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抗旱

字數:3189   加入書籤

A+A-


    魂穿七九發家致富!
    如果老天給力,接下來再下上那麽一場透透的雨水。耕地播種玉米就不用愁了,但是事情哪有這麽順遂。
    今年收麥子的季節就是一直晴空萬裏,麥子收的倒是順利,隻是接下來耕地種玉米卻變得困難了。
    如果不澆地的話,看樣子玉米種下去也發不了芽。收完麥子的幾天裏,宋大剛和其他村裏人一樣,每天晚上都看著天上的星星,期盼著一場及時雨的到來。
    但是麥收後的一周都沒有一滴雨下來,宋大剛決定不再等了,用拖拉機拉著電機和水泵就去了地裏。
    還好這邊離小河不遠,把水泵外麵套上一個蛇皮袋子,用來隔絕雜草,整個水泵浸沒在河水裏就好了。
    開啟拖拉機,用皮帶帶動電機,水就能被從河裏抽到田地裏,澆地宋飛幫不上忙,胳膊粗的水管還不是他這個年紀能拿的動的。宋大剛帶著宋建軍和宋建磊兩人就可以了。
    雖然幹旱,但是養殖場山上的那一道小泉眼倒是沒有“停水”,隻不過變得細了很多,也隻能滿足養殖場的平時用水。
    離河遠的田地,那就隻能從機井裏邊抽水了,這年月的機井都是又大又深,往下放水泵就變得沒那麽容易了。
    要拴上麻繩,兩個人合作才保險。還要在井口打個木樁,用來固定住水泵,不然隻有一根電線和水管,承受不住水泵的重量。
    頭天澆地,第二天就要把地耕出來,玉米播種也必須要抓緊時間,畢竟人工澆的地,和一場透雨還是不能比的。
    一連半個多月的忙碌,終於把所有田地都種上了,家裏除了自留地以外,二十多畝地除了留幾畝種黃豆,其他的統統種上玉米。
    飼料裏邊所需的豆粕需求量也不小,自家地裏多種一點,到時候就少在外邊買一點。
    宋大剛安排好澆地的順序,澆一塊,耕一塊,種一塊,全家能出動的就都出動,一塊地一塊地的把玉米給種好了。
    每天從地裏回來後,宋大剛還會背著雙手去兩個新院子那邊轉一轉,看看門窗有沒有變形,看看牆壁有沒有起皮。
    檢查一下裏邊新打的家具油漆有沒有幹,村裏人遇到都會誇一聲“這院子起的真不錯”。
    還真別說,這年月的手藝人幹活真的是瓷實,一磚一瓦都很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看著時間來到了六月份。
    找了個“宜搬家”的日子,全家一起出動,幫著宋建軍和宋建磊把家搬了,其實也沒多少需要搬的東西。
    家具都是在新房子裏邊打的,不用搬,也就把被褥和一些小家庭緊要的東西搬過去就行,雖然孫芳和顧佳佳都不願各自開火做飯,但是廚房灶台鍋碗瓢盆啥的還是早早就準備好了。
    農村這邊也沒有“暖房”的習俗,就在兩個新院子裏各放了一掛五百響的鞭炮,在廚房燒了一鍋水,就算是完成了“喬遷新居”的儀式。
    今天開始,宋家老宅算是開枝散葉了。中午把家裏所有人都叫回來一起吃了飯,宋建軍和宋建磊兩個小家庭,從今天起算是“另住”了。
    知道宋飛想要搗鼓著種蘑菇,下午楊秀芹他們幫著一起把兩間西屋和三間東屋都收拾了出來。
    宋飛去找了村裏的木匠,說了一下菌菇床的要求,這玩意對木匠來說很簡單。四層的菌菇床,圍著四麵牆壁繞一圈。中間留著一米多的通道,方便以後“采蘑菇”用。
    菌菇床最下麵一層離地高約二十厘米,上麵每一層都有差不多半米的高度。為方便以後最上層蘑菇的采摘,還做了一個類似“人字梯”的木梯。
    還好每間屋子後牆都有一個兩尺見方的小窗戶,通風應該不是問題,就不用再破壞牆壁了,要知道這可是土牆,要是再另外開窗,宋飛還真怕這牆受不住。
    其實是他多慮了,別看以前的房子牆壁隻有最下邊半米是青磚,上邊大多是土牆,但是因為厚度放在那裏,再加上用的是“夯土板築”的方式摻了粘土壘成的,其結實程度可不低。
    菌菇床弄好以後,宋飛大致算了一下,五間房子都是按四層來算,能有個三百多平方了。
    玉米芯和花生殼早就讓宋援朝幫著粉碎好了,第二天宋飛從縣城取回了菌棒。菌棒是劉傑幫著從其他養菌菇的棚子裏直接買的。
    不用再用菌種來發菌絲了,在準備好基材後直接“栽種”就好。用專用的圓柱形塑料袋裝好基材,就成了一個個的菌菇袋。
    再把菌棒上的菌絲用剪刀剪成一塊一塊的,把這些菌絲分散著塞到基材裏麵就行了。之後把一個個圓柱形菌菇袋交錯著擺到菌菇床上。
    為了加濕,宋飛還特意買了個新的打農藥的那種噴霧器,手動打上氣後,水霧就會均勻的噴出。
    一個月後就可以采蘑菇了,宋飛絕大多數種的都是白雙孢菇,隻有其中一間屋的一層種了平菇。
    因為他打聽到,罐頭廠隻收白雙孢菇,價格都和豬肉差不多了,根據品質不同能賣到九毛到一塊錢一斤。
    平菇種了自家吃,或者到時候送人也是不錯的。如果產量多,就拿到集市上去試試看。
    接下來的幾天,宋飛大部分精力都在蘑菇房這邊,由於沒有溫度計和濕度計,隻能靠人去感覺,或者根據菌菇袋裏邊基材的濕潤情況來判斷濕度。
    半個月後,菌絲已經布滿整個菌菇袋內,有的已經開始長出黃豆粒大的白色小球。宋飛知道雙孢菇的首次栽種算是成功了一半。
    就看過幾天的產量了,據宋飛看書的經驗,如果是直接種在菌床上,一般來說一平方能收二十到二十五公斤。
    但是宋飛用的是菌菇袋,具體產量還真不好說。用菌菇袋的好處是可以根據雙孢菇的生長情況進行翻動。栽種更立體一點。
    還有就是菌菇袋養殖對濕度要求不會那麽高,畢竟塑料袋能鎖住一部分水汽,不會那麽快蒸發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