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二十八蒸棗花

字數:2826   加入書籤

A+A-


    魂穿七九發家致富!
    除了個人衛生,家裏從裏到外也要打掃一遍,掃除黴運,煥然一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中午的時候,大喇叭突然響了起來,播報了幾個接到的電話口信,其中居然有沈青元到家後打來的,讓接電話的人直接幫忙在喇叭上喊一嗓子,也免得宋飛再去打電話了。
    晚上,楊秀芹他們包了水餃,算是再一次慶祝小年,村裏還流傳著一個順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兒捏餃子。”
    二十四掃房子沒問題,但是今年宋飛家裏割肉就不用了,他們已經宰好了豬,肉該煮的煮,該醃的醃,炒菜的和剁肉餡的也都留出來了。再買點雞鴨魚就好了。
    魚是不可少的,年年有魚,年年有餘嘛,圖個好彩頭,北方魚的品種不多,四大家魚也就鯉魚,鰱魚,多一些,帶魚還不多見。宋飛不喜歡吃魚,他覺得帶刺,邊吃邊挑刺,吃著不過癮。
    臘月二十八,吃過早飯後,楊秀芹就叫著兒媳婦和兩個女兒,準備蒸饅頭,發麵昨天晚上就和好了,用棉被蓋著,已經發了滿滿兩大瓷盆,宋慧雲就算平時再貪玩,今天也要老老實實跟著一起。
    二十八,蒸棗花,說的就是蒸一種上麵有紅棗的饅頭,這邊叫棗花饃饃,
    這就是傳承的一種,楊秀芹要教宋慧雲怎麽揉蒸饃,這種蒸饃和平時那種刀切饅頭不一樣,先把發麵揉的光滑不粘手,然後揪成拳頭大小一個,用手揉成上圓下平的樣子,揉好以後放在案子上醒十分鍾,然後大鍋裏放好水,架上蒸籠燒火,等鍋氣上來後,放入蒸籠開蒸,蒸出來就像一個白白的小帳篷。
    宋飛被安排燒火,坐在灶台前等著,這時幹淨的案板已經準備好,楊秀芹正在教宋慧雲怎麽揉麵,大姐宋慧敏和大嫂是不用教的,早就會了。
    她倆揉出來的蒸饃光滑圓潤,大小均勻,特別是宋慧敏,比大嫂揉出來的還好看,大嫂就故意調笑大姐道“慧敏這巧手,以後嫁人了不知道會便宜哪個臭小子”。
    羞的大姐臉色通紅,怕她再說,就用手在大嫂臉上抹了一把,這下剛揉完麵的手,抹了大嫂一臉的白麵。看的二姐在那兒嘻嘻的笑,楊秀芹就對自家這個二女兒說道“你看看你大姐和大嫂揉的蒸饃,再看看你揉的,完全就是兩回事,好好學著點”。
    棗花饃饃就要靠楊秀芹的手藝了,宋慧敏和大嫂手藝都不如她,小麵團在楊秀芹手裏揉捏,不一會就變成一個好看的五角形,然後一個角按上一顆泡發好的紅棗,中間再按一顆,雪白的麵團配上紅豔豔的大棗,就像一朵盛開的花。
    宋飛坐在那兒吃瓜吃的正起勁,楊秀芹轉身對他沒好氣道“就知道在那兒看笑話,好了,你可以燒鍋了”,村裏管給灶台燒火叫“燒鍋”。
    宋飛答應一聲,抓起一把曬幹的玉米棒子皮,劃了根火柴點火,然後放進灶膛,再小心的覆蓋上一層小樹枝,就這樣,火就會被引燃,慢慢往上加粗一點的柴火就好,想要灶台裏的火更旺,就拉動風箱往裏鼓風。
    一拉一推間,灶膛裏的火苗就躥起老高,舔舐著鍋底。不一會,三層蒸籠都冒起了白氣,楊秀芹和大嫂兩人先把上麵兩層蒸籠抬下去,把揉好的麵團間隔開放進底層。
    大嫂本名叫孫芳,幹活也利索,性格大方,為人很是不錯,娘家就是隔壁村的,有一個哥哥兩個兄弟,嫁過來已經兩年多,對這個家裏的人都很照顧,唯一遺憾的就是沒能懷上孩子。
    第一層放滿就再加一層,理論上,隻要你家蒸籠夠多,加幾層都沒問題,當然,灶膛裏的火要足夠旺才行。三層都放滿後,找一些幹淨的棉布,沾上水,圍在鍋台與蒸籠交界處,這樣能盡量減少漏氣,保證熱量往上傳遞。
    接下來的二三十分鍾就看宋飛這個“燒鍋”小能手了,農村的孩子,從小就要會各種技能,其中幫忙燒火就是其中之一。
    宋飛來到這個時代後,還很是練了幾次,這才燒的像模像樣。前世小時候雖然也在老家燒過,但是後來二三十年都沒動過手。就算做飯也是煤氣灶。
    宋飛燒鍋的時候,大嫂孫芳已經開始調包子餡,粉絲豆幹餡和茴香胡蘿卜餡兩種,大肉包是沒有的,肉餡明天包餃子就好。
    三十分鍾後,熱騰騰的白麵饃饃出鍋,滿屋都是香甜的味道,那是小麥麵粉特有的香氣,夾雜著紅棗的甜味,剛剛宋飛燒鍋的時候,就扒好了兩頭大蒜,再加一個煮好的雞蛋,用蒜臼子一起搗成蒜泥,撒點鹽,滴幾滴香油,剛出鍋的饃饃,沾著雞蛋蒜泥,宋飛一口氣能吃兩個。
    接下來又是三蒸籠的饃饃蒸起來,宋飛家裏人口多,要多蒸一些,今天一天時間基本上就是各種蒸蒸蒸,明天上午“過油”,就是做各種油炸食品,小酥肉,藕合,魚,素丸子等等。
    一天下來,宋飛的臉被火烤的通紅,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從廚房出來,舀了半盆涼水,捧起來好好洗了一下這才感覺好了一點。明天還有一天呢,要不明天和三哥換換?
    算了,三哥明天被安排和大哥,二哥一起,跟著宋大剛去給宋家先祖們上墳,夏官屯這邊一般是臘月二十九,或者臘月三十去上墳,因為並不是每年都有年三十的。
    蒸饃饃和第二天的“過油”,這兩天中午和晚飯一般是不專門做的,因為剛出鍋的饃饃,還有剛炸出來的東西,都是口感最好的時候,這個吃一點,那個吃一點,誰還餓啊?
    所以今天晚上不到六點,宋飛就去了自己的小竹樓那邊,一天的燒火工作,坐的宋飛腰酸背疼屁股疼,給豬舍裏添了一頓草料後,宋飛早早的進入了夢鄉,明天還要坐一天呢,要休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