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議論

字數:336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文娛:開局遮天,一書封神 !
    除了是討論課本難度的,剩下的網友們議論最多的就是這次到底會是誰的作品會被選進語文課本了。
    “你們說這次會是誰的文章被選進課本啊!”
    “說不好啊,最近好的詩詞文章太多了!”
    “隻要文壇裏有名的人估計都有可能,就像前段時間錢老師發的那篇散文不是就很火嗎?大家好像都很喜歡,我估計可能性不小。”
    “也不一定,這個東西說不好。”
    “我倒是覺得李卿雲前幾天那首《水調歌頭》可能性非常大,那首詞真的太絕了,一首詞壓的所有中秋詩詞都失去了顏色。”
    “哎,我也覺得這首詞可能性很大,主要是太秀了。”
    “我反而覺得是她幾年前那篇《少年中國說》更有可能,這篇文章真的太合適了。”
    “對啊,我怎麽把這篇文章忘了!”
    “沒錯啊!這篇文章當初可是被民眾日報稱讚過的!這是正兒八經經過官方認可的,它的希望最大啊!”
    “李卿雲才二十幾歲吧,如果真的這個年齡作品就能入選語文課本,嘖嘖嘖,我以後都不敢想她的成就了。”
    現在不光網友們在議論,專家們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分析著各種可能性,媒體們也早就把頭版頭條的位置預留出來了。
    社會各界人士都對這一次的課本重編非常期待和看重,調查來看,大家其實都是非常開心看到積極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改變。
    但是對於這次課本重新修訂的程度還有內容之類的,除了專門負責這件事的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外,恐怕沒有別人會清楚。
    教育部辦公樓三樓語文課本修訂工作組辦公室內。
    “老羅來了啊!還挺早的呢!”
    “哎,來了,早點來吧,希望今天能定下來吧!”
    “都拖了這麽長時間了,也該定下來了,今天應該差不多。”
    “哪那麽容易啊,前幾次討論了那麽多次,哪次定下來了,都打成什麽樣了也沒定下來。”
    “唉,習慣就好,以前不是也這樣嘛!每次課本重編,就屬咱們語文組這邊最熱鬧,次次都打,十年前的那次課本重編你不是也參與了嗎,那次不比這次打的厲害,一會看看領導拍不拍板吧,實在不行,最後大不了走投票程序唄!”
    “快愁死了,你看看人家數學組那邊,再看看人家英語組,人家都是和和氣氣的,開個會非常和諧的就解決了,你再看看咱們,就差把屋頂都掀了。”
    “文人相輕嘛,再說了咱這也跟他們不一樣,這裏麵牽扯的關係太多了。”
    工作組的人已經陸續到齊了,他們今天是來開會的。
    語文課本的重編工作組請的大部分成員都是來自各名校相關專業的教授,還有一些相關從事教育的工作人員。工作組的組長是教育部的一位廳級幹部,看起來是十分和氣的一個人,但是做起事來卻十分講究。
    又過了一會,那位教育部的趙通海廳長也來了,他笑嗬嗬的走進會議室,他就是語文課本重編工作組的第一負責人了。
    雖然他麵上掛著和氣的笑容,但是心中卻十分鬱悶。人家其他組的課本重編內容基本都已經敲定了,但是他們這邊呢?仍然還在為幾個關鍵頁麵的位置爭執個不停!
    其實語文組的大部分重編工作都已經完成了,大約百分之八十已經弄好了。隻是最後百分之十幾的內容始終無法統一意見,大家的想法都非常的多。
    隊伍不好帶啊,趙通海暗暗歎了一口氣,以後這種破事誰愛來誰來,他可是不來了!
    想是這麽想的,但是現在都到這個地步了,不能真撂挑子不幹啊!而且很多話趙通海也不好說,畢竟在座的人身份都不一般,很多都是教育界的泰山北鬥級的人物。
    其中還有幾位是趙通海頂頭上司的老師,甚至還有他頂頭上司的領導的老師。
    在座的大部分人走路都不太穩當了,加起來更是得有一兩千多歲了,哪一個他見了都得客客氣氣的,你都不知道一不小心會得罪誰,教育界的水簡直深不可測!
    所以從一開始,趙通海就打算好了,他可不能去得罪人,你們隨便爭,我不管!我也管不了!
    會議正式開始了,一個京大的老教授開口了,他看著趙通海說道:“小趙啊,今天直接投票吧,商量來商量去也沒什麽用。”
    趙通海聞言點了點頭,“孫老說的是,我也覺得直接投票更好,這樣也穩妥,就剩那十幾個位置了,今天說什麽都該定下來了。”
    蘇憶安是這次曆史教材重編的負責人,所以語文組這邊他就來不了了,不過他早就跟京大來的幾位教授通過氣了,所以不來問題也不大。
    而這個孫老是京大的一位老教授了,曾經當過京大的副校長,不過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這次他就是京大在語文組的代表。
    這位老爺子已經七十多歲了,之前一直是處在半隱退的狀態,但是因為地位不一般,所以這些年一些教育上的改革還有一些重要決策的製定他都參與過。
    趙通海對他也非常尊敬,畢竟這位在教育界的地位非同小可。
    孫老身後的另外一位京大的老教授撇了撇嘴,不滿地說道:“這還用投票嗎?都說了這次要進行改革,既然是改革,就必須果斷行動,直接下狠手,下大刀。
    現在年輕人已經是處於主導地位了,我們這些老不死也該多關注一下年輕人,多給他們一些關懷和照顧,讓他們的文章和詩詞在語文課本上表現表現。
    我們不能總是固守那些快要進入墳墓的人,否則改革還有什麽意義?要改革什麽?我覺得李卿雲就非常不錯嘛!不是嗎?”
    另外一位華清的教授聞言立刻反駁道:“不行!李卿雲太年輕了一點!那篇《少年中國說》雖然說很不錯,但是其中有些內容根本不合適!”
    那位京大的教授瞪了他一眼,“你說不行就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