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亙古奇觀

字數:528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匯文中學參加五省聯考的學子兩百四十多人,招生工作結束以後,一片嘩然,匯文中學的上榜率達到了驚人的90%以上,一時間老校長的辦公室裏電話鈴聲不絕,都是同行來電祝賀匯文中學取得如此驕人的佳績。
    顧凱文校長談笑風生揮灑自如,順便把麾下的教師和學子都誇上了天,就連在座的俞老夫子和一眾骨幹教師都覺得不好意思。老校長渾然不覺,還覺得高度拔的有點不夠,通話間歇,讓他們提供更多的賣點,自誇也要誇出創意和高度來,以便坐實天下第一中學這個響亮的名頭。
    甘光複同學關於擴招改變方向的提議撥雲見日,為老校長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擁有四萬萬五千萬的大中國,民國時期識字率還不到可憐的百分之二十。
    從明清到民國時期,中國的文盲很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執政者之所以不像外國那樣創造機會讓民眾識字,主要是有這樣的執政理念作祟,認為文盲越多老百姓就越聽話便於統治。
    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打醒了國人,教育界的有識之士才逐步認識到科教興國是華夏複興的必由之路。
    師資力量極度缺乏一直是阻礙教育大發展的短板之一,民國時期全國各地幾乎都相繼辦起了師範學院,培訓師資力量,加快教育發展。
    當顧凱文校長在匯文中學評議會上拋出這個高大上的議題以後,全校教職員工一致讚同這個主張,‘華東師範大學’,這個霸氣十足的名稱更是刺激的這些自命不凡的家夥們群情激昂熱血沸騰。
    老校長立即著手行動起來,請江蘇教育廳廳長、中央大學校長張乃燕到匯文中學做客,研討此事的可行性。
    匯文中學的兩個校辦企業紅紅火火,簡直就是兩頭吸金的奶牛,自身就有強大的造血功能,這可在全國的中學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張乃燕也覺得此事大有可為,經過幾番斟酌,一個最可行的方案便新鮮出爐——
    匯文中學與惠文女子中學合並辦學,利用惠文女中原來的校區,再征用兩座校區之間的一片民居,作為新設立‘華東師範大學’的院區綽綽有餘。
    惠文女中隻有區區三四百名學生,融合到匯文中學根本就無須大動幹戈,即便是將來設立‘女生部’也問題不大。
    邀請惠文女中的劉英姿校長座談以後,這位風風火火的女強人也極為讚同這個項目,於是,匯文中學一份新的擴招計劃便新鮮出台,江蘇教育廳加注意見以後直接送達教育部,等待研究批複。
    國民政府的二次北伐已經全麵結束,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1928年6月15日,國民政府發表《對外宣言》,要求與各國遵正當手續另訂新約。6月20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直隸省改為heb省,舊京兆區各縣並入該省;北京易名北平,簡稱平;北平、天津為heb省特別市。6月27日,張學良返回奉天。7月1日,張通電停止戰爭,並開始與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商洽合作事宜。7月6日,蔣介石及參加北伐的主要將領在北平香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舉行北伐完成的祭告典禮。
    皇姑屯事變張作霖死後,他的兒子張學良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國民政府勸說張學良改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
    rb為把東北變為它的殖民地,威逼張學良在東北“獨立”,借向張作霖吊喪之機,派人到沈陽,威脅張學良說:如果東北不聽rb勸告,“而與暴動的南方達成妥協之類事情,為了維護rb帝國既得權利,則將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動”。並聲稱:rb政府對於東北易幟一事,一定要幹涉到底。同一天,日軍在沈陽舉行大規模演習,向張學良再三示威。
    張學良肩負國恥家仇,不顧rb的武力威脅,毅然於1928年底發表通電,宣告東北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史稱東北易幟。
    這樣,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此時此刻,南京總統府正忙於厘清各種關係,安撫新納入麾下的軍政各部,匯文中學屁大點擴招一事,根本就排不到國民政府的議事日程,眼看就要無限期的擱置下去了。
    雖然躊躇滿誌胸有乾坤,但此時就像心急漢遇到了慢郎中,老校長幹著急也沒有絲毫辦法,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從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老校長看到了一絲契機。
    五省聯考以前都是省內各大學自主招生,每個省隻有可憐的幾所大學,哪有學子選擇的權利,隻要能被大學錄取就是祖墳冒青煙,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可五省聯考就不一樣了,統一考試,統一錄取,學子的選擇權就大了,但學子們仍然沒有填報誌願選擇院校的權利。
    雖然是摸著石頭過河,但規矩總是要有的,教育部和參與的五省市最終征求多方麵意見,把參與招生的院校劃為三個等次,按分數錄取招生。
    按說試行草案通過以後就形成了正式文件,你不樂意也要執行,但聯考成績一出來,開始錄取招生的時候,問題凸顯出來了。
    作為第一批優先招生的中央大學按分數確定生源時,發現不對勁了,南京城的學子整體成績突出,優勢明顯,竟然占去了百分之六七十的比例,這讓人情何以堪。
    中央大學作為亞洲第一的高等學府,將來要麵向全國選拔優秀人才,如果照單全納還不淪為‘江蘇大學’或者‘南京大學’;其他省市的同樣也不樂意,五省聯考,總不能讓我們陪太子讀書,剩下三瓜兩棗寒磣誰啊!
    身兼江蘇教育廳長和中央大學校長職務的張乃燕也左右為難,最後沒有堅持原則,把皮球踢給了教育部大學院和五省聯考招生委員會,最後臨時搞出一個調劑名額,插花招生的救濟性方案,大範圍征求意見肯定來不及,隻好強行通過執行。
    日奶奶滴,最後的惡果就是南京城無數臨近錄取線的學子吃虧了,猶如後世的‘一本’隻能進‘二本’院校,該進‘二本’的滑落到了‘三本和專科’院校。
    新規矩製定出來以後,招生工作進行的雷厲風行異常迅速,八月末,提前批次的大學已經陸續發出了錄取通知書,造成了既定事實。
    陸續有學子向學校反映過了分數線沒被錄取的問題,引起了南京各大中學的重視,臨時調整錄取規則的真相終於浮出了水麵。
    真是欺人太甚,老虎不發威還當成病貓了,幾個屍位素餐的官員就敢輕易剝奪南京數萬學子金榜題名的權利,是可忍孰不可忍。
    南京城各大中學的校長齊聚匯文中學商討,要老校長扛大旗拿主意,帶頭為南京學子伸張正義和權力。
    九月三日,秋陽似火,南京城各個中學的遊行隊伍陸續在匯文中學門口集合,十點鍾浩浩蕩蕩的大部隊打著巨額橫幅,高呼口號,向中央大學進發。
    提前得到消息的金陵各大媒體紛紛派出記者,一路緊隨,采訪第一手新聞資料。
    遊行隊伍打頭陣的是南京匯文中學的師生,最前列是精神抖擻義憤填膺的顧凱文校長,最耀眼的是老校長手中金光閃閃造型奇特別具一格的彈殼文明棍,這是甘光複同學孝敬老校長最心愛的禮物。
    甘光複同學跟隨老校長的身後,指揮同學們抬著茶幾、藤椅,懷抱暖水瓶和老校長的大號茶杯,就連納涼的蒲扇也沒有遺漏,完全就是一副要打持久戰的樣子。
    遊行隊伍在中央大學門口封堵的嚴嚴實實,擺開了陣勢,
    甘光複同學馬上在老校長的前麵擺上了茶幾藤椅,給茶杯蓄滿了清熱解渴的菊花茶水,還特麽在一旁貼心的架起了大喇叭。
    “屍位素餐,禍國殃民!”
    “科考舞弊,嚴懲不貸!”
    “坑害學子,千古罪人!”
    …………
    幾千南京城畢業的學子在先生的帶領下發出了聲聲怒吼,響徹雲霄;前來聲援的學生家長和喜歡湊熱鬧的市民一路跟隨而來,黑壓壓聚集了數萬人,一起搖旗呐喊,聲勢驚人;苦了忙前忙後的黑衣警察,大汗淋漓,忙活著維持秩序,以免發生踩踏事件。
    口號告一段落,顧凱文校長清清喉嚨,慷慨激昂開始宣讀聲討檄文……
    好家夥,老夫子從三皇五帝講到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從四書五經掰扯到了文字獄,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有一萬種理由讓人相信,導致天朝大國貧窮落後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屍位素餐的貪官汙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博得圍觀者和中央大學師生的陣陣喝彩。
    老校長演講的間隙,中央大學的許多國學大家紛紛上前打招呼給老夫子鼓勁撐腰,許多中央大學的的女教師,同樣湊前與劉英姿校長執手,卿卿我我相談甚歡。
    敵友不分,校門內外的學子也見怪不怪一片祥和,成了一道最奇特的景觀。
    國立中央大學的領導班子全員出動,畢恭畢敬給老校長和大家賠不是,說張乃燕校長已經趕往教育部,緊急商議處理結果。他們一定會及時把學子們的訴求轉達給有關部門,肯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勸大家回校等待。
    畢竟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行,訴求的目的已經達到,老校長也沒有過分為難他們,一揮黃銅彈殼拐杖,示意遊行隊伍啟程,向總統府進發。
    看熱鬧不嫌事大,甘光複同學及時大聲吼道:“老校長有令,把中央大學的牌子摘了,得不到滿意答複,這裏也配不上這塊匾額的名頭。”
    老校長來不及製止,早有一幫身高體壯的學子呼啦啦上前,三下五除二就把高高懸掛的豎牌摘下來,作為戰利品扛在肩上,得意洋洋的回歸,引起了人們舒心的大笑。
    國立中央大學的門頭還未來得及更換,於右任老先生題寫的校名暫時落在豎牌上掛在校門口,誰料想現在成了人家的戰利品。
    老天爺,多少年沒看過這樣的大戲了,今天總算開了眼界,看來這次真把南京城的學子惹急眼了,竟然搞出這等瘋天日地的騷操作,亙古未聞之奇觀,也是讓人醉了。
    東南形勝,金陵城自古臥虎藏龍,隻要票票充足,刀客明天繼續演繹精彩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