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從軍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從將夜開始的萬界之旅 !
    自那日北郊山巔與夫子談心後,沒有人知道李墨去了哪裏。
    茫茫岷山,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為唐國抵禦金帳王庭提供了一座天然屏障。
    岷山間,寂靜的古道上,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匹快馬奔跑而來,那馬黑身白鬃,奔跑在古道上迅如雷霆,馬背上坐著一名狼背蜂腰的少年,俊白的臉上劍眉鷹目,帶著一股子邪逸的俊美,馬鞍邊的鉤上掛著的重若千鈞的瀝泉槍清楚的告訴所有人,這個少年除了長相俊美之外,還有驍勇彪悍的一麵,少年滿麵的風塵之色,顯然是從遠道趕過來的。
    來者正是李墨,那日與夫子的談話後,他深感自身的渺小與無奈,所以他要變得更強,而這世間讓人變得更強的修行方法便是在生與死之間磨礪。
    於是他有了從軍的計劃,可是該往哪裏從軍呢?李墨心中產生了不少疑惑,不過隨後他想明白了,去鎮荒大將軍徐遲處。
    天啟六年初,大唐與燕國開戰,鎮北大將軍夏侯大敗燕軍,燕國無奈派出崇明太子為質子,現在人還在長安呢,燕唐止戈,到了夏侯那能幹什麽,喝西北風去嗎?
    至於鎮國大將軍許世那裏,也沒啥機會啊。許世身患肺疾多年,被唐王派往空氣濕潤的南方鎮守。而南邊那些個國家,大河國崇尚唐風,受大唐庇佑,南晉靠劍聖柳白扶持,而柳白又是一生唯俯首隻拜夫子,有夫子在,南晉更不可能鬧事了,至於西陵治下的那些個宋國,越國,自家老大都不敢対唐國動武,又能幹些什麽呢,隻怕是那年春,夫子斬下的滿山桃花還沒長出來吧!
    說白了,唐王就是讓人家去養老的,有空剿剿山賊什麽的,好不輕鬆,一個武道巔峰的強者,一隻腳跨入越五境的門檻,軍功威望第一人,大唐最忠實的捍衛者就這麽被派去“打雜”了,李墨想想還真是滿腦子的無奈。
    而征西大將軍舒成那裏,似乎人家鎮守蔥嶺,也沒啥仗可打的。
    這麽一來就隻有鎮荒大將軍徐遲那裏了,聽說這幾年金帳王庭總是襲邊,鬧得邊境不安,而且馬賊肆虐,很是猖獗。
    確定好從軍的計劃後,李墨收拾行李,立刻起行,出長安城,沿著官道向西北而去,翻越岷山,過北山道口,渴飲山間泉水,餓了獵殺野獸為食,一路上曉行夜宿,五日之後順利的進入荒原。
    荒原一帶原本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荒原之上有三塊區域,最東邊是燕國所在,往西是被茫茫岷山和天棄山脈所阻隔著的金帳王庭,再往西是一片橫貫荒原南北的泥潭,越過泥潭便是西荒地界了。而大唐建國以來,崇尚武風,大膽改革軍事,加強了大唐的軍事實力,擊敗荒原上的遊牧民族,硬生生的從狼嘴裏搶下此地,從此建城駐軍,守衛大唐北疆。
    鎮荒大將軍徐遲駐軍處設有南北兩門,北門外就是茫茫無邊的大草原,因為徐遲回長安複命去了,而近期金帳王庭活動猖獗,時常有些零散的騎兵前來騷擾,所以平時都緊閉關門。南門內則是唐人與唐軍的活動範圍,顯得分外熱鬧。
    自金帳王庭不斷地襲擾北疆,徐遲決定擴軍備戰,一時間四方來投。
    李墨沒有進城,原來為了安置這些前來投軍的豪傑,徐遲大將軍走前特意令人在南門外的一處空地平整、修建了一座營房,軍營占地極廣,足有數百畝,上麵搭建了大量的帳篷。這樣一來,既方便了統一管理這些前來投軍入伍的豪傑之士,也避免了這些人進城以後會騷擾城中的百姓,畢竟,武者大都性格剛烈,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情時有發生,而他本人又不在軍中,若是有強者來投,軍中無人可壓製,那就會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煩。要知道,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能鬧事,也越加的桀驁不馴。
    當李墨催馬來到營門口時,裏麵已經匯聚了大量前來投軍入伍的各地遊俠兒,放眼望去足有數千之眾,人喊馬嘶的亂作一團,營地裏到處可以聽見他們的吵嚷聲,鬥毆之類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軍營旁邊還有一塊訓練區,同樣占地廣闊,是一片寬廣的草地,上麵插有大量的木樁和草靶子,既可以用來練騎射,也可以練兵器,此時已經有數百人在這裏縱馬馳騁,各種兵器在他們手中上下飛舞,大多是長槍、馬槊、樸刀和弓箭之類,有些演練的十分精彩的,不時傳來陣陣的叫好聲,駐馬看了一會,李墨並沒有發現這些人中有什麽武道強者或者大修行者,頂多也就算得上弓馬嫻熟而已,原來還期待著能碰到幾個強者,切磋一番,看來是不可能了。
    也是,那些知命境界的修行者哪個不是在不可知之地或者宗門進修,武道巔峰的強者肯定也已經是鎮守一方的大將,武道巔峰可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來投軍的不過是些遊俠,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也不過是堪堪邁入武道一途罷了,又怎麽可能會有呢......
    見到李墨到來,軍營中立刻走出一名軍卒,將他帶到一頂帳篷裏進行安置,同時詳細講解了此處的規則:凡是到此投軍者,不僅提供免費的食宿,而且營中選拔期間的一切花銷皆由鎮北軍承擔;眾人既可以在軍營裏好好休息,恢複體力,也可以去邊上的場地練習騎射,隻要不出營門鬧事,在這裏還是比較自由的。半月後鎮荒大將軍就會親自來這裏觀看演武,考核武藝,選取武藝超強者。因為這次是以組建騎兵為主,所以考核的重點就是騎射功夫。
    安頓好後,李墨並沒有出去,對他而言,那種臨陣磨槍式的訓練毫無意義,因為他是洞玄上境的大修行者,尋常騎射和馬上作戰對於自己而言根本不成問題。修煉了二十三年蟬後肉身更是強悍無比,多年來的瀑下練槍使得人槍合一,一杆瀝泉槍在自己手中更是有翻江倒海之能,而且近來他似乎發現了自己背部麒麟紋身的秘密......所以他隻是靜靜的呆在自己的帳篷裏,一邊恢複路上的疲勞,一邊仔細考慮未來該如何修煉,知命的坎在那日與夫子談話後他已經看破,隨時可入,但他一直壓製著,因為一旦入了知命,武道一途便難以在實戰中有很大的提高,畢竟,你一個知命境界的大修行者,這世間能有幾個人與你生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