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讓文征明去修路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A+A-


    重生明朝做帝王!
    朱厚照午睡醒來後就收到了翟鑾病故與屈希自殺的消息。
    對此。
    朱厚照隻說了一句“他們倒算識趣,如此也好,也省得朕還要派東廠的人去。”
    陳瑜倒是心裏挺不樂意,暗想這樣自己東廠的人倒是沒辦法因此發財了。
    而此時,董宏貴知道這事後比陳瑜還不樂意,臉色很是難看地對佟文燦說道“這個丘養浩到底是真清廉如水,還是陛下給了他更大的好處,竟明言拒絕我們的行賄之事,還有那個蘇縉,也是個膽小的!看來這條路也走不通。”
    “可不是嘛!不過如今翟鑾和屈希都突然死了,這說明是皇帝陛下已經知道了此事,看樣子這東廠的人還真是無孔不入。”
    佟文燦說完就看了看自己身後。
    “所以,我現在每每和你說話,都是在屋外,不讓下人靠近。”
    董宏貴回了一句。
    “還是董公睿智,不過接下來該如何是好,這每年數百萬兩利潤的生意不能就這麽斷在我們手裏,讓朝廷賺了去。”
    佟文燦繼續說了起來。
    董宏貴則道“先冷靜!著急此事的不止我們一個,陛下這是搶了我們江南八府幾乎所有士紳的生意,雖然陛下鏟除了之前的江南八家,但這不代表,我們江南士紳真的對他沒有辦法。”
    佟文燦則拍了拍手“還能有什麽辦法,總不能造反吧,陛下手裏可是握著兵權的。”
    “自然是不能造反,但出點別的亂子總沒問題吧,靠這生意吃飯的不隻是我們這些士紳,還有很多江南民眾,陛下可以不管我們江南士紳的死活,總不能不管靠我們江南士紳吃飯的這些工匠的死活吧,這些人一旦吃不上飯是真要造反的。”
    董宏貴說道。
    佟文燦有些不解“董公的意思是?”
    “關了!把名下的作坊都關了,就說貨賣不出去,生意被蘇州人搶了,錢也賺不了,讓這些織工都各自回家去!要想討個公道就去蘇州找皇帝陛下討個公道,我們也沒辦法。”
    董宏貴說後就冷冷一笑“這叫陽謀!陛下如果不顧我們的死活,那我們也就不顧這些庶民的死活。”
    ……
    “陛下,我們可以不顧江南士紳的死活,但庶民的死活朝廷不能不管,以臣看,若蘇州盡得江南之利,諸多江南士紳會破產,回歸買田收租之業,而因無地流落入江南各府城鎮中為工的庶民則會因此再次變成無地流民,隻怕容易生亂,若再有人一挑撥,隻怕情況會更糟,故臣認為,朝廷當盡快未雨綢繆,要麽讓利於士紳,要麽朝廷自己養活這些流民。”
    這一天,王守仁鬥膽向朱厚照諫言起來。
    而此時。
    蘇州知府丘養浩也來報“陛下,蘇州城外突然聚集了大量民眾,皆是來自外地的,說是要找皇帝陛下討個公道,言蘇州百姓特別是蘇州的大明東印度公司讓他們活不下去。”
    朱厚照聽後就站起身來“走,去看看!”
    因為近衛軍駐守著蘇州城,且皆是荷槍實彈,所以,這些外地民眾倒也不敢闖進去,隻在城外振臂呐喊著。
    “我們要吃飯!”
    “大明東印度公司讓我們沒飯吃!”
    “我們要見皇上!”
    ……
    一係列的口號喊的震天響,而朱厚照則也麵色嚴峻起來“還真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說完,朱厚照就看向王守仁“你去問問,他們中間誰能代表這些鬧事的人,朕要親自問他話。”
    “遵旨!”
    很快,王守仁就下了城樓,在幾名錦衣衛護衛下出了蘇州閶門。
    沒多久,王守仁就帶了一年齡約在五旬左右,戴著四方平定巾的男子出現在朱厚照麵前“陛下,他是歲貢生文征明,長洲人。”
    朱厚照點了點頭,心想居然是這個所謂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大畫家來組織的。
    於是,朱厚照便看向這文征明“既是貢生,就以學生相稱吧,說吧,你們的訴求是什麽。”
    這文征明先謝了恩,然後跪拜在朱厚照麵前,遞出一本來“學生和鄉民們的訴求都寫在本子裏,意在請陛下撤掉蘇州諸皇產如大明東印度公司等,還利於民,不然陛下再這樣下去,隻會讓江南更亂。”
    “撤掉蘇州諸皇產,你說的輕巧,你覺得蘇州城內的民眾們會答應嗎,還有朕的內廷諸多內臣以及朕身邊這幾位愛卿會願意嗎?”
    朱厚照回了一句。
    “陛下,蘇州一城有怨總比江南全部亂要好,而王公、丘公等皆已是富貴至極之人,又何必在乎這點民利。”
    文征明回道。
    “這點民利?看來你文征明是見過大利的,不過,朕不知道朕這些愛卿在不在乎這點民利,但朕是真在乎,所以,裁撤蘇州諸皇產的事,你們想都不要想。”
    朱厚照直截了當地回了一句。
    文征明很驚愕“陛下!難道您真不管外麵上萬失業之織工民夫死活嗎?”
    “朕自然要管,但不是讓利於士紳,讓士紳來管,這天下是朕的天下,是大明的天下,理應由朝廷來管。”
    朱厚照說著就問道“文征明,你可認同此話?”
    文征明想了想回道“認同!”
    “那就好,朕現在也懶得去找人,既然你能組織起這麽多人,說明你在這江南民間還是有些名望和組織能力的,你還親自設計過拙政園,所以朕決定就用你了,但朕先問問,你想不想當官?”
    朱厚照說著就又問了一句。
    文征明愣了愣,他好想驕傲地說不想,但他想到自己九次鄉試不中,不得不去吏部報名等安排一些小官做,如今也等了好幾年,而且還五十多歲了,一時也就不好驕傲地拒絕了。
    “學生不”,文征明話還沒說完,朱厚照就直截了當地問道“你不想?那好,你給朕推薦一個。”
    “不是,學生是想說,學生不曾料過能被陛下起用,這實在是讓學生惶恐不已,學生謝陛下隆恩!謝陛下!”
    文征明忙叩拜起來,對於什麽民利不民利的事先放一邊吧,能被陛下特簡為官的機會可不多見呀,而且旁邊還有起居注的官員,沒準將來還可以留名青史呢,被帝王親簡,這多好名聲啊,千古難逢,誰不願意誰是傻子!
    何況要是能當官的話誰想當畫家呀。
    “擬旨!授文征明南京工部營造司郎中兼南直隸交通局通判,南直隸新設一交通局,組織修建從蘇州到寧波的公路,所謂公路即更寬更便於車馬快速行進的民用官道!”
    朱厚照說道。
    這時候,丘養浩不由得問道“陛下,現在修官道會不會太費民力了?”
    “朕問你,大明開海以後,會有源源不斷的白銀流進來,現在光蘇州城就已經有了數千萬兩白銀存量,不要說其他地方,但天下士民多以自給自足之農夫地主為主,這些白銀如果不流通起來,被存起來,且不變成其他東西,就這樣一直膨脹下去,會是什麽後果?你們有沒有想過?”
    朱厚照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