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向天山的加入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A+A-


    聽到郭陽的問話,向天山依然默不作聲。
    開車的張偉想到他第一次看到鹽堿灘時的震撼,那植物艱難求生的畫麵更是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讓他也對未來感到迷惘。
    “陽哥,我們真的能在鹽堿地上種出牧草嗎?”
    郭陽嘴角依然帶著微笑,“老向,你說呢?你的技術方案有沒有方向了呢?”
    向天山無奈的歎息道:“唉,你不是請了有農業部的規劃設計團隊了嗎?”
    “周博士他們畢竟是國家單位,側重點除了鹽堿地治理外,肯定還會考慮該怎麽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避免繼續惡化,難免會束手束腳的。”
    郭陽頓了頓,還是決定和盤托出。
    “而且他們最大的作用是後續的用地和規劃審批、項目申報以及規避一些地方上的潛在風險,背著農業部的名頭,很多事都能方便不少。”
    “給了多少設計費?”向天山好奇問道。
    “合同簽訂的是1000萬,目前付了200萬的預付款。”
    看郭陽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向天山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你就不怕後續資金鏈緊張,可能你還沒撐到盈利,企業就自己先倒下了,這1000萬在關鍵時刻可是真能救命的。”
    向天山不由想到了輝煌種業的困境,項目開始時便大搞基礎建設,導致現在流動性緊缺,經營麵臨困難。
    “我對‘苜禾1號’有信心,隻需要撐過頭兩年,苜禾1號就能完成製種擴繁,到時候就能布滿這20萬畝荒灘。”
    “那你至少前兩年都是純投入了。”
    郭陽無所謂的笑了笑,道:“早就做好了這個準備。”
    “這20萬畝鹽堿灘計劃投資多少?”
    郭陽有點懵,“你不知道?聯係你的人沒給你說過?”
    “沒有,他隻給我說有個老板想改良鹽堿地種牧草,急需用人,工資給得高,我就同意先了解了解。”
    恐怕工資給得高才是吸引你的主要因素吧,郭陽在心裏想著。
    “目前改良鹽堿地和後續的牧草種植加工總投資是5億元,另外還準備了5個億進軍種業。”
    向天山不可置信的看著郭陽,“5億?”
    看到郭陽確信的眼神,向天山悠悠的說道:“你說的讓我自己開工資還作數不?”
    郭陽開懷的笑了起來,看到向天山這幅毫不掩飾自己愛財的模樣,覺得這老頭也頗為可愛。
    “你先說說伱的方案。”
    向天山思考了起來,但郭陽輕描淡寫說出5億的神情卻時不時的在他腦海裏蕩來蕩去。
    老板很有錢啊,而且也似乎不熱衷於短期內盈利,但會不會他是在吹牛呢……
    工資該要多少呢?
    郭陽也沒再打擾向天山。
    而是看著車窗外廣袤遼闊的鹽堿灘,想著要是把這些荒寂的土地都變成了青草依依的大草原。
    那該能獲得多少自然能量,又能解析出多少農機碎片啊。
    過了一會兒,向天山才向郭陽問道:“郭總,你對鹽堿地改良的預算是多少錢每畝?”
    郭陽沉吟了下,“給政府報的要高些,但我的心裏預算是不超過1500元/畝,而且越低越好。”
    “對前兩年紫花苜蓿的產量也不做要求?”
    ‘苜禾1號’隻有100斤的原原種,還沒完成擴繁製種,所以這20萬鹽堿灘改良出來隻能種普通的紫花苜蓿,出苗率和長勢肯定都不會太好。
    郭陽對此也沒抱多大希望,於是笑著笑道:“隻對鹽堿地改良的效果有要求,鹽堿度必須要下降,生態環境也要有明顯的改善。”
    隻要生態環境得到修複了,他積累自然能量的目的自然就達到了。
    向天山在心中默默地估算了下,“郭總,如果按照你的要求,這片鹽堿灘如果由我來負責,成本至少能控製在800元/畝以下。”
    郭陽感到一陣詫異,很好奇向天山是怎麽算的。
    “治理鹽堿地的方案無非就是墊換客土、掃鹽結皮、鋪沙壓堿、挖堿窟窿;同時加強田間渠係建設,減少渠係滲漏;挖排陰溝排堿,通過排水使土壤脫鹽。”
    “費用主要就是渠道修築、土地整理工程、機械和人工費,這些加起來不會超過700元/畝,加上管理成本絕對不會超過800。”
    “如果追求更好的出苗效果和持續性,可以考慮施腐熟的糞肥、覆蓋地膜和滴灌設施等。”
    “並且在這兩年的過程中,不打算采收的紫花苜蓿至少可以翻耕2-3次用作綠肥還田,提高土壤肥力、增強土壤保墒保肥能力的同時可有效降低土壤鹽堿度。”
    郭陽快速的在心裏換算了下,成本800元/畝,但他是準備將工程外包出去,算作900元/畝。
    鹽堿地的工程治理費用就是1.8億元。
    再預計兩年的苜蓿種植管理費用,每年每畝算200元,兩年就是0.8億。
    滿打滿算這兩年改良20萬畝鹽堿地的成本也不會超過3億元。
    剩下的錢除了建設青貯飼料加工廠外,完全還有餘力建一座奶牛場。
    種子商店裏可是還有份精品奶牛種質基因沒用叻。
    等奶牛場建成,就形成了從牧草育種製種、種植和飼料加工、奶牛養殖的產業鏈條。
    唯一差的就隻有牛奶加工和銷售了。
    總的來說,他對向天山還是挺滿意的,而且現在亟需有人進來組織鹽堿地治理事宜。
    政府部門雖說也給他推薦了不少人,但多是一些內業人員,他想再等一等再來看。
    項目前期也不需要那麽多的人,一些雜事有張偉暫時兼任就完全足夠了。
    郭陽玩笑似的說道:“向總,準備給自己開多少工資啊?”
    張偉也豎起來耳朵聽起來。
    反倒向天山這時有點羞澀,支支吾吾的,想了又想,才從嘴裏憋出一個數字:“8…8000元?”
    郭陽看著他扭捏的姿態,實在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看他這模樣,向天山慌了,忙說道:“要不5000也行,但每個月得按時發工資。”
    聞言,郭陽神色卻嚴肅了起來,他想到了前世的兩個同學。
    一個學農的班級,全班42個人,最後卻隻有三個人選擇了從事農業。
    一個是他,選擇了自己單幹。
    另外兩個同學進了種植企業,不僅工作累、環境差、待遇也不高,更是常常麵臨拖欠工資、項目爛尾、老板跑路……
    其中一個同學六年換了五家公司,爛尾了三個項目,好在最後順利考公上了岸……
    另外一個同學被某a股退市企業拖欠了14個月工資,最後在項目爛尾前夕精準離職並拿到了錢,
    但轉身又被拖欠了一年工資,這次卻沒有那麽好的運氣……
    農林牧漁業在各大招聘網站的平均待遇更是常年墊底,地位穩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向天山的模樣讓他想到了這一行的艱難,年年都是一號文件,卻遲遲難見起色。
    “老向,工資說好了你定就是你定,8000一分不少,而且肯定按時發,另外吃住路費全包。”
    “鹽堿地改良項目我就交給你了。”
    向天山激動的握住了郭陽伸出來的手。
    郭陽看他這模樣,好奇的問道:“輝煌種業拖欠了你們幾個月工資?”
    “五個月了。”
    “那這個公司不行啊。”
    “公司還可以,項目也是好項目,就是前期成本沒控製好,投資方也遲遲看不到效益,不太願意繼續注資了。”向天山忍不住辯解道。
    “你說,輝煌的人好挖過來不?”