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長安,李墨
字數:378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從將夜開始的萬界之旅 !
時間過的很快,半個月後的清晨,當東方紫氣升騰的時候,聚集的戰鼓在軍營中心響起,數千餘名來自唐國各地的投軍者紛紛冠袍束帶,各披戰甲,迅速聚集到了訓練場上,所有人按照各自出身的郡縣分別列隊,李墨也騎馬跟著眾人站到一麵長安的大旗下。
訓練場北側有一座高台,上麵旌旗招展,遍插矛戈,另有百餘名鐵甲親兵衛隊團團圍繞,隨著一陣號角響起,上麵走出一群軍卒,為首一人身高八尺五寸,四十上下的年紀,麵色白淨如玉,胸前三縷長髯迎風飄擺,內穿大紅色武士長袍,外邊還套了一身精鋼所製的鎧甲,腰橫寶劍,在眾人的簇擁之下走了出來,顯得十分威嚴,此人正是大唐的鎮荒大將軍,武道巔峰的強者徐遲。
李墨能感受到高台上站著的徐遲的氣息,緊緊地握住了拳頭,穩住了那微微顫抖的身體。這並不是恐懼,而是一種激動,一種強者看到強者就忍不住想要動手比試的欲望,就像這天下所有修為高深的劍道修行者在看到劍聖柳白的時候都握住劍的手都會微微發顫,會產生一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想法。但是李墨本人還不夠強,而高台上的男子是武道的巔峰。所以他也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穩住了自身。他能感受的那紅色武士長袍下的身體隱藏著多麽強大的力量,喃喃道“這就是武道的巔峰了麽!”
隻是一瞬間,李墨便清醒了過來,眼中的神色更為堅定,緊緊地握住了手中的瀝泉槍“不!我還要走得更遠,起碼要比他走得更遠!”
......
三通號角響罷,大將軍徐遲先是發表了一番關於忠君報國的慷慨演講,從唐國開國以來的種種戰役,說到了唐軍如何擊敗荒原上的遊牧民族,硬生生的從狼嘴裏搶下此地,從此建城駐軍,守衛大唐北疆。又從鎮北大將軍夏侯燕唐一戰,大破燕軍,到如今的金帳王庭來襲。別說,口才確實不錯,說道激昂之處,口水橫飛,泡沫四濺,把台下的幾千健兒給感動的無不熱淚盈眶,恨不得下一刻就橫刀立馬,殺向賀蘭城和敵人拚個你死我活。
演講完畢以後,開始選拔騎射,考試的原則很簡單:在訓練場上畫了一條東西長四十步的白線,白線兩頭設有起點、終點,又在白線南側六十步外豎立一個直徑三尺的圓形箭靶,靶中是一個拳頭大的紅心,考試者縱馬從一頭疾馳,在白線範圍內開弓射箭,射中箭靶者進入下一輪比試,有望受到重用,不中者淘汰,隻能淪為軍中一卒。
隨著選拔正式開始,隨著掌令官一聲令下,考場上頓時塵土飛揚,人喊馬嘶,騎手們飛箭如雨,射中者舉弓狂嘯,不中者則紛紛低頭咒罵,不得不說唐國果然武風極盛,此次來投軍的也都是各地的豪傑,大都弓馬嫻熟,六十步外能一箭中靶者竟然高達六成,這個數字,放眼天下新軍都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就連看台之上的大將軍徐遲也是連連點頭,對這次的兵源素質十分滿意;這些人隻要稍加整頓,就是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
......
“修行者,已入武道者請出列,上前一步!”選拔結束後,徐遲似乎想起了什麽,對著高台下方的幾千健兒們喊到。
台下的幾千健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走出了十八個人。
徐遲死死的盯著台下的這十八個人,心裏感歎“看來,我鎮荒軍裏又要多幾個人才了!”
目光一一掃過台下的十八個人,徐遲心裏想到“看來都是些剛入武道,或者感知境界的修行者,還得好好栽培一番,將來必有大用。”直到目光來到最後一位少年的身上。
“不對,這少年好強的氣場!觀其相貌俊美無比,手中持著的長槍和身旁的馬匹皆是不凡。再看其年齡,定不過十五六歲!次子端是不凡,真乃人中龍鳳!不過這少年的麵容總覺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裏見過!”徐遲默默地在心裏想著。
“既然諸位已入修行一途,那尋常考驗便不作數了,請休息片刻,稍後進行新一輪的考驗!”
......
一個時辰後,一名侍從走出來對著下麵的一十八位等待已久的健郎們大喊道:“大將軍有令,百步射靶,有射中紅心者,重賞!中靶最多者,委以軍中重任!”
高台下除去李墨外的一十七人一陣騷動,眼神一個個全都變得熾熱起來,財帛動人心呀!不過激動過後,更多的卻是忐忑,賞賜和軍中重任雖然是誘人無比,可百步外射中靶心的難度也也不簡單,首先對弓手的臂力要求就極高,非重硬弓不能成事,其次對眼力的考核同樣嚴格,百步之外望去,拳頭大的紅心比一隻蒼蠅大不了多少,最後就是人和馬的默契程度了,馬背上一個微小的顛簸就可能讓射出的箭簇遠遠的偏離目標。而這,對於他們這些不過剛入武道,感知,不惑境界而又從未上過戰場的小年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隨著鼓聲響起,十八個人一個接一個輪番上場騎射,百步的距離確實難度不算太大,但都是些修行者,平時又有幾個人是真的練過弓馬的呢?有些人因為準頭不足,箭擦著靶子而過,有些人則因為手中的弓力不夠,箭還沒射到靶子就中途墜落了,最後真正能射中箭靶者並不多,能夠射中紅心的更是寥寥無幾,不過其中有幾位的成績還都算不錯。而李墨因為在高台下的人中排在最後一位,所以是最後一個出場的。
李墨上場了,今天他身著黑色武士袍服,手執一把軍中配發的黃楊強弓,斜跨壺箭,裏麵密插箭簇,胯下神駿健壯,馬鞍鉤上掛著那杆瀝泉槍,在陽光照射下,兵刃寒光閃閃,奪人二目。正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這一身拉風的裝束,況且又是一位狼背蜂腰的健壯少年,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一陣驚呼。
此時天空中突然傳來陣陣的鷹啼聲,原來荒原邊界,此處草原上特產一種翼展極長的巨雕,常以草原上的狐兔、黃羊為食,甚至能夠捕殺惡狼,性格凶猛無比,因為飛的極快、極高,仿佛翱翔在雲層之中,所以取名:“座雲雕!”
這種雕的飛翔高度通常都在150步以上,尋常弓箭根本難以射到這樣的高度,就是有些神射手能勉強射到這個高度,射出的箭簇也會變得軟弱無力,正所謂:強弩之末誓不能穿魯縞!
更何況‘座雲雕’的羽毛油亮光滑,富含大量的油脂,如果弓箭不是垂直射入雕的身體,就馬上會在它的羽毛上打滑出去,很難刺傷或殺死它。所以雖然下方就是眾多的弓箭手,可天空中十幾隻巨雕依舊有恃無恐的自由自在的翱翔,不時地捕殺其它的飛禽,對於人類,這些天空之王根本不懼怕。
隨著掌令官旗幟一擺,李墨用右手執住自己手中的強弓,輕輕一拍座下神駒,立刻一聲如龍似虎的咆哮聲響徹全場,釋放著一種王者般的威壓,場中其他戰馬無不低頭倒退,俯首稱臣,甚至一些體質較弱的戰馬都腿腳發軟的癱到在地上,發出驚恐的嘶鳴聲。
馬蹄聲快如驟雨,馬背上的李墨身子向後一側,雙膀拉弓如滿月,向著座雲雕鳴叫的位置一箭射出,箭矢如一條黑色閃電,直向天空高處射去,疾飛的箭簇射出至少150步後,從一隻正在滑翔的巨雕脖頸處射入,箭簇餘勁不消,繼續向上,又射穿了另一隻巨雕的胸膛,隨著一陣哀鳴,兩隻巨雕同時落地----一箭雙雕!
空中其餘的座雲雕見狀嚇得紛紛展翅高飛,伴隨著一陣驚恐的哀鳴聲,為兩個隕落的同伴致敬後,立刻向遠處飛去,再也不敢在此處盤旋了……
靶場四周鴉雀無聲,沒有歡呼,也沒鼓聲,無數雙眼睛呆呆地望著地上的兩隻巨雕,嘴巴個個張大的可以塞進四個饅頭,難以形容的震驚,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
“場下射雕者何人?”大將軍畢竟是久經沙場磨煉之人,又是武道巔峰的強者,震驚歸震驚,卻是沒有太多波瀾。一個修行者,能做到這種程度,並不會感到太多意外。
“長安,李墨!”緩緩收回手中強弓,李墨對著高台上朗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