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梅花鹿出生
字數:3183 加入書籤
魂穿七九發家致富!
時間很快到了八月份,在宋飛和養殖場所有人的期盼中,養殖場陸續迎來了六個新的小生命,六隻小鹿出生了。
每一隻小鹿出生基本上都沒怎麽管,其中第一個還是晚上生的,當第二天宋元鶴早起巡視鹿舍的時候才發現。
宋元鶴看到一隻小家夥顫顫巍巍的跟在母鹿身邊,而母鹿的肚子也癟了下去,當時就嗷嗷叫的跑去叫宋飛了。
宋飛還睡得迷迷糊糊呢,以為又出啥事了呢,一骨碌就爬了起來,穿了衣服就往外跑。
結果被語無倫次的宋元鶴帶到那間鹿舍的時候,宋飛才明白過來,看著那個還有點濕漉漉的小家夥,宋飛和宋元鶴兩人,笑的像地主家的兩個傻兒子。
見小鹿崽已經能自己吃上初乳,宋飛這才放心。他就是怕小鹿吃不上奶,還特意托沈清元從省城買了幾罐“飛鶴奶粉”,看來第一隻是用不上了。
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六隻小鹿崽紛紛到來,兩隻公的,四隻母的,宋飛和宋元鶴都很開心,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精心照顧,終於有了結果。
這幾隻鹿傾注了他倆很多精力,現在第一批從東北運來的梅花鹿和香獐子,除了一頭母鹿外,成年母鹿都已經順利產崽。
現在梅花鹿大大小小已經十九隻,香獐子一共十一隻,前幾天又割了一次鹿茸,還是原來那三頭雄鹿的貢獻。剛出生的兩隻小公鹿,要到下一年才能有貢獻。
六根鹿茸一共七斤八兩,兩隻公的香獐子,也差不多取出了一兩的麝香淨仁。讓沈清元在省城打聽了一下,那邊一克麝香淨仁可以賣到五十塊。
鹿茸一兩可以賣到四十五,這東西在縣城可賣不上價,已經問過劉青峰,中醫院這邊,鹿茸隻能給到三十五塊一兩,劉青峰給了他一個省城藥材收購站的地址,讓他有空去試試看。
麝香一克在縣城也隻能賣到四十出頭,宋飛打算近期找時間去省城一趟,順便把鹿茸和麝香賣了,他現在還沒有太好的辦法長期保存。
也不知道好不好賣,鹿茸已經累積了十幾根了,麝香由於第一次取晚了,那次的品質並不好,所以宋飛把那些單獨存放了,但是加起來也有差不多八九十克了。
眼看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來,春種的玉米也該收了。收玉米雖然比割麥子時氣溫要低一些,但是也不是個好活。
以宋飛現在的身高,鑽到玉米地裏就看不到人了,他找了件舊長袖穿上,頭上包一個大毛巾。
這打扮咋看咋像“埋地雷”的,(看過“地雷戰”的舉個爪)。一個個玉米棒子被從秸稈上掰下來。
然後隔幾步扔一堆,除了孫芳和顧佳佳在家看孩子外,其餘人都到田裏收玉米棒子。
宋大剛、宋建軍和宋建磊力氣大,他倆負責往外運,楊秀芹、宋慧敏、宋慧雲和宋飛負責掰。
宋援朝帶著幾個飼料廠的工人也來了,他們在後麵跟著砍玉米秸稈,這是他們需要的原材料,青儲飼料也是飼料廠的一個項目。
他們可舍不得浪費這些秸稈,關鍵是不要錢啊,出點力就行。玉米棒子掰下來後直接運到飼料廠。
那裏有工人幫著扒皮,幾個好天就能曬幹,然後就會變成了飼料的原材料。現在飼料廠用的玉米量很大,光宋飛自家的早就不夠了。
村裏很多人收完玉米也賣給飼料廠,價格比市場上稍微貴那麽兩分錢,村裏人就都開心的把玉米剝成玉米粒拉到飼料廠賣了。
說起剝玉米粒,人們發明了很多小玩意,一開始是用螺絲刀,從玉米一頭貼著玉米芯給衝掉一排,一根玉米棒子間隔著多衝掉幾排。
然後兩隻玉米相對著一搓,玉米粒就嘩啦嘩啦的往下掉了。但是這個活很費手,一不小心螺絲刀還有捅到手上的可能。
後來又發明了一種固定“釘板”,就是用一根長釘子,斜著紮穿一根原木或者厚木板,露出釘子頭。
手拿玉米棒子從釘子頭上推過去,一排玉米粒也會被刨掉,有點類似刨胡蘿卜絲和土豆絲的那玩意。但是都是純手工,效率可想而知。
再然後一些小的機械廠就發明了一種手搖式的 “玉米脫粒器”,兩個原盤簡單的固定在一起,一個定盤,一個可以旋轉的盤,都是用生鐵鑄造而成。
有一個可以開合一定角度的口子,這樣不同粗細的玉米棒子就都能放進去了。“脫粒”的時候,把玉米棒子從那個口子裏小頭朝下放進去,搖動機器的把手,玉米粒就會被可以旋轉的那個鐵盤給剝掉。
這樣效率就快了很多,隻要手臂不酸,理論上可以一直工作,幾秒鍾就能把一個玉米棒子給脫粒完成。
當然,太小的玉米棒子,或者尖頭的那一端,有可能會有一些殘留,用手很輕易就能剝掉,並不會浪費。
沒有搞飼料廠以前,收了玉米棒子後,扒皮不能扒完,要留三四個皮子,兩個或者四個玉米棒子係在一起。
在家裏的樹上,或者柱子上綁個橫棍,把係好的玉米棒子一層一層的搭起來,就像一掛掛的香蕉,這樣保存幹的快,下雨也容易蓋
玉米皮子其實也有用,可以做成“門簾”,玉米棒子最外層的幾個幹皮子不要,把裏麵的幾個皮子搜集起來,找一個大一點的“洋灰缸”,在一個小鐵盒裏放一點硫磺點燃,用打好孔的蓋子蓋起來放在缸底。
然後把玉米皮子放到缸裏麵,再灑點水進去把皮子濕潤一下,避免幹燥,最後用木板或者塑料布把缸封起來,經過一晚上熏蒸,玉米皮子就會變得很白。
第二天取出皮子,把硫磺味散一散,撕成一厘米寬的條,再用紡線的那種“絡子”,把一條一條的皮子,紡成大概直徑兩毫米粗的繩子。
就可以用這種繩子編成一個個小拇指大小的墜子,墜子上下都留一個閉合的環扣,這樣根據門的高度,一個一個串起來,就形成門簾中的一根,根據門的寬度,一根一根的把它們釘在一個木條上,就成了一個門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