。”
    甘光複同學踏出考場的第一時間,守候在走廊的周院長和陳元初老師大驚失色。
    “甘光複,你怎麽這麽早就出來了,是不是早早就放棄了?”
    陳元初老師上前拽著他的手說道。
    “陳老師,周院長,您看學生是輕言放棄的人嗎?沒事幹坐在考場裏難受啊,還不如早點出來和你們聊天。”
    “胡鬧,如果考砸了有你小子好看,快到教研室給我們說說你的答案。”
    蔣部長看到甘光複同學的第一時間也是相同的表情:“還有四十五分鍾的考試時間,你小子怎能這樣草率呀!你給我們再答一遍,讓我們看看是否與標準答案相符。”
    看著圍在自己身邊的老師們一個個熱切期盼的目光,甘光複同學隻好妥協,乖乖做起了小學生。
    當甘光複同學抄完最後一道題的答案時,奧林匹克競賽中日友誼賽的第一場比賽也敲響了結束的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