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字數:1511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世紀大提速 !
    1
    淩水站正式全麵使用的那一天,現代化的淩水站裝扮一新,巍然聳立在古老而又煥發青春的淩水城。車站廣場彩旗飄飄,鑼鼓齊鳴,黃士煒魏市長和專程從北方鐵路局趕過來的王誌康,一起參加淩水站候車大廳的剪彩儀式。
    魏市長代表當地政府做了簡短的發言,“我們對鐵路係統廣大幹部職工始終奉行鐵路運輸為國民經濟服務的宗旨,以服務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千方百計搞好重點物資和旅客的運輸,並做出積極的努力,新的淩水車站建設,是北方鐵路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舉措,奏響了鐵路建設的迎春曲,充分發揮鐵路大動脈和先行官的作用,為振興淩水經濟和加速淩水市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淩水市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對此,我代表淩水市政府和淩水市八百萬人民對鐵路方麵的支持表示感謝!”
    王誌康的發言慷慨激昂,“在鐵路和地方政府及各界共同投資建設的、具有現代化的淩水站,以嶄新的麵貌開放使用,充分表達了淩水市政府和各界,以及淩水市人民對鐵路的厚愛,他們為該建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這是地方政府和各界與鐵路密切合作的結果,打破了北方鐵路局獨家建設鐵路車站的先例,這說明建設鐵路已不再隻是鐵路自己的事情,這一點北方鐵路局全體員工將永遠銘記,並將這一切化為更好地為繁榮淩水經濟服務的實際行動。淩水站奉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高標準、高檔次、高品位的服務,為旅客提供安全、優質、稱心的服務,來回報淩水市人民,同時也將通過淩水站這個窗口,使社會各界更加了解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給百年鐵路帶來新的生機,不辜負各級領導和淩水市人民的重托,在全路運輸係統爭創一流,為淩水人民爭光。”
    接下來原本是應由陳英發言,可陳英在會議議定時,堅持讓劉義德代表車站職工,同時也作為退休職工來發言。劉義德果真不同凡響,他聲情並茂,情真意切,“在130年前,火車的轟鳴聲震撼了沉寂的********;今天,中國鐵路已經穿越了三個世紀、跨越新舊兩個社會。回顧那些平坦與坎坷交織,歡欣與痛惜共存的鐵路發展曆程,穿插其中的路標讓人刻骨銘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現代化的淩水站的建成使用,使我們沐浴著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徐徐春風,感受著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強勁步伐,越發明顯感受到了鐵路嬗變後還給人們思想上的震憾和情感上的積澱。”
    王誌康向一邊的陳英望了過去,露出一線讚賞的目光。當初研究儀式議程時,黃士煒不讚成劉義德發言,認為陳英或是譚連民發言合適,而陳英說:“這是情感問題,如果沒有職工來發言,就缺少了職工才是鐵路發展的基礎,至於代表鐵路方麵,不是有王局長嗎,咱們車務段方或是車站方,都可以由王局長代表了。”
    陳英的意見,最後得到了王誌康的支持,這樣才會有劉義德具有抒情色彩的精彩發言。
    “新的淩水站的使用,預示著一個新的世紀的到來,為淩水市麵上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她將與時代挽手同行,與鐵路跨越式同步發展,在經濟建設的征程上凱歌頻傳。”
    劉義德的發言,把會場氣氛推向高潮,在熱烈的掌聲中,領導與各界代表把彩帶拉得長長的,一起為新建的淩水站剪彩。
    頓時,車站廣場禮炮鞭炮鑼鼓聲響城一片,不絕於耳。
    王誌康、黃士煒與魏市長、軍分區首長、石油係統負責人以及市裏各界人士在陳英的引導下,參觀淩水車站的各種設施。隨同魏市長一同參加淩水站剪彩儀式的還有祁一軍和錢主任,在參觀淩水站時,祁一軍與譚連民一直走在人群的後麵,說起了那天喝酒的事,兩個人互相打著趣。
    祁一軍看到走在人群中的錢主任,喊了一聲,“錢主任。”
    錢主任聽到喊聲站了下來,看到譚連民還有些尷尬,今天剪彩儀式上,他一直都在躲避著譚連民,這時不得不與譚連民打了聲招呼。三個人邊走邊聊,大家陸續走進了淩水車站的軟席貴賓室,分別坐了下來。錢主任坐在了譚連民旁邊。
    領導們互相間聊著,暢談參觀新建的淩水站的體會,並提出各自的意見。
    這時,錢主任把臉湊近譚連民,說:“譚段長,我一直想找個專門的機會,與吳彩霞一起跟你道歉。”
    譚連民感到驚訝,說:“錢主任,這是什麽話說的,都是工作上的事。”
    “不,其實吳彩霞因為工作被撤了職,她心裏不舒服,做了很多的事,我從中也沒有起到什麽好作用,給工作及您個人帶來了很多負麵的影響。那天,吳彩霞去看楊啟才,兩人談了好多,剛好我也去看他,聽到了他們的談話,回來後,我和吳彩霞都進行了反思,覺得我們有點太過份了。”錢主任誠心地道歉。
    “錢主任,別說了,我這個人毛病也不少,我還請你們多原諒呢。現在這一切都過去了,通過這些事,我們還成為了好朋友,以後麻煩錢主任的事多著哪。”譚連民顯得很大度地說。
    錢主任興奮異常,連連說:“有事你說話,我願效犬馬之勞。”
    2
    全路的中間站管理現場會,在淩水車務段如期召開。鐵道部及各鐵路局主管運輸的領導出席了會議,各鐵路局客貨運處長及即將提速的主幹線特等站和車務段的站段長、黨委書記,加上北方鐵路局所有的基層站段長參加了會議。
    鐵道部黨組成員,就是那個驗收組的負責人親自參加了會議。在會上,他做了重要講話,“鐵路現代化不僅是一條現代化的鐵路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現代化體製。鐵路內部經營管理體製和生產力布局調整力度比較大,這也是推進鐵路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方鐵路局的改革是成功的,撤消分局,合並站段,精簡機構,改革力度大,成效顯著,下一步將在合適的時機在全國鐵路進行推廣。
    “北方鐵路局成功的經驗,為鐵路體製改革做出了示範。在北方鐵路局撤銷分局過程中,有近萬人受到了衝擊,但是鐵路局沒有將一個人推到社會上,而是全部內部消化了。主要是分流到多經部門、安排學習再深造或者暫時性離崗和提前退休。同時,北方鐵路局還進行了主輔分離的改革,將包括鐵路學校、醫院和幼兒園等輔業移交給社會。
    “這次現場會立標打樣,就是在局部快速突破,是全麵規範管理,提升運輸部門整體形象的有效手段;把握規範管理的精髓,為低成本、高質量跨越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迅速全麵地提升中間站的管理,實現運輸部門的整體跨越。
    “再過十幾天,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全國鐵路大麵積的提速即將開始,新的運行圖將正式實施。通過淩水車務段的這次現場會,要大家知道提速前的緊迫性,通過向淩水車務段的學習立標打樣經驗,每個有關提速的車務段,要在一周內完成準備工作,並由各鐵路局相關部門進行驗收,為提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淩水現場會結束後,北方鐵路局馬不停蹄,緊接著就地召開全局站段長、黨委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這樣重要的會議,經過了撤並站段,會議已經沒有去年五一節撤消分局時的那麽多的領導,生產站段撤並到了40%,領導幹部也就沒有那麽多的人了,這樣的會顯得精幹,務實。
    王誌康在會議動員時,說:“之所以在鐵道部的現場會一結束就召開全局工作會議,就是為了讓大家利用有效的時間,發揮有效的作用。這兩個會召開的重要性,就是在提速前,進行提速的總動員。這次全路提速調圖,幾大幹線的部分地段線路基礎達到時速200公裏的要求,提速網絡總裏程將達到16500公裏,其中時速160公裏及以上提速線路7700多公裏,而且是提速不提價,我們將這次提速與各站段領導的業績結合起來。會議期間,鐵路局將與各站段領導簽定責任狀,除了提速的要求外,對站段的業績考核主要有下列四項內容:一是效益指標,主要包括運輸盈虧和淨資產收益率,其中對運輸盈虧目標考核實施一票否決。二是安全指標,包括行車安全、人身安全和資產安全,也按有關規定進行一票否決製。三是效率指標,在考核中增長率加了貨車周圍時間考核指標,有利於挖潛提效,體現了鐵路抓內涵,擴大再生產的工作思路。四是服務指標,主要考核路風事件、旅客重大傷亡事故,體現鐵路以人為本,提高運輸服務質量的指導思想。”
    王誌康從講台上站了起來,提高了聲調,氣宇軒昂地說:“再過十幾天,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全國鐵路世紀大麵積的提速即將開始。我們鐵路局的各位領導除了主管運輸的副局長在鐵路局總調度室坐鎮指揮外,都將深入到運輸生產一線,那天我就留守在淩水,我們務必要打勝鐵路提速這關鍵的一仗!”
    鐵道部領導離開淩水時,專門指示王誌康通知譚連民和陳英去送行。
    在軟席候車室,王誌康說:“今天叫你們過來,談話主要有兩個議題,一是宣布鐵道部對譚連民同誌的任命,另一個由我來通報鐵路局黨委的決定。”
    譚連民與陳英麵麵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鐵道部領導笑著說:“你們倆人都不要緊張。我宣布鐵道部黨組的任命,由北方鐵路局黨委常委研究,報請鐵道部批準,免去譚連民同誌的淩水車務段段長職務,調任北方鐵路局任副局長。”
    譚連民不知說什麽才好,懵懂地追問道:“那車務段段長由誰來擔任啊?”
    看到譚連民的莽撞,把一屋子的人都逗:“那可就是王誌康同誌的事情了。”
    王誌康笑著說:“譚連民你是不是太著急上任了,我告訴你,提速前,你仍要堅守崗位,在此期間,淩水車務段出現所有的問題,都將由你負責。”
    譚連民難為情地說:“我也是怕我趕不上提速在一線工作嘛。”
    “不過,我為你選了一個合適的接班人。”王誌康說著話,便朝向了陳英,“鐵路局黨委常委已經研究過了,任命陳英為淩水車務段段長,陳英將成為鐵道部最年輕的,而且唯一的女車務段段長。”
    大家都向陳英表示祝賀,陳英沒有一絲興奮的表情,王誌康以為她也同譚連民一樣的想法,說:“你們工作交接要等到大提速後,在此之前暫不對外宣布。”
    王誌康的話音未落,陳英說道:“局長,這個任命我不能接。”
    大家都很驚訝,王誌康詫異地問:“你拒絕接受任命,有什麽困難嗎?是不是你認為一個女同誌,不能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哇?你要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
    陳英紅著臉沒有說話。
    譚連民接上話,說:“陳英,你可要考慮好,這是組織上的決定。”
    陳英聲音不大地說:“組織上的決定,我服從,但我要保留意見。”
    王誌康挺奇怪,說:“你以前挺利索的,今天怎麽婆婆媽媽的了。”
    陳英笑著說:“我本來就是女人嘛,就應該婆婆媽媽的嘛。”
    3
    譚連民與陳英、李春山正在研究大提速的準備工作,常寶學敲門走了進來,說:“剛才楊書記的家屬打來電話,說楊啟才病危,楊啟才讓咱們給他準備車,他說在他死前一定要到新的淩水站來看一看。”
    譚連民沒有說話,隻是把征詢的目光投給了陳英。
    陳英激動地說:“聽父親說,楊書記也就是這兩天的事了,他在淩水站工作和建設中嘔心瀝血,在他死前不能回到這個讓他牽掛的地方,他會閉不上眼的。”
    譚連民當機立斷,說:“咱們現在就安排車,陳英,寶學你們一道過去迎接楊書記,了了他的心願。春山,咱們在家準備一下,讓楊書記滿意。”
    當接楊啟才的車進入車站廣場時,譚連民李春山等車務段及車站領導早己等候在那裏。楊啟才坐在輪椅上被陳英和常寶學推了下來,看到譚連民他們,他用微弱的聲音,責備道:“你說大提速的事這麽忙,你們還過來陪我幹什麽,我有家屬陪著就行了。”
    楊啟才的家屬和子女們,都從另一個車上下來,看得出他們是有備而來。讓譚連民感到意外的是陳教授帶著醫護人員也從車上走了下來,這就是陳英的細心,她把每一個小的細節都處理得十分到位。
    譚連民忙說:“你說的是什麽話呀,現在你仍是淩水車務段的書記,你這是回來視察,回來工作的。”
    楊啟才期待的目光一亮,難為情地說:“我給你們添麻煩了。”
    陳英推著楊啟才的輪椅順著為殘疾人準備的坡道走進了候車大廳,候車大廳的恢宏的場麵,讓楊啟才的眼睛霎時一亮。陳英俯身下去,說:“楊書記,淩水站的建設凝聚著你的心血,這裏就是你的家呀,,我們還要聽聽你的指示。”
    楊啟才用低啞的聲音說:“我哪裏還有指示,這麽一個宏大的候車大廳,有那麽多的現代化的設施,還有那些生活裝飾品點綴,突出了人性化,生活化,讓你們搞得很溫暖,旅客確實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呀,好,好哇!”
    楊啟才在大廳裏巡視了一圈,他的精神狀態很好,但還是讓人擔心他的身體狀況,譚連民勸說:“楊書記,你看這裏的旅客人較多,難免有些嘈雜,咱們是不是坐電梯到車站上麵旋轉的觀景台去看一看。”
    楊啟才依依不舍,再次環顧了大廳的一切後,點了點頭。
    在同誌和家人的簇擁下,大家乘坐電梯來到了淩水站的最高處的觀景台上。趁著間隙,譚連民感激地對陳英父親說:“陳大夫,你看這又要麻煩您了,謝謝。”
    陳英在一旁攔過話來,頑皮地說:“譚段長,你咋這麽客氣了,是不是要當副局長了,不把自己當成淩水車務段的人了。”
    譚連民臉上發窘,陳教授卻認真地說:“楊書記這種狀態並不好,你別看他精神十足,可這是病態。”
    譚連民吃驚地問:“你說他是回光返照?”
    陳教授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別處。
    楊啟才此時坐在輪椅上,從旋轉的觀景台上,可以俯瞰整個淩水城,淩水城高樓聳立,鱗次櫛比,一切盡收眼底。楊啟才十分高興,這個觀景台,當時是他的設想,在工程施工中加進的項目。
    順著觀景台再往眼下看去,是淩水站繁忙的運輸現場,楊啟才詭譎地一笑,對譚連民說:“這裏是我最後的事業了,我為淩水站而驕傲,這也是我的榮耀。”
    譚連民眼含著熱淚,說:“楊書記,這裏將永遠銘刻你的名字。”
    楊啟才欣慰地笑了,而就在這笑容裏,他盍然而去。大家都以各種稱謂傷痛欲絕呼喚著楊啟才,而他卻一直凝固在滿足的笑容之中,也許這就是他最後的牽掛吧,他才會這樣安心地坦然而去吧。
    在市殯儀館召開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
    楊啟才同誌永垂不朽的墨色橫幅懸掛在大廳的中央,大廳的四周排放著佩著挽帶的花圈,楊啟才安祥平靜地躺在鮮花之中。
    王誌康等各級領導出席了追悼會,告別儀式由黃士煒主持。
    王誌康代表北方鐵路局親自為楊啟才致悼詞,曆數了楊啟才工作上的成績和榮譽,王誌康悲痛地說道:“我們失去了一個好黨員好同誌,好的領導幹部。帶著人們對你的懷念和敬仰,就這樣無怨無悔地走了!”
    他強忍著悲痛,最後說:“楊啟才同誌安息吧。”
    他的話震撼感染著在場所有的人,大家嗚嗚咽咽變成了不可遏止的悲痛的海浪之聲。在哀婉地音樂聲中,人們緩緩地走動,開始瞻仰楊啟才的遺容。
    譚連民、田小彤、陳英、楊斌是最後一撥來到楊啟才的身邊,默哀,鞠躬。
    吳彩霞走在隊伍的最後,悲愴地慟哭,“楊啟才,我永遠地敬佩你。你看看呀,你看看呀,大家都來了,都來為你送行了啊!”
    4
    譚連民與田小彤一同乘坐著黑色的轎車從火葬場回來,心情一直壓抑鬱悶,不時還發出歎息聲,譚連民抱怨自己沒有照顧好楊啟才。田小彤安慰著譚連民,說:“楊書記的去世,是積勞成疾患上肝癌,你別總在自責了。”
    “那也是常年累月的辛勞造成的,他不像我們大學畢業就進了機關,一直堅持在生活最艱苦的地方工作,是一步一步從工人堆裏腳踏實地做到了領導幹部,他對工作有那麽一種拚命精神,他身體早已透支了。”譚連民禁不住地感慨道。
    田小彤看勸說不起作用,隻能用轉移話題的辦法,說:“楊書記這麽一走,車務段要配新書記了吧?”
    譚連民雖然還沒有從火葬場的陰影中走出來,為了應對田小彤,他悄悄地,當然表情中也流露出幾分驕傲地把對他新任命的消息告訴了田小彤。
    田小彤聽後,顯得很高興,“我應該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父親。”
    譚連民聽到田小彤的聲音不自覺地大了起來,煞有介事地看了一眼前麵開車的司機,把食指豎在了嘴唇上,發出噓聲,示意田小彤不要張揚,又悄聲地說:“現在還保密哪,要等到提速後,才去報到。”
    田小彤也壓低了聲音,說:“你走後,是不是陳英接這個段長。”
    “你怎麽知道的?”譚連民下意識地說,他還以為陳英跟田小彤透露了消息。
    “還用說嗎,這是眾望所歸嘛,隻有她那種能力才能接這個段長。”田小彤自信地說。
    譚連民對田小彤的判斷表示讚賞,說:“陳英接這個段長好是好,隻是……”
    田小彤對譚連民的話理解偏了,生氣地說:“隻是她是個女同誌是吧?”
    “不,不是。陳英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王局長跟她談話,她卻拒絕接這個令。說服從組織決定,她也要保留個人意見。你說對於陳英這樣一個女強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譚連民憂鬱地說。
    田小彤馬上意識到了原因,“這有什麽奇怪的,陳英一定是準備要個孩子。”
    譚連民恍然大悟,說:“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對呀,是不是她懷孕了?”
    田小彤嗔怪道:“瞎說什麽呀。你們這些大男人,就知道工作了,事業了,你們怎麽就沒有去替陳英想一想,你們隻知道她是個強人,而忘記了她還是一個準備做賢妻良母的女人。”
    此時的陳英與楊斌並排坐在“大巴”上,也在悄悄地談論著這次幹部的調整。
    陳英告訴楊斌說自己不準備當這個段長。
    “為什麽?”楊斌覺得不可思議。
    “你媽不是盼著要孫子嘛。”陳英溫柔地說:“楊斌,我真的考慮了,老人盼子心切,我還年輕,升遷的機會也有很多,我媽也正好退休,要了孩子後,她還能幫助我照顧孩子。”
    楊斌卻一本正經地說:“我們能趕上這個變革年代,趕上鐵路大發展的時代真的不容易,過去那些老同誌幾十年一貫製,什麽也沒有發生過改變,而這樣的機會卻讓咱們這一茬的年輕人趕上了,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把握不住這次機會,機會轉瞬即逝,你放心吧,我支持你的工作。”
    陳英笑了,陳英捶打了一下楊斌,說:“楊斌,我發現最近你的思想覺悟在提高哇,怎麽你說話也有點領導的味道了,還一套一套的。”
    楊斌注意到別人觀察了他們的動作,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悄聲說:“當段長的人了,還動手動腳的,一點也不注意影響。”
    “你是我老公,我怕啥呀。這證明我們的感情是堅固,不容別人插足。”
    “你話裏的意思我聽明白了,這是在跟我翻舊賬。”
    “你胡說什麽呀,為了你,為了咱們的孩子,我真的不想接這個令,我還是要把老公家庭孩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的。”陳英親昵地說。
    楊斌用手將陳英的身體攬了過來,真誠地說:“咱們再過幾年要孩子也不遲。”
    陳英偎在楊斌的懷裏,喃喃地說:”楊斌,我對不起你……”
    5
    鐵路大麵積提速的這一天終於在大家的企盼中到來了,新舊提速調圖將在這一天的零時進行交替。
    北方鐵路局運輸處的總調度室裏,碩大的電子屏幕上那些跳動的畫麵顯示著全局客貨運列車正常的運行,調度指揮人員在工作台前緊張有序地工作著。
    晚19時,王誌康出現在全局指揮係統的視頻顯示中,他在淩水站主持召開全局新舊交替定時電話會議。
    王誌康局長由譚連民和陳英陪同,親自來到淩水站,利用視頻,親自主持全局的調度會議。他首先讓在鐵路局總調度室坐台指揮的主管運輸的副局長對近日在新舊圖交替中出現的問題逐一環節查原因、定措施、抓落實情況進行了介紹,他還通報了當日全局各項運輸指標的完成情況。
    王誌康講話時,他代表鐵路局黨委向工作在提速一線的幹部職工表示慰問,並預祝提速調圖成功。他接下來說:“我局這次提速調圖有五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各級領導的重視。局及站段領導堅持了交班製度,每天不管有多忙,也不論在哪裏,都要準時參加運輸交班電話會議,以便溝通全局的情況。二是早做準備、早做安排,提前進入交替狀態。我局早在分局撤消後,就做出了拆扒中間站,調整生產力布局,調整了交路,並進行了落坡、減站、拔道口、曲線調直等有線改造,極大地提高了列車的運行速度目標值。三是體現在效率和效益上,社會和企業實現了效益雙贏。運能上,在沒有投入的情況下,靠挖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們立足於不花錢或少花錢就幹了大事。四是安全上的投入和保證是史無前例的。盡管我局財力緊張,但是,凡是涉及到旅客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我局在投入上都不惜財力,做到用技術保安全,用硬件設備保安全。同時,注重安全上的軟件管理,安全的長效機製深入人心。全局幹部職工形成了這樣一種共識,安全就是生命!五是鍛煉了一批人。提速調圖的準備過程,也是對全局幹部職工素質的培訓過程。通過一係列的措施,增強了幹部職工自覺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情況的積極性,各工種相互之間的責任意識很強,結合部的作用發揮得更好。”
    王誌康站了起來,揮動著右手,情緒激動地說:“在提速調圖中,全局即將交替的旅客列車就有242列,我希望在這次交替中,各單位相互配合,積極工作,要使列車的正點率達到百分之百,實現安全、平穩、有序的過渡,為鐵路跨越式發展,為這次世紀性的鐵路大提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淩水電視台對淩水站進行提速前的兩小時的全程實況直播。
    劉台長親自率隊進入淩水站,他見到譚連民後,打趣地說:“譚段長,我聽到了一條小道消息,說你高升了,將到北方鐵路局去任職,是真的嗎?今天你要給我們淩水市人民留下幾句至親至真的話語,不然我們淩水市人民怎麽會記得從這裏走出去的鐵路局的領導人呢。”
    譚連民一本正經地說:“劉台長,別開玩笑了,大提速你應該去采訪王局長,或是黃主任,更應該去采訪堅持在一線工作的陳英,我就別說了吧,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什麽角度談鐵路的這次大提速。”
    “都當副局長了,還不知道怎麽談?你就談談這次鐵路提速的重大意義。”
    譚連民實在推托不過去,隻好麵對著攝影機,接受現場采訪。
    “請問,鐵路現在的營業裏程是多少?比解放前增加了多少公裏?”記者問。
    “你這有點不像是采訪,倒像是考試。”譚連民笑著說:“據我掌握的知識,從曆史數據看,1949年之前,中國鐵路裏程數為2.1萬公裏;截至今年年底,中國鐵路總營業裏程為7.5萬公裏。增加了5.4萬公裏。”
    “你認為現在鐵路的發展地位,運輸能力在世界上是不是最高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平均增長率達到8-9%,但鐵路平均年增長率隻有1.4%。鐵路的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國鐵路以世界鐵路6.5%的裏程完成世界鐵路客貨周轉量總量1/4以上,現有運輸能力的利用效率已經非常之高。”
    “你是說鐵路運輸利用率已經達到了極限了?”
    “所以要在未來的幾年裏,大投入的鐵路的建設勢在必行,鐵路建設的新高潮不僅是鐵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因為目前鐵路已經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負麵影響。對於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要解決人民大眾方便出行的難題,隻有靠鐵路來承擔,別無選擇。但我國交通格局的不合理現狀,讓已建成的鐵路網難擔重負,鐵路的價值難以充分發揮。”
    “社會各界對鐵路運貨難、買票難的問題反映強烈,這次提速後是不是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眾所周知,客運方麵突出表現在春運、暑運和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一票難求,很多線路更是常年緊張;而貨運方麵的問題更無法回避,據介紹,目前全路日請求裝車滿足率僅為35%左右,造成重點物資運輸緊張,這種運輸情況甚至導致很多企業難以正常生產。所以在鐵道部的指揮下,進行了提速前的扒站建線及設備改造,為提速做了充分準備,應該是運籌帷幄,水到渠成,提速就是解決鐵路麵臨的這種運輸能力不足造成你說的那些問題。可隻進行幾次提速,達到現在的這種時速,還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還要進行下一次的提速,並且要建設高速鐵路,國家將在今後幾年、十幾年大量投入目標。”
    “請您說說高鐵時代將會給中國鐵路、中國經濟和中國人帶來什麽?”
    淩水電視台的記者顯然是有備而來,譚連民接受記者的采訪,回答提問時,緊張得有些汗流浹背了,但憑著他的學習,回答起問題來也算是應對自如了。
    譚連民對這個問題充滿了自信,他慨然答道:“我認為,中國鐵路的未來目標就是通過推進跨越式發展,早日實現現代化,真正做到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6
    譚連民在陳英站長辦公室裏,召集部門領導開了個短會,把預想的問題都進行了細致的梳理,而後再向下麵各中間站發布下去,以保證提速調圖的順利進行。
    會議結束後,譚連民又與陳英交換一下意見。這時,門一開,王誌康和黃士煒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看得出來,他們是從現場剛剛檢查回來,王誌康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一邊說:“今天風沙也太大了,這會影響提速的質量,我已經向機務部門做了部署,讓他們按照預案,充分考慮這些客觀情況。”
    譚連民接上話,說:“過了淩水這個風口,其它的地區恐怕問題不大,一定會保證提速後的正點運行。”
    “你們看看,譚副局長現在已經是角色到位了,從全局角度考慮問題了。他甚至能夠從鐵路未來的發展去說明問題,讓鐵路真正做到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聽到了王誌康的讚賞,譚連民清楚,王誌康顯然看了淩水電視台的實況,譚連民有些難為情,說:“王局長,您這哪裏是在誇我,這是在說我隔鍋台上炕。”
    譚連民本來是一句玩笑話,可沒有換來王誌康的響應,王誌康認真地說:“我們就需要隔鍋台上炕的領導,這是超前的意識,有了這樣的人,才會推進鐵路的跨越式發展,才會迎接我國的高鐵時代的到來。”
    幾個人都在頻頻地點頭,表示讚同。
    黃士煒看看腕上的手表,提醒道:“現在距離零點提速時間還有半個小時。”
    王誌康對著幾個人果斷地說:“咱們先去車站集中樓,然後到月台上去迎接那趟零點從淩水站發出的提速列車。”
    幾個人來到車站運轉調度集中樓時,吳彩霞守候在車站集中樓,她的胸前佩戴著一枚白花赫然醒目。王誌康走過去與吳彩霞親切握手,並向大家招手致意。王誌康問:“都準備好了嗎?”
    吳彩霞回答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王誌康語重心長地對著在場的所有人,說:“新舊運行圖交替之際的一個小時,是提速調圖中最忙碌的一個小時,你們肩負的使命很重啊!”
    吳彩霞代表集中樓的值班人員表態,說:“請局長放心,我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在調圖後的零時至1時,我站按照新圖接發貨物列車12列,辦理客車8列。重中之重的是零時後十分鍾按照運行圖新舊交替的列車相對集中,零點按新圖發出k4x次旅客列車,零時零3分仍按舊圖接入220xx次貨物列車,零時零8分仍按舊圖順延運行的t1x次客車開出淩水站,零點零10分t5x次客車按新圖要求正點通過淩水站。”
    王誌康滿意地點了點頭,對隨同的人員感慨地說:“我們就是在這關鍵的時候,才需要吳彩霞這樣沉著果斷的指揮員啊。”
    譚連民表態說:“我們這裏一切都準備好了,有吳彩霞這樣一個有經驗的老同誌鎮守在這裏,請您一百個放心吧,我們就等著王局長下達提速轉接命令了。”
    那列提速列車k4x次旅客列車,零點前一刻駛進了車站,王誌康與這些隨同大員們一同走向前去慰問列車乘務人員。
    列車長快步走向王誌康,行了一個標準的敬禮,“報告局長,k4x次列車所有乘務員已經做好了提速前的準備工作,請領導做指示。”
    王誌康握著列車長的手,說:“你們辛苦了。”
    在列車長的陪同下,王誌康等人從列車的前部向後走去,挨個車廂慰問列車乘務員。身著鐵路製服的乘務人員,如出征的戰士,個個精神抖擻,表達著他們對鐵路大提速的期待和渴望,向領導敬禮。
    月台上的大型掛鍾,已經指向零點整,列車前方的信號燈由紅色轉為綠色。
    王誌康接過值班員手中的信號燈,親自為這列提速列車發出了發車信號。譚連民、陳英、黃士煒及月台上所有的鐵路工作人員,向著列車莊嚴的敬禮。
    列車一聲長鳴,緩緩地駛出了淩水車站,列車在大家共同的目光中,駛向了陣痛後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