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皇命難違呀
字數:3429 加入書籤
重生明朝做帝王!
朱厚照最終沒有因為大量織工失業而選擇讓步且把紡織業上的利益讓給士紳。
這些被鼓動來蘇州的失業織工皆被他變成了修路的工人。
這些人在江南士紳們的織坊裏工錢也算不上好高,甚至很多一個月連一兩銀子的工錢都沒有,如今成了修路工人,工錢還漲到了一個月一兩,自然沒幾個反對的。
而文征明也帶著朱厚照交給他的任務去了南京。
他要招標。
畢竟要修路就需要石材商,需要木材商,還需要相應工匠的牙行。
而南京是大城,自然是這方麵的商賈要多很多。
但文征明回來時,在南京一些家裏涉及到紡織業的士紳也找到了他。
連此時也來南京的董宏貴也來見了文征明。
董宏貴一見到文征明回來,而且還穿著一身官袍,戴著烏紗帽,他一下子整個人臉色都不好了。
董宏貴不用想也知道文征明帶去鬧事的人肯定沒有威脅到皇上,反而成了皇帝陛下的人。
但董宏貴還是問了一句“徵仲,你怎麽回來了?跟你去的織工呢?還穿了一身官袍。”
“是啊!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其他士紳也都問了起來。
文征明作了一揖“諸位,此事說來話長,但請諸位放心,蘇州之事已解,失業的織工們已經沒再鬧事了,諸位也不用再因為這些沒工錢可賺的織工而煩憂了。”
“這話怎麽說,這麽多織工,而且不少都有老有小,朝廷怎麽可能解決了這事?”
這些士紳都頗感驚訝和失望,董宏貴甚至直接問了起來。
接著,董宏貴又問道“還有你怎麽穿上五品官服了?”
“說來慚愧,陛下已任命在下為南京工部營造司郎中,我本欲辭去的,但皇命難違呀!”
文征明說著就歎了一口氣“以後,恐怕沒空再為諸位作畫設計園子咯。”
“你!”
董宏貴當即有些氣不過地指了文征明一下。
而此時,南京工科給事中王紀則也走了過來,說道“你文征明不過一歲貢生,有何資格任此官職,陛下這簡直是在胡鬧!而你文征明一作畫的畫師也好意思接任此職,枉本官還以為你有一身正氣,卻也沒想到你也如此迷戀官爵!”
文征明一時被懟的臉紅了起來“王拾遺何必如此急怒,文某也是迫不得已,陛下撥款五百萬兩白銀於文某,讓文某以此職招募失業之織工為修路工人為朝廷修整從蘇州到寧波的公路即官道,文某為這些織工們的生計和江南的穩定不得不接任此職,不然,你以為文某真愛這些俗務乎?如今文某特請得陛下準允來南京招標能木材、石材之商賈以及善造橋造路之能工巧匠所以才來的!難道文某這樣做真是為了一己虛榮?那諸公可真誤會文某深也!”
在場的士紳聽文征明這麽說後就思索了起來,大部分士紳皆眼前一亮,開始意識到這裏麵有巨大的好處。
王紀當場變了臉色,堆砌出一臉微笑來“哎呀,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剛才真是多有得罪啊,文公!說來,如今我們也算是同朝為官了,應該同舟共濟才是,結果老兄我剛才卻說出如此不通人情的話,真是該掌嘴!如今想想看,這件事該值得慶賀才是,諸公請想想,以文公之才,早該被朝廷所用,而使野無遺賢,幸賴當今陛下有識人之明,才使得文公不至於為科甲所累,而使得終生抱負不得施展!那個文公,您既然現在奉旨修築蘇州到寧波的官道,那我自薦由我妻弟石材,你不知道嘉興一帶的石橋幾乎都是他的石材,他的石材是最好的。”
“王公說的對,如今文公能被陛下特簡,此乃我江南盛世也!不過,文公,這木材商,我可以幫你引薦!”
“是啊!文公終於可以出仕,這件事應對慶祝,小弟冒昧請文公到府中一敘,為文公慶賀一番,不知文公可願意,小弟最近剛好買了兩個絕好的女孩!”
……
一時間許多士紳都奉承起文征明起來,變著法的想從文征明這裏撈到包攬某項工程的好處。
董宏貴見此頗為惱怒,他既恨自己現在拿不出什麽東西來可以包攬這修路一事的某項工程,也恨這些昔日同僚一個個竟臉變得這麽快,一時間捏緊了拳頭“真是過分!一群隻知道撈錢的偽君子!”
而文征明見此也對這些人的行為感到不恥起來,也自覺高貴一等的淡淡一笑“本官來之前,陛下已經發話了,想賺朝廷的錢就得聽陛下的話,是一顆忠心才可以。”
“這請放心,我們是最忠心的!不然不是白讀了聖賢書不成?”
王紀笑著回了一句。
其他士紳吩咐附和了起來“是啊!”
而文征明則繼續說道“首先陛下要在蘇州工商局有注冊的商賈才可以承包一項工作。”
“這個……也不是可以,無非就是多交點商稅,但難得有這個替朝廷出力,為江南百姓謀福利的機會,誰也不願意錯過。”
王紀說了起來,又道“諸位也別誤會,我主要也不是對賺陛下的錢感興趣,主要是這修路的機會難得!”
“我也一樣,注冊就注冊,反正賺的是朝廷的錢,再交點稅給朝廷,也無所謂,重要的是為江南百姓修了路!”
“對呀,注冊就注冊,多交商稅就多交商稅,也沒什麽!”
於是,其他士紳也都因此說了起來。
董宏貴等少數幾個沒辦法參與進這項價值五百萬的大工程的士紳則因此越發氣憤起來。
“哼!”
董宏貴當場擺了臉色,不過,沒人理會他,直接對他無視了。
而這時候,文征明表示陛下還要求要想參與這項大工程,隻能是去蘇州商業銀行貸款或存款的人。
董宏貴一聽此,也不氣了,忙也擠到了文征明這裏來,言語親切道“文公,文公,敢問蘇州商業銀行貸款收幾分利,不滿文公,董某也想代表鬆江府的士紳為修這條路出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